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3期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tomy,PEG)是一项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胃造瘘术,在国外已普遍推广应用,并代替外科开腹胃造瘘术,近年来,在我国经皮内镜胃造瘘术也已广泛开展[1,2]。我院于1999年9月以来,先后为5例患者施行了内镜下胃造瘘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

点击显示 收起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tomy,PEG)是一项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胃造瘘术,在国外已普遍推广应用,并代替外科开腹胃造瘘术,近年来,在我国经皮内镜胃造瘘术也已广泛开展[1,2]。我院于1999年9月以来,先后为5例患者施行了内镜下胃造瘘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9年9月~2004年8月共为5例患者实施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58~74岁,平均69岁。4例为多发性脑梗死,球麻痹致吞咽功能丧失,反复导致肺部感染,1例为多发性肌炎致吞咽功能障碍。

  1.2  器械  日本Fujinon EVEW-88型电子胃镜;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PEG-24(蘑菇头式)一次性使用胃造瘘管。

  1.3  方法  术前常规胃镜操作准备,对躁动不安者,给予静注安定10mg,使患者处于昏睡状态。患者取仰卧位,头转向左侧,常规方法插入胃镜,胃镜视野对准胃体前壁,注入气体使胃充分膨胀,助手在腹壁内镜透光点指压定位,确定穿刺点。常规皮肤消毒,铺洞巾,局部用2%利多卡因麻醉至腹膜,切开皮肤0.5~1.0cm,用套管针经皮肤穿刺入胃腔,拔出针芯,沿套管将导丝送入胃内,胃镜直视下用圈套器将导丝套紧,连同胃镜一起退出口腔,导丝和胃造瘘管连接后,从腹壁牵引导丝,将造瘘管导入胃腔,直至胃造瘘管的蘑菇头紧贴胃内壁,再插入胃镜观察,确定造瘘管固定良好退出内镜,将皮肤垫盘锁牢固定,剪去多余的部分,安上“Y”型管,手术完毕。

  1.4  术后处理  术后当日给予输液支持疗法,并常规静脉使用抗生素3天,24h后开始经胃造瘘管进食,有2例造瘘口周围有轻度的炎症,皮肤红肿,少量渗液,经清洁换药5~7天消退。

  1.5  结果  5例PEG术全部成功,从局麻到手术结束为5~13min。经造瘘喂养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例先后死于原发性疾病的加重。1例患者中间因造瘘管老化更换胃造瘘管2次,现已达4年5个月,患者营养保持良好。无吸入性肺炎发生。

  2  讨论

  对于各种原因不能进食,而胃肠道功能正常者,传统的方法是外科手术或鼻胃管给养。手术造瘘需麻醉,开腹放置胃造瘘管,痛苦大,且术后并发症多。鼻胃管给养易导致食管、胃黏膜糜烂及吸入性肺炎等。有报道插胃管超过1周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胃黏膜损伤糜烂,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达70.4%[3]。

  PEG术操作方法简便,适应证广泛。包括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导致长期吞咽功能丧失,各种疾病所致的吞咽困难、头面部肿瘤等。不受年龄的限制,并发症少。据记载PEG术年龄最小者7天,最大者101岁,置管时间最长可达2年,平均4.7个月[4];手术胃造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6%~75%和5%~37%,而PEG术仅为5%~17.5%和9%~15%[5]。本组1例患者,经历2次更换造瘘管现已达4年5个月,无因置管引起的副作用,现营养状况保持良好。文献报道对合并严重的心、肺、脑疾病者均能顺利操作,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Sawyerr等[6]曾对2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凝血机制异常及腹水的患者均能顺利行PEG术,无并发症发生。由此可见,内镜下胃造瘘术是一种操作方法简便、安全、易行、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只需局部麻醉,可在胃镜室或床边进行,病人痛苦少,护理方便,此方法优于鼻胃管营养,更符合生理要求,是一项值得广泛推广并可以代替手术胃造瘘的内镜治疗技术。

  【参考文献】

  1  陈建,王春明,赵幼安,等.经皮内镜胃造瘘术10例临床分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298-299.

  2  许乐,崔桂兰,罗庆峰,等.胃镜下经皮胃造瘘临床应用.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405-406.

  3  叶晓芬,喻剑峰,靖陕零,等.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106-107.

  4  赵幼安.实用消化系病内镜治疗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124-125.

  5  Ponsky JL,Gauderer ML.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a nonoperative technique for feeding fastrostomy.Castrointest Endosc,1981,27:9-12.

  6  Sawyerr AM,Ghosh S,Eastwood MA.Satisfactory outcome of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in two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Am J Gastroenerol,1995,90:826-828.

  (编辑:朱兆耘)

  作者单位: 252500 山东冠县,冠县人民医院

作者: 王洪儒,代明恒,许光玲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