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8期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62例的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加深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认识,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关键词颅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由Adams等[1]于1982年正式命名,用于描述颅脑损伤后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类型,尤其多见于重......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加深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认识,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 结果  62例DAI患者中,存活30例,死亡32例,19例恢复良好,4例轻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 结论  DAI在CT图像上有特征性改变,综合治疗仍然为目前治疗DAI的原则。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由Adams等 [1] 于1982年正式命名,用于描述颅脑损伤后以脑深部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类型,尤其多见于重型颅脑损伤。因其诊断及治疗的困难,死亡率居高不下,是目前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将本院2002年1月~2005年3月间明确诊断为DAI的62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2例,男46例,女16例;年龄2~86岁,平均46.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3例,跌伤8例,坠落伤8例,打击伤3例。意识障碍和昏迷分级:所有病例均有原发性昏迷。入院时GCS3~5分26例,6~8分17例,9~12分15例,13~15分4例。多数患者昏迷时间长,在存活的30例患者中,昏迷时间>7天16例;2~7天9例;6~48h3例;<6h2例。
   
  1.2 瞳孔及生命体征改变 本组患者入院时有瞳孔变化者48例,一侧瞳孔散大者9例,双侧瞳孔散大者8例,针尖样瞳孔5例,瞳孔大小、形状多变者26例。自主呼吸停止(心跳尚存)者7例,呼吸与脉搏频率、节律改变者11例。

  1.3 影像学资料 所有病例均行头颅CT扫描检查,发现有出血灶者53例,部位分布依次为:大脑皮质髓质交界处43例次,脑干13例次,胼胝体11例次,小脑9例次,脑室17例次;39例有脑肿胀表现,52例有蛛网膜下腔出血,47例伴有脑挫裂伤。

  1.4 治疗情况及结果 本组42例行保守治疗,主要是针对颅内高压及维持呼吸和心脏功能。采用吸氧、脱水、地塞米松、神经营养药物、降温、高压氧等治疗;早期应用纳洛酮,气管切开(本组共19例行气管切开),呼吸功能衰竭者用人工呼吸机(共18例使用人工呼吸机),尽量使血气分析结果保持在正常水平。病情稳定后,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补充,死亡21例。手术治疗20例,开颅清除血肿及去骨瓣减压者16例,仅做去骨瓣减压的4例,死亡11例。本组62例患者中,存活30例,死亡32例,死亡率为51.61%。存活30例中,19例恢复良好,4例轻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
    
  2 讨论
    
  自从1956年Strich通过尸检描述了DAI的病理学改变,并由Adams [1] 等于1982年正式命名以来,DAI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类型,已被神经外科学界所接受。引起DAI的原因是头部在加速运动时,脑深部组织因剪力作用引起的损伤。加速损伤包括直线加速损伤、角加速损伤、离心力损伤和科氏(Coriolis)力损伤。DAI主要是由于角加速损伤引起的。脑组织的刚性(rigidity)很小,头部在加速运动时,脑组织易受剪力作用发生应变,使神经轴索和血管扭曲损伤,颅内不同组织密度不一,在头颅受到外力时所产生的加速度也不一,因此,这种损伤好发于不同密度的组织结构之间,如大脑灰质和白质结合处、胼胝体、基底节、内囊及大脑与小脑之间的脑干上端等。在交通事故中,由于机动车的高速惯性和头颅运动的自由性,同时存在直线和旋转加-减速剪力,符合发生DAI的生物力学机制。这足以证实交通事故中DAI高发的原因。
   
  近年来CT和MRI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对DAI在临床上做出诊断。但影像学诊断应结合头部受伤机制、临床表现。DAI的CT表现主要为 [2] :(1)大脑半球白质内以及胼胝体、脑干或小脑有小的非占位性出血灶;(2)脑室内或三脑室旁出血;(3)弥漫性脑肿胀;(4)脑池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DAI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多样性,目前诊断标准尚不统一,笔者体会以下诊断标准 [3] 可供参考:(1)头部有加速性损伤病史;(2)伤后立即昏迷、躁动不安,持续时间长,少数患者有中间清醒期;(3)无明确定位神经系统体征;(4)CT扫描证实大脑皮质和髓质交界处、神经核团和白质交界处,胼胝体、脑干有单发或多发、无占位效应出血灶(直径≤2cm)及脑室出血、脑弥漫性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本组62例颅脑外伤患者,均参照上述标准予以临床诊断为DAI。关于DAI的治疗及预后,Adams [4] 等报道颅脑伤后早期死亡的患者中,DAI占33%,患者总的死亡率约50%左右。对DAI的治疗仍沿用传统的综合方式,采用过度换气、低温、吸氧、巴比妥药物、脱水、脑疝危象时行减压手术、并发症防治、脑功能恢复药物的应用及高压氧等。催醒与神经营养保护性药物的应用,虽然目前疗效尚不能完全肯定,但是不少学者 [5] 报道早期应用纳洛酮能明显地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Strich SJ.Diffuse degen eration of the cerebral white matter in severe dementia following head injury.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65,19:163.
   
  2 Zimmerman RA,Bilaniuk LT,Gennarelli TA.Computed tomography of shearing injuries of the cerebral white matter.Radiology,1978,127:393-396.
   
  3 江基尧,朱诚.现代颅脑损伤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215-221.
   
  4 Adamse JH,Graham DI,Gennarelli TA,et al.Diffuse axonal injury in non-missile head injury.J Neurol Neurosury Psychiatry,1991,54(6):481-483.
   
  5 Doppenberg EM,Bullock R.Clinical neuroprotecion trials in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lessons from previous studies.Neurotrauma,1997,14:71-80.

  (编辑新 竹)

  作者单位:214500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作者: 李震 齐心 张智民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