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5期

肿瘤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几个问题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介入治疗是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在肿瘤介入治疗方面,特别是在肝癌、肺癌等治疗上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肿瘤介入治疗的护理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和一般肿瘤专科护理的普遍性。我科开展肿瘤介入治疗已1年余,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介入治疗后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点击显示 收起

     介入治疗是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在肿瘤介入治疗方面,特别是在肝癌肺癌等治疗上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肿瘤介入治疗的护理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和一般肿瘤专科护理的普遍性。我科开展肿瘤介入治疗已1年余,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介入治疗后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现仅就肿瘤介入治疗护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讨论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近1年余,我科共收治肿瘤病人介入治疗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33岁,平均51岁。其中肝癌20例,肺癌4例,贲门及胃癌6例,乳腺癌2例,卵巢及子宫癌6例,膀胱癌2例。所有的患者均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下,采用股动脉穿刺置管进行介入治疗,回病房后继续监测观察8h以上,发现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穿刺的局部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本组40例中有8例发生了情况及程度不同的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出血6例,体温39℃以上持续不降2例,经加强抗感染、增强护理措施及对症治疗等综合处理后好转,症状控制。

  2  结果

  根据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情况分别给予积极治疗和护理,2例体温持续高热不降者,经加强抗感染、物理及药物降温等处理,3天后体温控制到正常。6例局部出血者,均采取重新包扎,压迫止血等处理,出血停止。穿刺局部疼痛、恶心、呕吐、腹胀痛等情况,经对症治疗处理后症状控制,未见其他并发症。

  3  护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介入治疗前心理护理  护士应主动介绍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术中如何配合和术后注意事项,并介绍此项治疗的优点、疗效及周围成功的例子,以增强信心,消除疑虑,缓解紧张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特别是初次接受介入治疗者尤为重要。

  3.2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继续监测生命体征8h以上,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现象。并注意有无腹痛,呕吐物、排泄物有无异常,以了解脏器、管腔有无损伤性出血。评估穿刺侧肢体灌注情况,以了解有无血管内血栓形成及栓塞。观察尿液的色、量、性质,以了解药物、手术等对肝肾功能有无损害性出血。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3.3  加强术后护理  预防并发症,防止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术后应嘱病人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8h,解大、小便勿用力,有剧烈咳嗽者要有效止咳,凝血功能较差者应对症处理。如发现穿刺部位出血,应立即用指压法,然后加压包扎。

  3.4  加强预防感染的措施  如保护性隔离、营养支持、口腔、皮肤护理等预防措施仍具有重要意义。监测体温很重要,如体温>39℃持续不降应警惕败血症的可能,要积极加强抗感染等治疗。

  作者单位: 618400 四川什邡,什邡市人民医院

  (编辑:朱兆耘)

作者: 张宗慧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