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2期

左氧氟沙星和奥硝唑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作用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左氧氟沙星。奥硝唑幽门螺杆菌(helicobater,Hp)在全球的感染率超过50%,在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更高,现已确认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lymphcidtissue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也将Hp列入Ⅰ类致癌因子,根除Hp已成为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慢......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左氧氟沙星;奥硝唑

幽门螺杆菌(helicobater,Hp)在全球的感染率超过50%,在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更高,现已确认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cid tissue 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也将Hp列入Ⅰ类致癌因子,根除Hp已成为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早期胃癌术后及胃MALT淋巴瘤等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必须进行治疗。

    1  Hp根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用于Hp根除治疗的抗生素主要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等,MaestrichtⅢ共识推荐的首选方案仍是含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或甲硝唑的三联疗法。这一标准疗法的Hp根除率已从20世纪90年代的90%降到目前的70%左右,研究发现对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敏感的Hp菌株准三联疗法的根除率可达94.2%,但对阿莫西林敏感、对克拉霉素耐药的菌株其三联疗法的根除率只有42.8%,说明Hp根除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抗生素耐药,我国2005年所做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已超过70%,部分地区甚至达100%,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也达到25%,这些都严重影响了Hp的根除效果。

    喹诺酮类药物用于Hp根除治疗目前已受到重视,第一第二代喹酮类药物疗效不佳,不良反应多,但左氧氟沙星和奥硝唑联合静点用7~10天可获得根除率。

    2  左氧氟沙星和奥硝唑概况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第一代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的两倍,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霉(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

    奥硝唑主要在肝脏代谢,在体内主要以具有细胞毒作用的原药和具有细胞毒作用的中间代谢活性产物,作用于厌氧菌、阿米巴虫、贾第虫和毛滴虫细胞的DNA,使其螺旋结构断裂或阻断其转录复制而其死亡,达到抗菌抗原生质的目的。

    3  左氧氟沙星和奥硝唑治疗Hp感染疗效的初步成果

    由于Hp对抗生素的耐药现象日益普遍,因此临床上需要积极寻找根除率高、耐药性低且耐受性好的抗生素及治疗方案。近年来我科逐步开展了对左氧氟沙星及奥硝唑治疗Hp感染的观察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作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左氧氟沙星及奥硝唑合用抗菌能力强,耐药性低,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且依从性高的Hp根除方案,在二线治疗中,有希望替代以铋剂为基础的四联疗法(左氧氟沙星+奥硝唑+埃索美拉唑+铝碳酸镁)。但目前的临床研究数量较少,还未积累丰富的经验,国内尚无相关的研究发表,左氧氟沙星和奥硝唑合用对Hp感染的治疗作用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更多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编辑:余  强)


作者单位:844000 新疆喀什,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