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0期

颈、腹股沟淋巴结炎与淋巴结结核误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见颈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主要病因有两大类:其一为结核感染。其二为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由于这两种炎性淋巴结肿大,在临床上有一定相似性,在诊治中容易产生误诊误治。对2000年1月~2006年1月误诊为淋巴结炎,经我院行颈、腹股沟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为淋巴结核58例及误诊为淋巴结结核,并经淋......

点击显示 收起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见颈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主要病因有两大类:其一为结核感染;其二为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由于这两种炎性淋巴结肿大,在临床上有一定相似性,在诊治中容易产生误诊误治。对2000年1月~2006年1月误诊为淋巴结炎,经我院行颈、腹股沟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为淋巴结核58例及误诊为淋巴结结核,并经淋巴结活检确诊为淋巴结炎72例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提高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特点  淋巴结炎误诊淋巴结核组(简称淋巴结炎组)与淋巴结核误诊淋巴结炎组(简称淋巴结核组)的临床特点如下:淋巴结炎组与淋巴结核组病例数分别为72例与58例;男∶女分别为1.2∶1与1∶1.9;平均年龄35.4与38.2岁;有结核病史36例(50%)与12例(20.69%),临床上无症状者分别为30例(41.67%)与36例(62.07%)、发热24例(33.33%)与12例(20.69%)、乏力15例(20.83)与6例(10.34%)、咳嗽18例(25%)与5例(8.62%)、盗汗3例(4.17%)与2例(3.45%)、淋巴结疼痛5例(6.94%)与10例(17.24%)。肿大淋巴结发生部位:颈部58例(80.56%)与51例(87.93%);腹股沟30例(41.67%)与10例(17.24%)。孤立性发生30例(41.67%)与32例(55.17%);多发性50例(69.44%)与27例(46.55%)。淋巴结炎组均是结节型,而淋巴结核组有脓肿型14例(24.14%),溃疡瘘管型10例(17.24%)。结素试验(+++~++++)10例(30.1%)与3例(27.2%),结素试验(-)5例(15.1%)与47例(34.1%)。

  1.2  治疗情况  72例淋巴结炎患者在淋巴结活检确诊之前行抗结核治疗52例(方案HR、HRE、HREZ),占72.22%,时间为1~24个月,平均5.4个月,淋巴结无变化者48例,占66.67%。大小反复变化者7例,占9.72%;略有缩小者2例,占2.78%。出现转氨酶开高6例,占8.33%。因其他原因(如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偏低)未行抗结核治疗而观察者20例,占27.78%。而58例淋巴结核在淋巴结活检确诊之前均行抗炎治疗,时间20天~5年,平均6.1个月。淋巴结无变化17例,占29.31%;逐渐增大者18例,占31.03%;出现脓肿及破溃者23例,占39.66%。

  2  讨论

  2.1  淋巴结炎与淋巴结核互相误诊主要原因  (1)临床表现不典型。体表淋巴结核的诊断主要依据:①有结核病史或结核病接触史;②全身结核病的中毒症状;③结素试验新近转阳或强阳性;④有单个或成串的周围组织粘连的淋巴结,且缓慢增大,疼痛轻微或有波动,或流脓形成窦道;⑤ 胸部X线片显示肺部有结核灶或肺门肿大淋巴结或钙状灶;⑥淋巴结穿刺抽脓,找结核分枝杆菌,而本组临床资料显示,除了淋巴结核组单独表现出一定比例的脓肿及溃疡窦道外,无论从发病年龄,男女比例、临床症状、肿大淋巴结发生部位、性状、结素试验等二组均有相似的发生率。这是二组疾病不易鉴别而产生误诊的原因之一。(2)颈、腹股沟淋巴结炎的产生通常与面部、颈部皮肤及腹股沟处的皮肤感染有关,如果接诊医师检查不全面,也易造成病灶的漏检与误诊。(3)上述资料中显示,肿大淋巴结脓肿形成,出现溃疡及漏管是淋巴结核特征,而淋巴结炎中无一例出现这些表现,对淋巴结核的诊断很有价值,少数临床医师为此认识不足,虽然长期抗炎治疗,反复不愈,亦不做进一步检查,使有些患者病者延误长达2~5年。(4)部分抗结核药物本身也是广谱抗生素(如利福平),可使炎性的肿大淋巴结稳定和缩小,易造成抗结核治疗有效的假象,而误诊为淋巴结核。(5)在进行试验性抗炎、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时,未能进一步做淋巴结活检和穿刺检查,而是延续以往治疗,延长了误诊误治时间。

  2.2  误治要点  通过两病对比分析,在淋巴结病变诊治过程中应注意:(1)掌握淋巴结核的一些特征(如淋巴结脓肿、溃疡、漏管形成)可以缩短淋巴结核的误诊误治时间;(2)接诊病人时认真询问病史,仔细体检,可以减少淋巴结炎的误诊;(3)由于慢性淋巴结炎与增殖期淋巴结核鉴别比较困难,在短期(1个月左右)试验性抗痨或抗炎治疗无效、或大小反复者,尤其是对结节性肿大的淋巴结应及时做淋巴结活检送病理检查,同时做抗酸染色找抗酸杆菌,减少误诊误治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帮助鉴别因其他原因造成的淋巴结肿大。(4)结素试验无论是强阳性还是阴性,都不能作为确诊或排除淋巴结核的标准,但可以作为分析病情的一个参考指标。

  (编辑:朱兆耘)

  作者单位: 443000 湖北宜昌,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

作者: 余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