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3期

多塞平防治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
摘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多发生在60岁以上老人,痛苦较大,治疗困难。笔者在1998~2003年间加用多塞平治疗60岁以上带状疱疹病人25例,观察PHN的发生率与多塞平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结果。1临床资料选择60岁以上带状疱疹病人49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

点击显示 收起

    多塞平又称多虑平,为三环类抗抑郁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多发生在60岁以上老人,痛苦较大,治疗困难。笔者在1998~2003年间加用多塞平治疗60岁以上带状疱疹病人25例,观察PHN的发生率与多塞平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60岁以上带状疱疹病人49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对于有严重心脏病、排尿困难、青光眼病史者不编入。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60~84岁,平均66.6岁;对照组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龄60~82岁,平均66.2岁。患病部位,治疗组肋间10例、四肢8例、颈部3例、三叉神经部位4例。对照组肋间12例、四肢7例、颈部2例、三叉神经部位3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人均为发疹后2d内就诊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时常规口服阿昔洛韦10d,以及维生素B 1 等药物,外用炉甘石洗剂。治疗组加口服多塞平50mg,每日3次,7d;然后减为每天75mg分3次口服,直至疼痛消失为止(治疗组多塞平平均治疗总量为1650mg,其中最小治疗总量为1050mg,最大治疗量为5550mg)。对照组加用止痛药物(消炎痛或颅痛定),直至疼痛消失为止。连续随访3个月,最后进行评价效果。

    3 疗效标准及结果

    以发疹日算起1个月仍疼痛作PHN,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病率结果如下:第1个月(20%)5/25与(29.2%)7/24,第2个月(16%)4/25与(24%)6/25,第3个月0与(8.3%)2/24;结果表明:2组1个月PHN发病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个月后PHN发病率治疗组为0,对照组仍有2例PHN发生。

    4 副作用观察

    治疗组口服多塞平25例中有5例自述口干,但能耐受;有2例自述嗜睡,口服7d后1例症状消失(由每天150mg减为每天75mg),1例经改为中午和睡前服药症状减轻可以耐受,以上均未停药。

    5 讨论

    老年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发病率达68.1%(1个月) [1] ,国外报道PHN治疗应该从早期开始,采用三环类抗抑郁剂是PHN的一线方法 [2] 。笔者应用多塞平治疗25例老年带状疱疹1个月,3月PHN发病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其作用与抗抑郁无关,主要通过提高机体5-羟色胺(5-HT)和脑脊液中内啡肽水平,产生吗啡样止痛效果 [3] ,笔者认为早期有效剂量的应用可能抑制炎症过程和减轻脊神经根的炎症后纤维化,从而减少神经痛的发生,多塞平因与激素类药物(现临床常用于治疗PHN)副作用和禁忌证不同,对治疗和预防PHN,提供了一个新选择,并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濑川阳子.抗病毒剂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99,2:99.

    2 P H AC.带状疱疹治疗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医学进展(香港),1996,4:43.

    3 王敬东.多虑平的临床新用途.中国药理学通报,1992,8(4):245.

    (编辑唐 城)

    作者单位:157011黑龙江省牡丹江红旗医院皮肤科

作者: 冯柏秋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