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8期

血脂康治疗高原脂肪肝78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在高原地区,由于缺氧及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差异,脂肪肝的发病率较平原地区明显升高。自2002年以来,我科应用血脂康治疗脂肪肝患者7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所有病例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订的诊断标准[1]。2治疗方法给予血脂康0。...

点击显示 收起

  在高原地区,由于缺氧及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差异,脂肪肝的发病率较平原地区明显升高。自2002年以来,我科应用血脂康治疗脂肪肝患者7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56例,女22例;藏族69例,汉族9例;年龄36~72岁,平均46.2岁;合并高血压36例,合并糖尿病1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订的诊断标准[1]。

  1.2  治疗方法  给予血脂康0.6g,每天2次,早、晚饭后服用,2个月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低脂、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嗜酒者禁酒,伴其他疾病者给予相应治疗。有肝功能损害者给予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腹胀、肝区疼痛、乏力、食欲减退、肝肿大等的变化,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情况和肝脏B超声像图的改变及肝脏CT密度变化。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症状、体征消失,B超检查无脂肪肝表现,CT检查肝脏密度恢复正常,肝脏CT值高于脾脏;生化检查ALT、TBIL、TC、TG恢复正常。有效:症状、体征好转,CT检查肝脏密度有所增高,但CT值低于脾脏1~5HU,ALT、TBIL、TC、TG下降至治疗前的2/3。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CT检查肝脏密度增高,但CT值仍低于脾脏5HU以上,ALT、TBIL、TC、TG下降未超过治疗前的2/3。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78例患者中,显效49例(62.8%),有效27例(34.6%),无效2例(2.6%),总有效率97.4%。

  2.2  不良反应  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脂肪肝的发病与饮酒、药物、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无机鳌合物、高脂饮食等多种因素有关[2]。在高原地区,氧分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由于长期缺氧,使肝细胞发生结构与形态学改变,张彦博等[3]报道高原地区(海拔3800~4080m)土生狗或藏系绵羊肝脏中肝细胞在光镜下呈轻中度浊肿,部分肝细胞见脂肪变性或点状小灶性肝细胞坏死,另外部分肝细胞内有胆色素沉着。甚至电镜下除肝细胞内其他结构肿胀与变性外,见贮脂细胞脂质有较多脂滴、部分脂滴呈空泡样或空圈化变性,且随海拔的升高愈趋明显。再加上藏族人群饮食结构中脂肪含量高,嗜酒,且活动量少等因素,导致高原地区脂肪肝发病率高。而非酒精脂肪性肝炎已被认为是隐源性肝硬化的常见病因。因此,如何治疗脂肪肝对于防止高原地区肝硬化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血脂康胶囊是特制中药红曲中提炼精制而成的血脂调节剂,其中富含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G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甾醇和少量黄酮类物质。具有调节异常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脂质在肝脏沉积及除湿祛痰,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作用[4]。通过本组观察,经1个疗程治疗,脂肪肝患者自觉症状缓解、血脂、肝功能、肝脏B超、CT等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7.4%。因此可以认为血脂康对脂肪肝有确切疗效,且未见明显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草案).现代实用医学,2002,14(1):100.

  2  王宗伟.脂肪肝研究进展.临床肝胆病杂志,1998,14(1):8.

  3  张彦博,汪源,刘学良,等.人与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129-132.

  4  陈丽燕,张伟华,刘新颜.血脂康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4,13(11):815.

  (编辑:江  宇)

  作者单位: 857000 西藏日喀则,解放军第八医院内科

作者: 张玉舟,魏军义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