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1期

重用赤芍、金钱草方在肝炎退黄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配用西药)治疗肝炎中重用赤芍、金线草的退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重用赤芍、金钱草方(配基础护肝西药)行退黄治疗,对照组A30例,除不重用赤芍、金钱草外,余治疗均同治疗组。对照组B30例,采用苦黄针剂(配基础护肝西药)行退黄治疗,重点观察三组退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配用西药)治疗肝炎中重用赤芍、金线草的退黄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重用赤芍、金钱草方(配基础护肝西药)行退黄治疗,对照组A 30例,除不重用赤芍、金钱草外,余治疗均同治疗组。对照组B 30例,采用苦黄针剂(配基础护肝西药)行退黄治疗,重点观察三组退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退黄速度及1个月总胆红素复常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重用赤芍、金钱草方退黄疗效确切,优于常规退黄用药。

【关键词】  肝炎;中药;退黄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1]。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乏力、纳差、厌油、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可称之为“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一旦出现黄疸,治疗中“退黄”就成为重要的一环,但目前尚无可靠的特效方法。常规应用茵栀黄、苦黄、丹参、腺苷蛋氨酸及中药等促进退黄[2]。笔者采用重用赤芍、金钱草方(配合基础护肝)行退黄治疗,并与采用普通中药对照组A(配合基础护肝)及应用苦黄对照组B(配合基础护肝)两组对照比较,显示治疗组效果显著、突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病例选自我院2005年9月~2006年10月经临床和辅检等确诊为“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住院病例,其中乙肝为76例,甲肝6例、丙肝2例、戊肝6例,共90例,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以下三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7~62岁,平均36岁:其中总胆红素(TBIL)≤100 μmol/L 10例,TBIL>100 μmol/L 20例。对照组A(A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61岁,平均37岁:其中TBIL≤100 μmol/L 8例,TBIL>100 μmol/L 22例。对照组B(B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7~67岁,平均35岁:其中TBIL≤100 μmol/L 11例,TBIL>100 μmol/L 19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及黄疸指数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以中药重用赤芍、金钱草方退黄,具体分以下两种情况选用方剂:(1)TBIL≤100 μmol/L者,中药选基础方一:茵陈30~50 g,茯苓15 g,败酱草30~50 g,板蓝根20 g,丹参15 g,赤芍20~40 g,金钱草30~40 g。加减方:①热重于湿,可加用生山栀、大黄、丹皮;②湿重于热,可加用焦白术、猪苓、泽泻、炒麦芽、藿香、薏苡仁等;③湿热并重,可加黄连、滑石、大黄;④肝区痛,可加用川楝子、元胡、柴胡等,恶心、呕吐加砂仁、白蔻仁,肝脾肿大加炙鳖甲、鸡内金、夏枯草等,腹胀可加用厚朴、枳壳,以后再根据病情加减。(2)TBIL>100  μmol/L患者,中药选基础方二:茵陈30~50 g,丹参30 g,丹皮15 g,生地15 g,葛根30 g,赤芍60~120 g,金钱草30~100 g;加减方:热重可加用滑石、大黄,湿重可加用茯苓、白术、薏苡仁等。腹胀可加用莱菔子。便秘,加生大黄10 g(后下),皮肤瘙痒重者加防风、白鲜皮、地肤子等,以后根据病情再适当增减。

    1.2.2  对照组A(A组)  (1)TBIL≤100 μmol/L者,选药为上方中减去赤芍、金钱草外,余同上方用药。(2)TBIL>100  μmol/L患者,选药为上方中赤芍0~15 g,金钱草0~10 g,余同上方用药。

    1.2.3  对照组B(B组)  予以苦黄30~60 ml于10%葡萄糖液500 ml中静滴,每日1次。其中第一天苦黄用10 ml,第二天20 ml,第3天及以后用30~60 ml。

    以上三组同时应用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钠、维生素C、食母生等不具直接退黄疗效的基础护肝药。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退黄疗效比较见表1,同时观察三组改善主要症状及降转氨酶等其他疗效见表2、表3。由表1可见,治疗组在退黄速度及至1个月时TBIL复常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A、B,且高黄疸时对比更明显。其次,对照组B与之疗效更接近些,其优于对照组A组。由表2、3可见三组在改善症状及降转氨酶方面差异相对较小,但亦显示治疗组略优,改善症状方面对照组A组略强于B组,显示中药改善症状之优势,但降转氨酶方面B组略优于A组,提示黄疸的消退快速亦有利于转氨酶的下降。总的可以看出,治疗组(重用赤芍、金钱草组),其退黄疗效明显,优于中成药组(B组)及普通中药组(A组),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退黄疗效比较  注:P<0.05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改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降转氨酶疗效比较   注:P<0.05;ALT: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黄疸多责于肝胆脾胃湿热,可因湿与热结,湿与痰结,湿与瘀结,湿与毒相搏等。但以瘀热互结为其基本病机,临床上黄疸90%以上以热型为主(只有少数以寒湿等为主而发为阴黄等),而重度黄疸型肝炎患者中更是95%以上以血瘀血热型为主证,因而主张退黄要化湿热解毒,更要注重凉血、活血、化热导滞等,并且考虑湿热的转化要有去处,即要有泄利途径,其中从大、小便分消为其主道,故应重利大、小便[3~5]。

    本文中强调重用赤芍、金钱草正是上述退黄法则的体现,此二药正好符合退黄所需,纵观退黄方中多有用之,方中赤芍性味酸苦、凉,入肝脾经,具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作用,汪承柏等名医认为它是治急性黄疸型肝炎不可缺少的药物[6]。金钱草性味苦、辛、凉,归肝、胆、肾、膀胱经,具清热、利尿、镇咳、消肿、解毒作用,在治黄疸、水肿等方面功效突出,广受应用。赤芍、金钱草的药性特点亦符合现代西医学认为之消退黄疸之机制,现代医学认为[7,8],肝炎黄疸仍以肝细胞性黄疸为主,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及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等功能障碍都可引起黄疸。赤芍具有抗菌、抗炎、解热、解痉镇痛、降门脉高压、轻降压、扩张内脏血管等作用。金钱草能松弛胆道括约肌,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具利胆作用,而且具有显著利尿、抗菌等作用,对肝炎、黄疸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赤芍、金钱草的联合重用,突出了凉血、活血、清泄湿热的作用,共揍解毒消炎护肝利胆之效,因而赤芍、金钱草的联合重用,必然有利于肝炎尽快恢复,黄疸的更快消退。尤其合理地与其他药合用,更能起到很好的促进肝炎恢复、快速退黄的作用,以致见到在上述临床病例观察中发现赤芍、金钱草的合理配用能起到很好的退黄效果,尤其重用,效果突出,也促进了肝炎的整体恢复,其疗效优于常用退黄针剂及普通中药等,具有疗效高、快速、安全,治愈率高等特点,且进一步推理,如进一步加强中西结合,疗效更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贺志光.中医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43-311.

2 彭文伟,李兰娟,乔光彦,等.传染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50.

3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093-1095,1399-1400.

4 刘燕玲,洪慧闻.肝胆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13,83.

5 陈武山,张银增.肝病诊治绝技.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7-11.

6 梅园强.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91-310.

7 王坤山,王慧艳.乙型肝炎良方1500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242-243,697-699.

8 徐道振,巫善明,周霞秋,等.病毒性肝炎临床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1.


作者单位:335400 江西贵溪,贵溪市人民医院

作者: 江标良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