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6期

腹部刀刺伤63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刀刺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我院收治的腹部刀刺伤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63例腹部刀刺伤患者,腹壁清创缝合术3例,剖腹探查54例,保守治疗6例。结论对腹部刀刺伤应正确迅速地作出诊断,及时剖腹探查,术中仔细探查腹腔脏器,避免漏诊、漏治,是治疗腹部刀刺伤的诊治关键。...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刀刺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我院收治的腹部刀刺伤患者的治疗情况。 结果  63例腹部刀刺伤患者,腹壁清创缝合术3例,剖腹探查54例,保守治疗6例。治愈61例,死亡2例。 结论  对腹部刀刺伤应正确迅速地作出诊断,及时剖腹探查,术中仔细探查腹腔脏器,避免漏诊、漏治,是治疗腹部刀刺伤的诊治关键。
    
  关键词  腹部刀刺伤 诊断 治疗
   
  腹部刀刺伤所致的腹腔内脏器损伤在腹部外伤中较常见,掌握剖腹探查指征,提高诊治水平,对抢救伤员生命和预后有重要意义。我科1994~2004年收治腹部刀刺伤63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3例中男54例,女9例;最大年龄48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32岁。
   
  1.2 刀刺部位及伤情 上腹部33例,中腹部11例,下腹部12例,左、右腰部4例,左、右下胸部3例;2处损伤者8例,3处损伤者1例。其中大网膜损伤5例,肝裂伤18例,胃裂伤7例(贯穿伤1例),脾裂伤13例,回肠及其系膜裂伤8例,空肠及其系膜裂伤4例,结肠裂伤5例,膈肌裂伤4例,肺裂伤1例,心包裂伤1例,腹膜后血肿2例。合并颅脑外伤3例,右尺骨骨折1例,血气胸3例。入院时表现为失血性休克46例,中毒性休克2例,腹膜炎58例。80%于伤后1h来院,最长于伤后12h入院。腹腔穿刺57例,腹腔穿刺阳性者44例,腹腔穿刺阴性者11例。胸、腹透视31例,有膈下游离气体者8例。B型超声检查33例,提示脏器损伤28例。
   
  1.3 治疗 本组剖腹探查54例,占85.7%;保守治疗6例,占9.5%;腹壁清创缝合3例,占4.8%,均系无明显腹膜刺激征,血流动力学稳定,经B型超声检查排除腹腔脏器损伤或反复腹腔穿刺阴性,伤后观察72h病情稳定者。行修补术者,空、回肠9例,胃7例,肝18例,膈肌4例,十二指肠1例,胰、脾、结肠各1例;脾切除12例,肠系膜血管支结扎及系膜修补6例,2个脏器修补术6例(其中有胃肠道损伤2例)。部分小肠切除吻合3例;结肠造瘘4例。腹腔安置引流40例。
   
  1.4 结果 痊愈61例(96.8%),死亡2例(3.2%)。术后并发膈下脓肿1例,1例术后2个月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均治愈。

  2 讨论
    
  2.1 诊断 腹部刀刺伤属于开放伤,多数有穿透伤并累及脏器。首先须鉴别是否有穿通伤及内脏伤,以判断是否需行剖腹探查。如有休克、内脏脱出、明显腹膜刺激征及刺口探查、腹穿、X线检查为阳性,可明确诊断,应迅速行剖腹术。一般根据伤口的部位、数目、伤口出血情况以及有无黄绿色液体流出,有无胃肠液及粪便流出来判断损伤的脏器 [1] 。B超、CT及MRI检查在患者一般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可明确实质性脏器损伤的种类及程度。合并休克者,不需行过多的辅助检查,可通过物理检查所见、腹腔穿刺结果做出是否需行紧急剖腹探查的判断。在诊断中应注意:(1)刀刺部位不在腹部,而在胸、腰、腹股沟外等部位时,仍有穿透腹腔、伤及腹腔脏器的可能性;(2)刀刺伤一般均为直线损伤,但不能忽视行刺者刺入后改变方向,形成范围广泛的多脏器损伤;(3)虽然有时入口较细小,也不能忽略存在严重的内脏伤的可能性。
   
  2.2 治疗 腹部损伤应严格按创伤诊治原则进行救治,应遵循危及生命者在先,导致休克主要原因者在先,“采取灵活方式,区别对待”的治疗原则 [2] 。对已确定或不能排除腹部损伤者应及早手术探查,切忌犹豫不定而失去手术机会。

