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3期

支气管镜气道管理后注入氨溴索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氨溴索气道给药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对80例经支气管镜气道管理后的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关键词】氨溴索气道注药疗效观察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常因痰量多、痰液黏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氨溴索气道给药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对80例经支气管镜气道管理后的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0.0%。结论 氨溴索静脉和联合气道注药与单纯静脉注药比较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  氨溴索 气道注药 疗效观察

    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常因痰量多、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而影响气道畅通及抗生素的效果[1]。经支气管镜气道管理后再注入氨溴索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效果明显,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对象为我院临床各科2006年7月15日~2008年1月14日实行支气管镜(OLYMPUS BF-P60型)气道管理的严重呼吸系统感染患者80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2例,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合并吸入性肺炎20例,细菌性肺炎6例,支气管扩张10例,重度烧伤合并肺炎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32例,女8例;对照组40例,男30例,女1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肺部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使用抗菌药物,每周均实施了3次支气管镜(OLYMPUS BF-P60犁)气道管理,治疗组静脉注射氨溴索(生理盐水30 ml+氨溴索100 mg tid)联合气道注入氨溴索(生理盐水40 ml+氨溴索300 mg 3次/周),对照组静脉注射氨溴索(生理盐水30 ml+氨溴索100 mg tid),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治疗1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用药后咳嗽、咳痰症状、痰量、肺部体征及X线胸片结果。显效:咳嗽、咳痰明显减轻,痰量20 ml/d以下,肺部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胸片病灶大部分吸收或全部吸收。有效:咳嗽、咳痰,痰量20~80 ml/d,痰液稀薄,肺部啰音减少,胸片病灶部分吸收。无效:痰量80 ml/d以上,痰液性状(黏度、颜色等),肺部啰音,胸片病灶无改变。

    1.4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使用沐舒坦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等级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根据统计资料,治疗组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32例,总有效率80.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26,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氨溴索是新代黏痰溶解剂,具有裂解痰中酸性黏多糖纤维,抑制酸性多糖在腺体及杯状细胞中合成,刺激肺泡、气管、支气管黏膜腺体的黏液细胞分泌黏滞性较低的小分子黏蛋白,调节浆液黏液的分泌,从而改变痰液流变学,降低痰液对气道壁的黏附,降低痰黏度,稀释痰液;同时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防止肺泡萎陷,它也可提高支气管黏膜上皮纤毛运动频率及排送能力,维护上呼吸道自净机制[2],氨溴索不良反应少,安全范围大,该药大剂量(20 mg/kg)使用稀释痰液、抗氧化、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防止肺泡萎陷效果更显著[3]。

    严重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首先是要选用针对致病菌的抗菌药物积极控制感染,再联合应用综合治疗手段。严重呼吸系统感染常痰量多、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而影响肺通气及换气功能以及抗生素的疗效。经支气管镜气道管理,一般可清除支气管以上痰液,但对小气道深部的痰液效果不佳。经支气管镜注入氨溴索,药物可渗透到小气道、肺泡,直接作用于小气道、肺泡及深部痰液,使深部痰液稀释更快、更易排出,再次支气管镜气道管理时更易清除,能明显改善肺通气,提高抗菌药物疗效,缩短病程。

 

【参考文献】
  1 愈森洋,张进川.当代呼吸疗法.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334.

2 朱莉英.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54例.中国煤炭医学杂志,2006,9(8):864-865.


作者单位:414500 湖南平江,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 陈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