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4期

EDTA—K2抗凝剂引发血小板假性减少2例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EDTA&mdash。K2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tteeForStandardizationinHematology,ICSH)1993年推荐用作血液分析的抗凝剂,此抗凝剂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抗凝效果满意,已得到临床的广泛使用。但EDTA盐偶可引起血小板聚集,从而导致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时出现血小板假......

点击显示 收起

     EDTA—K2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 in Hematology,ICSH)1993年推荐用作血液分析的抗凝剂,此抗凝剂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抗凝效果满意,已得到临床的广泛使用。但EDTA盐偶可引起血小板聚集,从而导致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时出现血小板假性减低的现象,即EDTA—K2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TA—dependent PTCP),因我国使用EDTA盐抗凝血做血细胞分析时间不长,目前有关EDTA—K2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报道较少,病例数不多,现将临床所遇到2例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54岁,因“发热、咳嗽伴胸闷1周,以右下肺炎”入院。体格检查:T 36.2 ℃,P 70次/min,R 18次/min,BP 120/80 mmHg。胸部CT:左上肺及右下肺可见纤维条索状阴影与胸膜相连,右下肺可见炎性病灶。血液细胞分析仪对EDTA—K2抗凝静脉血进行分析:分别在SF—3000、AOVIA—120血液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检测,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减低,后经3次不同时间、不同标本检测,血小板结果为24~35×109/L。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分类等参数均在正常范围。患者临床无血小板明显减少的症状和体征。血浆PT、APTT、TT正常,第三次EDTA抗凝血仪器计数血小板为27×109/L,用同一份EDTA盐抗凝血制成血涂片染色镜检:片中血小板聚集成堆,片尾多见。立即给患者再次静脉抽血3.8%枸橼酸钠抗凝,血细胞分析仪仪器计数、末梢采血草酸铵溶液稀释显微镜下手工计数,结果分别为280×109/L、310×109/L。骨髓象分析示:粒、红、巨三系增生正常,巨核细胞数量、分类正常,血小板成簇易见,为正常骨髓象。因此推断为:此患者为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

    例2,患者,女,72岁,因腰腿痛1年,加重5个月,以腰椎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症入院治疗。体格检查:T 36.5 ℃,P 80次/min,R 17次/min,BP 130/80 mmHg,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肝、脾肋下未及。腰部CT及X-Ray示:L2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EDTA—K2抗凝静脉血仪器血细胞分析:血小板为5~9×109/L(3次),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分类等参数均在正常范围,患者全身无出血症状和体征。血浆PT、APTT、TT均正常,用EDTA—K2抗凝血涂片镜检:血小板聚集成堆,片尾多见。分别用3.8%枸橼酸钠抗凝血和末梢血草酸铵溶液稀释显微镜下手工计数,血小板分别为300×109/L、330×109/L。因此推断为:此患者为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之后患者顺利实施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并康复出院。

    2 讨论

    使用EDTA—K2作为首选的抗凝剂具有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最小、很好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等优点,但极少数情况下偶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出现血小板假性减少。此现象1973年被Ghreiner正式命名,Onder等于1980年才开始报道了EDTA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出现血小板假性减少,其临床发生率为0.09%~0.21%[1],这种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可能与血浆中存在的抗血小板抗体和(或)抗心磷脂抗体等自身抗体有关[2],多发生在肿瘤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肺心病、肝病、毒血症、肺部疾病(慢性肺心病、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炎等)及一些不明原因的疾病[3]。因我国使用EDTA抗凝静脉血做血细胞分析时间较短,PTCP的相关报道较少,病例数不多,应引起广泛重视。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结果减低的病例可通过血涂片镜下观察、显微镜下手工计数、3.8%枸橼酸钠抗凝血仪器计数进行复检,可完全避免由EDTA—K2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少的错误报告。

【参考文献】
  1 宓庆梅.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一例.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719-720.

2 Cholst IN,Steinberg SF,Tropper PJ,et al.The influence of hyper magnesemia on serum calcium and parathyroid hormone levels in human subjects.N Engl J Med,1984,310(19):1221-1225.

3 Bizzaro N.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a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11 cases,with 10—year follow up.Am J Hematol,1995,50(2):103-109.


作者单位:250013 山东济南,济南市中心医院医学实验诊断中心检验科

作者: 刘雁,张 绎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