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2期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对早期发现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的意义。方法选择21例高血压病人、15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和20例健康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比较。结果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SDNN、SDANN、SDNNindex、rMMSD、PNN50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变化(P<......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对早期发现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的意义。方法 选择21例高血压病人、15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和20例健康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比较。结果 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SDNN、SDANN、SDNNindex、rMMSD、PNN50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变化(P<0.05);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较高血压组也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心率变异性可以作为早期发现高血压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植物神经损害的一个有效的无创方法。

【关键词】  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是一项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无创性检测指标[1]。近年来,一些研究报告指出,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的HRV缩小[2]。本文通过对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探讨二者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1月本院内科的21例高血压患者和15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受试者,高血压组(B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60±9.3)岁;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C组)15例: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54.6±8.6)岁;患者诊断均符合WHO标准(高血压采用1999年WHO标准)。另选取正常健康人组20例(A组),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57.7±8.4)岁。排除心房颤动、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功能2级以上(NYHA分级)、装有起搏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肝肾功能异常者。受试前1周内未服用影响心率变异性的血管活性药物。

    1.2  研究方法  采用美高仪公司的心电遥测监护系统,在客户端系统进行Holter分析,排除非窦性QRS波,进行时域参数分析。(1)24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24h内5min节段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3)24h内5min节段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4)连续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5)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三组间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比较显示,SDNN、SDANN、SDNN-index、rMSSD和PNN50在高血压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又显著低于高血压组,见表1。

    3  讨论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窦性心律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性改变的现象,是反映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张力及其平衡的重要指标,其测定有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两种方法,它们在很多方面高度相关[3]。本研究采用24h时域指标。一般认为SDNN、SDNN index代表心率的缓慢变化成分,反映交感神经功能,rMSSD、PNN50代表心率的变化成分,反映迷走神经功能[4]。本组研究发现高血压伴或不伴2型糖尿病者,时域SDNN-index、Rmssd、SDNN、SDANN和PNN50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且伴2型糖尿病者降低更加显著,提示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者较单纯高血压者植物神经功能损害更显著。表1  3组心率变异性各项时域指标的比较注:B组与A组比较,#P<0.01;C组与B组比较,*P<0.01

    高血压病可使压力感受器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植物神经调节的紊乱和心率变异性正常昼夜节律的消失[5],这可能是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变的主要原因。糖代谢紊乱的不断发展,直接和(或)间接造成植物神经损害的发展和加重。在这类患者中,心率变异性改变所反映的心脏交感、副交感张力改变或失衡,可使心室颤动阈值降低,易引发室速、室颤和猝死[6]。本文认为24h时域分析可以作为早期发现高血压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植物神经损害的一个有效的无创性方法,以利于早期防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Bigger JT,Albrecht P,Steinman RC,et al.Comparison of time and freˉquency domainbased measures of cardiac parasympathetic activity in holer recordings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Am J Cardial,1989,64:536.

2 胡桃红.心率变异性.临床心电学杂志,1995,4(1):23.

3 Camm AL,Malik M,Bigger JT,et al. Of the Europe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nd North American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heart rate variability standays of measurement phys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and clinical use.Circulation,1996,93:1043-1044.

4 Sullivan Jib,Conroy RM,MacDonald K,et al.Silent ischemia in diabetic men with autonomic neuropathy.Br Heart J,1999,66:313-315.

5 Piccirllo G.Power Spectral analysis of HR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subjects with and without silent coronary disease.Angiology,1996,47(1):15-17.

6 罗昭林,钟杭美,祝善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心肌缺血时心率变异性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临床心电学杂志,2003,12(2):90-92.

(编辑:邓 锋)


作者单位:201501 上海,上海市金山区中心医院枫泾分院内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