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6期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溶栓疗法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重要方法。我院于2001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52例,取得较好疗效,未发生严重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治疗方法所有病人入院后均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mg,同时用尿激酶150万u溶入100ml生理盐水中30min内静脉滴入。...

点击显示 收起

     溶栓疗法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重要方法。我院于2001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 52例,取得较好疗效,未发生严重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例均符合AMI标准[1],其中男46例,女6例,年龄45~72岁。心肌梗死部位:下壁26例,前间壁11例,前侧壁10例,广泛前壁3例,下壁+右室2例。52例均在发病后12h内入院。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入院后均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mg,同时用尿激酶150万u溶入100ml生理盐水中30min内静脉滴入。其他治疗均按AMI常规处理[1]。

  1.2.2  护理要点  (1)心电监护的观察:本组患者均及时给予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电示波,须注意观察ST段压低或抬高的幅度,及时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如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RonT、各种类型房室传导阻滞,一旦发现即行床边心电图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2)溶栓时血压及胸痛的观察:在对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30min内应每5~10min测量血压1次,之后每1h测量1次,血压平稳后根据病情延长测量时间。遇低血压状态应及时给予吸氧,抬高下肢,合并心动过缓者可适量给予阿托品。如不能纠正则应报告医生。溶栓治疗的胸痛明显缓解是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之一。但部分患者缺乏典型的胸痛症状,要求护士经常询问、了解患者躯体其他部位不适的情况及性质、程度等。密切观察病情的细致变化,重视患者的主诉,结合心电图进行正确判断。(3)注意并发出血倾向:尿激酶是非选择性纤维蛋白溶解剂,因此易引起出血,尤其是女性、老年、体重偏低和有高血压病史者;溶栓时要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有无呕血、便血等,溶栓后应尽量减少肌肉注射和血管穿刺。如发现出血倾向要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医生处理。(4)重视溶栓前后的心理护理:由于AMI起病急,病情危重变化快,不仅有胸痛、胸闷等不适,而且心理压力也较大,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因此,护士一方面要迅速、熟练、有条不紊地处治,使患者有安全感,减轻焦虑、恐惧,另一方面要用亲切的语言耐心的与患者交谈,介绍病情及药物治疗情况,以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2  结果

  本组52例,溶栓治疗成功48例,无一例死亡。并发皮肤黏膜出血点3例,皮下血肿1例,再灌注心律失常12例,一过性低血压2例。

  3  讨论

  AMI的溶栓治疗能降低病死率,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静脉溶栓方法简单、实施容易,但有时可致严重并发症。因此,在应用中护士应密切配合医生并注意如下几点:(1)要争分夺秒进行溶栓。(2)尽快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应选择上肢近心端血管,采用肘正中静脉置管术,使药物迅速抵达冠脉,既保证了治疗迅速,又便于操作及固定[2]。(3)尿激酶最严重的副作用为出血,因此要特别警惕发生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及脑出血,溶栓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溶栓后24h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动脉或静脉穿刺。(4)注意生命体征变化,警惕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2  衣萍,李静漪,孙磊.急诊室早期rt-PA溶栓抢救AMI的护理.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8,7(3):80-81.

  (编辑:丁剑辉)

  作者单位: 416000 湖南吉首,吉首市人民医院内科

作者: 满延秀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