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2期

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来源: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
摘要:足部因外伤或其他病致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以往临床上治疗十分困难,如不进行及时有效修复会致残或截肢。自1988~2003年笔者采用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9例,手术成功,创面修复外形理想,报告如下。缺损部位:足内侧6例,足跟部2例,足前内侧1例,本组有3例足内侧第一跖骨缺如,第一跖背动脉穿支损伤,有......

点击显示 收起

  足部因外伤或其他病致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以往临床上治疗十分困难,如不进行及时有效修复会致残或截肢。自1988~2003年笔者采用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9例,手术成功,创面修复外形理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男8例,女1例,年龄20~50岁。损伤情况:外伤8例,肿瘤1例。缺损部位:足内侧6例,足跟部2例,足前内侧1例,本组有3例足内侧第一跖骨缺如,第一跖背动脉穿支损伤,有3例创面感染。

    1.2 手术方法 本组9例采用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皮瓣面积6cm×10cm~8cm×12cm。皮下坠道采用开放式转移。

    2 结果

  本组9例术后皮瓣血运良好,皮瓣外形早期肿胀,待术后半年或更长时间随外形理想,皮瓣有感觉,无一例发生溃疡(见图1、2、3)。

  3 讨论

    3.1 手术适应证及优点 [1]   该皮瓣可以转移到足跟、足内及足底,还可以修复足背,皮瓣可以修复小腿中部前方,也可以做交腿皮瓣。

    其突出优点有:(1)血管解剖恒定,切取面积较大,手术成功率高 [1]  。(2)可以作顺、逆二种皮瓣,外形及质地好,手术一次完成。(3)皮瓣血运好,抗炎能力强,对于有炎症创面修复后可同时治愈。(4)当足背动脉穿支损伤,靠踝部血管网保证皮瓣血运,提高手术适应证。(5)可以在基层医院开展。

    3.2 皮瓣血运及回流 足部有丰富动脉吻合支,胫前动脉的终末支之一足底深支与胫后动脉的主要终支,足底外侧动脉形成足底动脉吻合足背动脉弓 [1]  。足背动脉弓发出的跖背动脉穿支与足底动脉相吻合。在足部内踝网、外踝网、跟网亦将胫前、胫后及腓动脉联系起来,构成丰富的侧支循环 [2]  。本组有3例足底损伤足背动脉弓的跖背动脉穿支与足底动脉吻合支损伤,靠踝部的侧支循环供血,皮瓣全部成活。笔者通过这3例手术证实,只要踝部的侧支循环网存在就可以切取,完全能保证皮瓣的血供而不会使皮瓣坏死。

    皮瓣回流是靠2条伴行静脉交通支,以“迷宫”形式回流,只要保留好伴行静脉皮瓣就不会发生回流障碍。

    3.3 手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3.3.1 逆行岛状皮瓣的血供主要来自胫前动脉及踝部的侧支循环网,术前详查胫前动脉如有损伤,只要踝部正常也可以采用。为了防止意外,在显露胫后动脉后,暂阻断血流20min,观察足部血液循环及皮瓣血供,无变化时方可结扎切断。

    3.3.2 胫后动脉近端位置深,分支纤细,注意血管周围的软组织,有时要固定1~2针,连同皮瓣一起 向下翻开。胫后动脉在小腿下1/3发出的皮支多,如要切取大面积皮瓣在近端应带有含血管的肌束,以保证血运。

    3.3.3 在跖管附近皮肤紧张,应切开皮肤将血管蒂转移,在有足底动脉弓损伤时,血管蒂分到内踝尖部上2cm水平,防止损伤侧支血管网。(本文图片略) 

  参考文献

    1 张善才.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中华外科杂志,1981,22:685.

    2 吴其常.胫后逆行岛状皮瓣在足部损伤中的应用.中华骨科杂志,1987,7:196.  

  作者单位:1 136000吉林师范大学校医院
  
       2 136000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 

  (编辑一 凡) 

作者: 任风梅崔正宏腾洪伟宋基学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