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6期

中药毒性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有毒中药的治疗效能与有毒反应,既是相对的,又是密切相关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医药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化有毒为无毒,杜绝无毒转为有毒,将中药的有毒反应降到最低限度。用药时既要考虑药物本身、用药方法、人体状况等对药物性效的影响,又要认识到一切都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临床当随即灵......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有毒


  中药的治疗效能与“有毒”反应,既是相对的,又是密切相关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医药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化有毒为无毒,杜绝无毒转为有毒,将中药的“有毒”反应降到最低限度。用药时既要考虑药物本身、用药方法、人体状况等对药物性效的影响,又要认识到一切都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临床当随即灵活变通。

   1  合理使用有毒中药,化有毒为无毒

   取毒药攻毒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基本法则之一。在依法炮制下,决定有毒中药是否毒害人体的关键是用量。只要用量适当,一般不会毒害人体,所以必 须严格控制其用量。使用有毒药物的正确方法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至产生疗效而不损害人体,不出现不良反应为止。即使有些药物需要到轻度中毒才能取效,也应遵循上述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的原则。

    2  正确对待无毒中药,不使无毒变有毒

    无毒药与有毒药相比,虽有药性平和、常用治疗量幅度大、安全性高等优点,但临床应用也不能惟求速效而盲目的超量应用,否则贻害无穷。

  3  严把质量关,是降低毒性的根本措施

  中药的毒性常受药物的栽培、产地、采集、贮藏、炮制、制剂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此,每个中医药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业务水平,在中药栽培、采集、贮存、制剂及调剂等环节严格把关,使品种准确而不掺伪劣,贮存得当,炮制依法,制剂合理,调制认真细致。

    4  用法得当,是降低毒性的主要环节

   中药的使用方法,如配伍、给药途径、单位时间内给药次数、用药时间的长短等是否合理,对中药的有毒无毒影响极大,临床用药应做到:(1)合理配伍,避开配伍禁忌。(2)依治疗需要和药物性能,选择正确的利于增效减毒的给药途径。有的药毒性大宜外用,如砒石、轻粉。(3)根据药物毒性大小和病情的轻重,合理确定日给药次数。(4)不可无节度地长期用药,谨防蓄积中毒。(5)外用中药,尤其是有毒中药,不可超大面积使用。

    5  准确辨证,保证降低毒性

   中药的有毒无毒,还受来自机体方面的多种因素影响。故每一个医生不仅要熟知药物的性能效用、有毒无毒、用药方法等,还必须全面准确地辨析用药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种族及皮肤状况,作为用药依据。对于不同的个体,其阴阳盛衰各不相同,用药也当有别。对于不同种族或同种而居处或习俗不同的患者,也要辨析其敏感性或耐受性。  我们应当辨证认识中药的有毒与无毒,首先应认识到有毒无毒是药物的性效对比而言,是表示不同药物在常量应用时性能的峻缓及对人体毒害的大小,运用正确的有毒无毒理论更加合理地指导临床用药,充分发挥中药的传统治疗作用,促进医学科学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单位:265403 山东招远, 招远市张星中心卫生院

作者: 姜淑杰 ,贾克沛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