  2.2.1 腹部穿透伤的剖腹探查指征 (1)有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出现难以解释的持续性低血压;(2)有明确的空腔脏器破裂,有腹膜刺激征者;(3)腹部创口内有大量持续的溢血,且无停止趋势;(4)消化道出血或严重血尿;(5)影像学检查发现腹腔内中量以上积血、积液;(6)有腹内异物残留;(7)动态观察腹部症状、体征无好转或加重者。凡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应及时剖腹探查,以免延误手术时机。对腹痛轻、生命体征稳定、探查伤口未进入腹腔、腹膜炎不明显及腹穿阴性、X线检查阴性病例,在严密观察下,可考虑保守治疗,但应慎重选择。
   
  2.2.2 剖腹探查术基本原则包括 (1)术野必须充分暴露,有良好的麻醉效果;(2)切口应具备易控性、可延性、牢固性,要求进腹快、出血少、损伤轻、显露清楚;(3)探查应按一定顺序有步骤地进行全面检查。只有全面而又不失重点的细致探查,才能避免遗漏多脏器伤及单脏器多发伤;(4)探查结束应对损伤情况做全面分析,按轻、重、缓、急逐一处理,遵照止血、修补、解除梗阻,最后清理腹膜腔的原则处理;(5)尽量选择损伤小、时间短、简单安全之术式;(6)充分清洗及引流腹腔、预防感染,积极防止MODS的发生。
   
  2.2.3 手术方法 手术探查应认真、细致、防止漏诊,手术探查应按一定顺序,从胃顺行向下或回盲部逆行向上探查,逐个脏器检查。肠管应逐段检查,必要时分段加压观察有无溢气、溢液现象,有时需打开网膜囊、系膜侧肠壁、腹膜外十二指肠、降结肠等隐蔽处检查。空腔脏器应检查对侧壁是否有穿通伤,必要时可扩大切口,直视下检查。探查中应特别注意检查脓苔覆盖区、充血明显或淤血区 [3] 。由于胃肠道占腹部脏器大部分,发生比例较多,有报道为61.7% [4] ,因此,应重视胃肠道的处理。对结肠的损伤,既往主张常规行结肠造瘘。近年来,对年轻病人,就诊时间早,腹腔污染轻,裂口小,肠内容物少的患者,均主张一期修补。
   
  2.3 合并胸腔脏器及膈肌损伤的处理 胸腹联合伤者往往合并胃、肝、脾损伤及气血胸,甚至心包裂伤。病情多较严重,且出现休克。处理上应先积极抗休克,在血压稳定情况下尽早手术。严重血气胸特别是张力性气胸,应先关闭伤口,行胸腔闭式引流后处理腹部损伤。合并膈肌损伤时应检查肺和心脏有无损伤。
   
  2.4 对于多脏器损伤的处理 笔者体会是:(1)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出血性损伤,后处理穿破性损伤;(2)先处理容易的、难度小的伤口,后处理难度大的伤口;(3)对于穿破性损伤,应先处理污染严重的伤口,后处理污染轻的伤口;(4)手术方式力求安全、合理、准确、快速、有效,力求脏器损伤一期愈合。
    
  3 腹部损伤腹腔镜诊治进展
    
  近年来腹腔镜微创技术发展迅速,使腹腔镜成为腹部微创外科一项极具价值和前途的诊疗新技术,能提供早期诊断,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剖腹探查。目前腹部损伤的腹腔镜检查尚局限于X线、B超、CT、腹穿或腹腔灌洗等检查仍难以确定有无内脏损伤的病例。只要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基本稳定,能耐受全身麻醉及人工气腹,且腹腔内无广泛粘连的可能,适当扩大腹腔镜检查的适应证,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及降低阴性剖腹率。腹腔镜检查具有以下优点:(1)能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特别是对于复合性外伤、病情危重不允许进行X线及其它影像学诊断、腹腔穿刺灌洗检查时,腹腔镜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诊断手段,可与其他手术同时进行;(2)确定脏器损伤的程度,做出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决策;(3)可同时对某些脏器损伤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4)能尽早确定有无脏器损伤或出血,免除了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国外许多急症救治中心,急腹症的腹腔镜诊断已成为一项常规 [5] 。

  参考文献
    
  1 魏茂源,张正水,叶新民,等.腹部创伤诊治进展.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
   
  2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上册),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947-949.
   
  3 何三光.中国外科专家经验文集.沈阳:沈阳出版社,1993,229-631.
  
  4 郑乃国,林水金,马宏敏,等.47例腹部刀刺伤的诊治.中华创伤杂志,1994,10(3):135.
   
  5 Rossi P,Mullins D,Thal E.Role of laparoscopy in the evaluation of ab-dominal trauma.Am J Surg,1993,166:707.
    
  (编辑小 青)

  作者单位:271200山东省新泰市中医医院外科 

作者: 林永年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