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6期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近期疗效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止血效果。方法对我院35例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适应证广、并发症少、近期止血效果确切。【关键词】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止血效果。方法  对我院35例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5例急诊手术病例中34例治愈出院,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适应证广、并发症少、近期止血效果确切。

  【关键词】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食管静脉曲张;近期疗效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症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一般出血量大且易于反复,是这类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近10年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3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中男23例,女12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70岁,平均45.2岁。

  1.2  致门脉高压病因  血吸虫病肝硬化25例,混合性肝硬化(血吸虫病合并肝炎)7例,肝炎肝硬化3例。

  1.3  肝功能Child's分级  A级17例,B级15例,C级3例。

  1.4  术前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20~40g/100ml 16例,40~60g/100ml 12例,>60g/100ml 7例。

  1.5  麻醉及治疗方法  均采用气管插管、切脾、食管下段及上半胃血管离断、胃右静脉及胃冠状静脉结扎,使食管下段6~10cm及上半胃游离。

  1.6  结果

  1.6.1  手术死亡率  术后死亡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死亡率2.86%。

  1.6.2  术后再出血  术后再出血4例,发生率11.43%,均为急性胃黏膜出血,经内科保守治愈。

  1.6.3  术后腹水变化  术前有腹水16例,术后出现腹水23例,均经内科治疗后腹水消退。

  2  讨论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内科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三腔管压迫,对少量出血(出血量<1000ml)可取得止血效果。而大量出血(出血量>1000ml)则疗效欠佳,往往病人暂时止血后由于血容量增加,血压回升,短期内容易反复出血。因此,部分病人可经内科保守治疗止血,改善一般情况后再行手术。当病人出血量大或者短期内反复出血者应积极准备手术治疗。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彻底离断了贲门周围血管,阻断了门静脉侧支循环,能有效降低食管下段静脉压力,同时门静脉压力升高,增加了肝门静脉血流灌注,保证了肝脏血液供应,有利于肝功能改善。术后发生肝性脑病及肝功能衰竭率低,仅2.89%。因此对于内科保守止血48h仍不能控制出血,或者出血虽被控制,但短期内反复发生出血者,即使肝功能C级,只要没有严重黄疸、肝性脑病及心、肺、肾严重疾病都应考虑急诊手术,否则反复出血可能使肝功能及全身情况进一步恶化而失去手术时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经腹操作,手术简便、创伤小、范围小,同时对病人肝功能要求不高,因此适合于绝大部分病人。术后注意护肝和营养支持治疗,术后腹水经补充血液、纠正贫血、适量输入白蛋白及利尿处理均可消退。术后再出血一般出血量少,一般为急性胃黏膜出血,可经保护胃黏膜,降低胃酸和生理盐水洗胃均可止血。本组资料表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适应证广,止血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且易处理,值得临床推广。

  (编辑:丁剑辉)

  作者单位: 433100 湖北潜江,潜江市二医院

作者: 郑绍龙,杨必农,王文梁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