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6期

腰椎结核误诊1例报道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腰椎结核。误诊1病例资料患者,女,28岁。于2007年5年初出现腰部胀痛,后症状不断加重,行腰椎X线为L4~5椎间盘突出症,给予活血化瘀药物口服及外贴治疗,其症状未减轻,疼痛明显加重,双下肢活动受限,不能行走,故于2007年7月4日入我院诊治。入院后查体:患者痛苦病容,被动体位,心、肺、肝、脾无异常......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腰椎结核;误诊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28岁。于2007年5年初出现腰部胀痛,后症状不断加重,行腰椎X线为L4~5椎间盘突出症,给予活血化瘀药物口服及外贴治疗,其症状未减轻,疼痛明显加重,双下肢活动受限,不能行走,故于2007年7月4日入我院诊治。入院后查体:患者痛苦病容,被动体位,心、肺、肝、脾无异常,腰椎及腰大肌处压痛(+),Lasegue征阳性,双下肢肌力及肌张力无异常,痛觉及触觉无异常,双下肢腱反射无减低,双侧病理反射征阴性。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结果示:血、尿、大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检查正常,肝功能:TBIL 27.10μmol/L,DBIL 13.30μmol/L,IBIL 13.80μmol/L,血沉45mm/h,结核抗体测定阴性,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正常,癌胚抗原及甲胎蛋白测定正常。脊髓核磁共振扫描示L3椎体结核可能(见图1)。腰椎CT扫描示L3椎体骨质破坏伴椎旁软组织肿胀,考虑为L3椎体结核。骨ECT检查示L2~3可见骨质代谢轻度活跃灶,T12和L1可见骨质代谢稍活跃点。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特殊检查(如腰椎MRI、CT、ECT)结果,在排除了腰椎原发性恶性肿瘤及转移性肿瘤的前提下,最后诊断为腰椎椎体结核(L3),给予下述治疗措施:(1)严格卧床休息,腰部使用固定护腰架固定;(2)抗结核强化治疗方案:雷米封注射液0.4g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 VD qd×30d,乙胺丁醇片0.75g po qd×30d,利福平胶囊0.45g po qd×30d;(3)镇静止痛:患者疼痛剧烈时给予度冷丁50mg im或强痛定0.1g im(必要时),卡马西平片0.1g po tid。应用抗结核化疗药物治疗10天后,患者疼痛症状开始减轻,2周后疼痛明显减轻,治疗1个月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于2007年8月14日出院,回家后继续服用抗结核药物巩固及维持治疗1年以上。

  2 讨论

  患者在外院按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2个月余,病情无缓解,且呈渐进性加重,因剧烈疼痛致双下肢运动障碍,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仍未查出确切病因,延误了确诊及治疗时机,这是很值得医疗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根据本例误诊误治的教训,主张对顽固性腰腿痛的病人,应该尽早进行CT扫描或MRI检查,查明病因,协助正确诊断,这样既可以提高脊柱结核确诊率,又可以抓住治疗时机,使病人免受不必要的痛苦,对减少致残率也是有益处的。其次,通过本例值得临床医生务必重视另一个问题,即该患者腰椎结核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无低热及冷性脓肿形成,大多数脊柱结核病人都有低热或中度以上发热,沿腰大肌常形成所谓“冷性脓肿”也是常见的。该病例笔者认为属于不典型的脊柱结核,这给确诊腰椎结核带来了困难,要求临床医生要认真做好鉴别诊断,必须排除原发性脊柱恶性肿瘤或转移性恶性肿瘤所致脊柱破坏灶。给患者进行的脊柱MRI及CT扫描均考虑为腰椎椎体结核,而进行的骨ECT扫描、肿瘤标志物测定及碱性磷酸酶测定结果,均未提示患者体内患有恶性肿瘤的证据。给患者应用抗结核化疗1个月正规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症状消失,进一步验证了要做出腰椎结核诊断的正确性,合理有效的抗结核化疗有利于患者进一步康复至痊愈。

  

作者: 杨红霞,刘松青,夏 琴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