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期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职业防护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3家二级医院46例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多,防护意识淡漠。结论医院应加强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加强防护措施,确保护士身心健康。...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职业防护现状。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3家二级医院46例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多,防护意识淡漠。 结论 医院应加强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加强防护措施,确保护士身心健康。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

手术室作为一个专业科室,工作繁重,节奏紧张,是一个高危区。护士每日接触最多的是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护士容易感染一些血源性传播疾病。现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家二级医院的46例护士进行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县3家二级医院46例手术室护士,均为女性,年龄30岁以下22例,30~40岁20例,40岁以上4例;其中初级职称8例,占17.39%,中级职称28例,占60.86%;工作年限<5年8人,占17.39%,5~10年24例占52.17%,>10年14例占30.43%;中学学历12例,占26.08%,大专学历32例,占70.43%,本科学历2例,占4.35%。

    1.2  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3家二级医院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的46例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发放问卷46份,收回46份,有效问卷100%。调查内容包括护士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原因及人次,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及护士的自我防护行为。对收集的资料应用软件包进行录入统计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护士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的原因、人次及所占百分比  见表1。表1  护士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的原因,人次及所占百分比

    2.2  锐器损伤的原因  见表2。表2  锐器损伤的原因

    2.3  护士的自我防护行为  见表3。表3  护士的自我防护行为

    3  讨论

    3.1  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多  Johanet[1]调查出约11.7%手术人员存在意外的血液接触,在医疗环境中,感染HIV危险最高为护士助手占52%,其他护士19.4%,护理员13.9%[2],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国,而艾滋病的发病率也正呈现着日益增长的趋势。针刺伤时只要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伤者感染HBV,其概率6%~30%,而感染HIV的概率为0.3%,而手术室护士每日接触最多的就是血液、体液,因此是最危险的职业感染人群,据本次调查结果统计:护士在为病人各种穿刺时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的几率高达91.3%,处理污染器械及术毕污染物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的几率达到65.21%和69.56%;为病人更换吸引器瓶和导尿时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的几率分别是26.08%和65.21%;有82.6%的护士被意外误伤。

    3.2  防护意识淡薄  本次调查显示,护士在术中被血液、体液溅落到眼睛或沾染皮肤戴防护用具只有32.6%,受伤后简单止血,不处理伤口占45.65%,不进行血液检测占69.56%,不报告上级并登记跟踪占84%。结果看出护士对职业危害认识不够,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3.3  防护措施

    3.3.1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及培训  严格带教,做好岗前专业培训工作,采用不同形式进行职业安全教育,增强年轻护士防范意识,要求资历深的护士认真传授工作经验,年轻护士加强业务学习,了解并预见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掌握处理措施,忙而不乱,心中有数,避免意外损伤,定期组织学习有关安全防护知识,宣传防护措施,教育大家共同创造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3.3.2  规范洗手  手部清洁和消毒是医院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每位护士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后都要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手上如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马上用肥皂水、清水清洗,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

    3.3.3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规范  护士定期进行自身体检及相关疫苗接种。手部皮肤有破损者不参加手术的洗手工作,而当巡回护士应做好自我防护。及时正确处理缝针、刀片、针头等尖锐物品,各类敷料、布单、一次性用品以及病人分泌物、冲洗液等减少危险物品暴露时间,对有HBV、HCV、HIV感染患者用过的一次性用品,污染物品注明“小心感染”再正确处理,地面及物品表面的血迹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彻底混匀进行消毒,无害处理后倒入下水道。

    3.3.4  术中加强自我防护  熟读手术患者病历,了解病人各项相关检查结果。手术时穿防水性能好的手术衣、手套有破损或污染时必须更换,必要时戴双层手套、面罩、护目镜,避免减少感染机会。护士术中严谨操作,操作规范熟练,思想高度集中,尽量避免刺伤是预防职业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手术器械分类放置,所有尖锐物品均放在硬质容器内,术中传递锐利器械不要对着术者或他人,及时收回并妥善放置,术毕安全处理防止清理器械时损伤自己。

    3.3.5  意外损伤的预防处理  针刺、刀割伤应立即挤出血液,用3%碘伏或其他消毒剂消毒,再刷手,更换无菌手套,必要时换人。皮肤及黏膜接触血液,体液时立即用肥皂、清水冲洗,必要时用消毒剂清洗,溅入口腔、眼睛即刻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然后点滴抗生素眼药水,在受伤后24h内向有关部门或领导报告,并及时做好登记工作,有条件者手术后注射疫苗,可疑感染HBV时,可注射特异性乙肝高价丙种球蛋白、乙肝疫苗,HIV可疑感染时,立即检测HIV抗体,并短时间内口服大剂量AZT(叠氨脱氧核甘)[3],以后定期复查,同时注意跟踪期间有无出现临床症状,且不献血,停止哺乳,可疑感染破伤风亦注射疫苗。

    3.3.6  建立合理规章制度  医院应做出各类规定,包括安全处理血液污染的物品及环境,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及人员,发生意外暴露后的处理,报告程序,事后的跟踪观察,以及定期对护士健康检查,相关医疗费用的支出方式等,一方面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降低损失,同时确保护士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钱蒨健,周嫣.实用手术室护理工作.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70-172.

2 隋秀,张道强,王远臣,等.锐器伤——医护人员健康的潜在杀手.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4,14(9):1071.

3 潘玉琳,杜颖.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问题探讨.当代护士(综合版),2007,12:22-23.

4 许彬彬.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的调查与分析.当代护士杂志,2007,2:68-69.

5 侯美凤,江利秋.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66-167.


作者单位:410500 湖南平江,平江县妇幼保健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