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3期

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
摘要:我科于1997年1月~1999年12月在对青霉素过敏的早期梅毒患者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3实验室检查取13例硬下疳患者皮损处的渗出液做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均为阳性。其中28例梅毒血清学检查RPR滴度1:32~1:8,22例RPR滴度1:256~1:64,TPHA均为阳性。4诊断根据卫生部防疫司编《性病防治手册......

点击显示 收起

  我科于1997年1月~1999年12月在对青霉素过敏的早期梅毒患者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44例为门诊患者,6例为住院患者,男26例,女24例,年龄18~58岁,平均28岁。婚外性感染42例,夫妻间感染8例。潜伏期20~70天,平均(38±18.8)天。

  1.2  临床表现  硬下疳13例,其中男8例,位于阴茎龟头2例,系带1例,包皮2例,冠状沟3例;女5例,大阴唇4例,小阴唇1例。皮损形态:蔷薇疹20例,银屑病样皮疹9例,玫瑰糠疹样皮疹8例,其中伴发扁平湿疣8例。

  1.3  实验室检查  取13例硬下疳患者皮损处的渗出液做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均为阳性。其中28例梅毒血清学检查RPR滴度1:32~1:8,22例RPR滴度1:256~1:64,TPHA均为阳性。

  1.4  诊断  根据卫生部防疫司编《性病防治手册》1994年版梅毒诊断标准,诊断一期梅毒硬下疳13例,二期梅毒37例。

  1.5  治疗  所有患者均无头孢类药物过敏史,全部患者自述对青霉素过敏。治疗用头孢曲松钠1g肌注,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所有患者不加任何驱梅药物。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39例梅毒患者用药后24h内出现吉海反应,对症治疗后消失。硬下疳3~8天内愈合,二期梅毒皮损4~14天消退,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2.2  血清学追踪  1个月后复查,所有病例血清RPR均下降1~2个滴度,3个月后有13例转阴,阴转率26%;6个月后34例转阴,阴转率68%;1年后全部转阴,阴转率100%;随访2年无复发者。

  3  讨论

  本文所有患者对青霉素过敏,而四环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口服药疗效较差,临床上血清滴度下降不满意,并易造成复发。头孢曲松钠属第三代头孢类药物,对细胞外的螺旋体有杀灭作用,药代动力学特点为游离成分易蓄积,血浆蛋白结合率80%~95%,易进入组织器官包括脑脊液中,其半衰期长,血浆有效浓度可达24h。对体内及中枢神经系统内梅毒螺旋体有较强、有效、持久的杀灭作用。本组患者大部分出现吉海反应,表明短时间内有大量梅毒螺旋体被杀死。全部患者一疗程即治愈,RPR血清滴度下降较快,1年内血清阴转率100%,随访2年无复发。笔者认为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见效快,疗效可靠,药源广泛,无副作用,使用方便,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编辑:李  伟)

  作者单位: 071000 河北保定,解放军第252医院皮肤科

作者: 陈曙光,刘平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