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3期

肺结核合并肝结核误诊肺癌1例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入院诊断:肺癌并右侧胸腔积液、肺部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胸腔积液TB-DNA(PCR)由(-)转(+),红细胞沉降率82mm/h,给予HSE(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方案抗结核+强的松治疗,咳嗽、咳痰逐渐好转,20天后胸腔积液明显减少,此时复查胸部CT:左上肺周围型块影大小2。至此,患者......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7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5年,胸闷、心累3年,加重15天入院。近15天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7 ℃~38 ℃,咳嗽加重,咳黄色黏痰,伴体重下降,感乏力。体格检查:体型偏瘦,肺气肿征(+),肝颈静脉回流征(+),右肺第7肋以下叩诊呈浊音,呼吸音降低,双肺底均可闻及中等量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A2<P2,剑突下心音增强,强于心尖区,各个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腹无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无水肿。既往有长期大量吸烟史。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左前半分支阻滞。超声心动图(UCG):右心室轻度肥厚。B超:右侧胸腔积液。X线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液。胸穿抽液检查提示:黄色黏稠为渗出液。胸部CT提示:左上肺周围型块影大小1.3 cm×1.8 cm×1.0 cm,右上后胸壁块影大小1.8 cm×1.5 cm,右胸大量积液。入院诊断:肺癌并右侧胸腔积液、肺部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入院后与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抗感染治疗2个月余,并反复给予胸穿抽液,患者仍咳嗽、咳黄色黏稠痰,胸液缓慢增长,胸液蛋白含量增高、黏稠度增加。2个月后复查X线胸片:右肺第4肋以上,左肺第1、2肋间有多个结节状影,有合并趋势,右侧显著。痰查抗酸杆菌:5次(-),1次(+)。胸腔积液TB-DNA(PCR)由(-)转(+),红细胞沉降率82 mm/h,给予HSE(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方案抗结核+强的松治疗,咳嗽、咳痰逐渐好转,20天后胸腔积液明显减少,此时复查胸部CT:左上肺周围型块影大小2.0 cm×3.0 cm,纵隔可见肿大的淋巴结,复习入院时CT片当时已可见肿大的淋巴结,且肝右叶已见包块大小2.7 cm×1.6 cm,与目前肝脏病灶大小相似。至此,患者才确诊:右上肺浸润性肺结核并双下肺播散,右侧胸腔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肝右叶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因患者出现前庭神经功能障碍,给予停链霉素,给予HZE(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方案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复查X线胸片和CT均提示肺部病灶明显吸收好转,肝脏病灶亦明显吸收好转,右侧胸腔积液完全吸收,且患者一般情况明显改善,体重增加。出院后随访1年,病情稳定。

    2 讨论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本病的病理特点是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性坏死,易于形成空洞。除少数患者急性起病外,多数患者临床上呈慢性经过,常有发热、乏力、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道症状。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结核总的疫情已有明显下降,但是由于全国各地疫情控制不平衡,因此当前仍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全国十大死因之一,尤其是近年来肺结核疫情又有所抬头,故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本例患者误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分注重包块的存在,同时考虑到高龄、吸烟、体重下降,就得出肺癌的诊断并局限于此,虽然胸液为渗出液,但非血性且增长缓慢,仍未引起重视,因此,误诊达数月之久。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注重诊断的同时注意必要的鉴别诊断,尤其是一些常规的检查,常常有助于疾病的确诊,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工作中这往往可能给患者一个不同的结局。

      作者单位: 615000 四川西昌,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编辑:杨 熠)

作者: 王学凤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