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期

复方姜黄浸剂治疗皮肤癣菌病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
摘要:目前我地区常见的皮肤癣菌病包括手足癣、体股癣、甲癣等,因为卫生条件差、缺乏相关防护知识,该类疾病在皮肤科疾病中发病率还占有较高的比例。目前西药治疗本病新药较多,但价格是相对昂贵,且内服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部分患者不能承受。我科近几年来用中药复方姜黄浸剂治疗常见皮肤癣菌病并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取得了......

点击显示 收起

  目前我地区常见的皮肤癣菌病包括手足癣、体股癣、甲癣等,因为卫生条件差、缺乏相关防护知识,该类疾病在皮肤科疾病中发病率还占有较高的比例。目前西药治疗本病新药较多,但价格是相对昂贵,且内服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部分患者不能承受。我科近几年来用中药复方姜黄浸剂治疗常见皮肤癣菌病并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47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全部病例均为皮损鳞屑加10%KOH直接镜检阳性患者,其中手癣59例,足癣117例,体股癣71例。将患者根据随机和自愿的原则分成治疗组134例和对照组113例,男103例,女144例;平均年龄27.3岁,20岁以上病例占全部病例的82%,病程3个月~10年。

  1.2  治疗方法  复方姜黄浸剂治疗组方剂组成:姜黄20g,藿香20g,公丁香10g,百部5g,苦参5g,蛇床子5g,川楝子5g,大风子5g,鸦胆子5g,地肤子5g,白鲜皮5g,雄黄5g,硫磺10g,轻粉5g,冰片5g,枯矾5g等。根据患者临床不同类型适当调整药物用量:水疱型,苦参10g,白鲜皮10g,硫磺5g;糜烂型,在水疱型基础上去雄黄、鸦胆子;脱屑角化型,鸦胆子10g,川楝子10g。上药研极细末,用食用醋浸泡药粉,直接外涂药物于患处,每日2~3次,用药后注意忌沾水,因药有毒,注意个人卫生习惯,1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西药复方酮康唑霜、克霉唑软膏交替外用,每日3次,1个月为一疗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  根据皮损好转程度及皮损部位皮屑直接镜检结果分为痊愈(皮损完全消退、皮损部位皮屑直接镜检阴性);显效(皮损好转80%,皮损部位皮屑直接镜检阳性);有效(皮损好转50%以上,皮损部位皮屑直接镜检阳性);无效(皮损消退不到50%,皮损部位皮屑直接镜检阳性)。超过疗程未愈患者及治愈患者,治愈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皮损再发的视为复发。

  2.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两种疗法治疗皮肤癣菌病疗效比较  (略)

    由表1可见,两组1个疗程治愈率对比,χ2=11.88,P<0.00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两组2个疗程治愈率对比,χ2=8.42,P<0.00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两组复发率对比,χ2=7.54,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两组1个疗程与2个疗程治愈率对比,χ2=2.27,P>0.05,差异无显著性。

  2.3  不良反应  少量糜烂化脓型患者用药后出现皮损、发红现象,停药后可缓解消失,其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建议糜烂化脓患者使用西药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用药。

  3  讨论

  以上临床观察所见,无论从总体治愈情况还是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来看,中药复方姜黄浸剂组都较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充分说明了中药治疗组疗效确切,见效快,复发率低的特点。

  常见的皮肤癣菌病包括体股癣、手足癣、甲癣、头癣等。因甲癣用药繁琐,故多用服药治疗。皮肤癣菌病属中医鹅掌风、脚湿气、圆癣、阴癣等范畴,多因风、湿、热、虫侵袭皮肤,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血气相持,或环境多热潮湿,或肌热多汗,或衣物用具间接传染,或患者自身传染而引起。从临床资料来看,该类门诊患者以20岁以上占82%,平均年龄在27.3岁,推测是该年龄段,社会交际最频繁,造成相互间传染的几率增大的缘故,所以注重自身个人防护和预防是本病的关键。

  该方中以姜黄、藿香、公丁香三味药物为主,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药在体外抗真菌试验中,表现出较强的杀菌和抑菌作用,特别是姜黄有多家试验证实其体外抗真菌的活性。此外辅以大量清热燥湿止痒药(如苦参、百部、蛇床子、地肤子等)、大量杀虫止痒药(如川楝子、雄黄、轻粉、冰片等),各类药物相互配合直击病因,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中药复方姜黄浸剂对常见皮肤癣菌病的治疗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单位: 416500 湖南保靖,保靖县中医院皮肤科

  (编辑:晓  青)

作者: 吴洲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