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4期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头痛1例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IH)是一组除外颅内占位病变、梗阻性脑积水、颅内感染、脑梗死以及高血压脑病,以颅内压增高为特征的异源性疾病。也叫假性脑瘤,还被叫做“浆液性脑膜炎”和“耳源性脑积水”,能自发缓解,故又名良性颅内压增高[1]。因“头痛、视物模糊、周身乏力,伴一过性晕厥2天”入院。查体:体温监测正常,血......

点击显示 收起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IH)是一组除外颅内占位病变、梗阻性脑积水、颅内感染、脑梗死以及高血压脑病,以颅内压增高为特征的异源性疾病。也叫假性脑瘤,还被叫做“浆液性脑膜炎”和“耳源性脑积水”,能自发缓解,故又名良性颅内压增高[1]。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2岁,2001年9月12日初诊。因“头痛、视物模糊、周身乏力,伴一过性晕厥2天”入院。既往史:否认肝炎及结核病史,无高血压病史,患“心肌炎”,发病前曾口服“丽珠欣乐10mg”。查体:体温监测正常,血压110~130/70~80mmHg,意识清楚,下蹲及咳嗽时头痛加重,无复视及眼震;眼底检查:视乳头水肿;双耳无听力减退;颈抵抗;甲状腺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双侧Kerning征(+)。给予静点20%甘露醇250ml后做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230mmH2O,细胞数及蛋白均正常,IgG、IgM正常,寡克隆带(-)。头颅CT、MRI正常。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血、尿常规检查正常,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血沉13mm/h。诊断:特发性颅内压增高。治疗:目前尚无特殊治疗,头痛严重时给予1次腰穿放脑脊液30ml,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点,每日1次;地塞米松3mg,每日1次,1周后逐渐减量,每周减0.5mg,到目前为止已停地塞米松治疗。

  2  讨论

  许多种病理情况下均可伴有特发性颅内高压,其中多数颅内压增高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有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药物和中毒、血液和结缔组织病等[1]。此患者发病前除服用丽珠欣乐10mg外,无服用其他药物史;查不出内分泌疾病及血液病和结缔组织病;脑脊液检查除压力增高外,其余均为正常,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我们将对此患者进行全面追踪检查、检测。

  【参考文献】

  1  高旭光(译).MERRITT’S神经病学,第10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70-271.

  作者单位: 075100 河北张家口,宣化钢铁公司职工医院干部科

  (编辑:黄鉴一)

作者: 齐振华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