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8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复发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腰椎管狭窄症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腰椎管和神经根管狭窄,使脊髓马尾或神经根受压或刺激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常见的病因有外伤、先天性多种疾病、肿瘤、骨病、黄韧带肥厚钙化或者骨化,后纵韧带肥厚钙化或者骨化,椎间盘变性、突出,椎体间隙狭窄,软组织向椎管腔突出,致容积变小等。但由于此病病因复杂,术后部分患者复......

点击显示 收起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腰椎管和神经根管狭窄,使脊髓马尾或神经根受压或刺激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常见的病因有外伤、先天性多种疾病、肿瘤、骨病、黄韧带肥厚钙化或者骨化,后纵韧带肥厚钙化或者骨化,椎间盘变性、突出,椎体间隙狭窄,软组织向椎管腔突出,致容积变小等。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目前对于重症患者多采用手术减压成形,解除压迫症状,进而达到治愈的目的。但由于此病病因复杂,术后部分患者复发,二次手术往往不能进行,故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
   
  我院自1992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后复发3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治愈31例,好转4例,4例效果欠佳,疗效比较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9例,男36例,女3例,初次手术年龄40~62岁,平均51岁。本组患者多于术后1年复发,多数有过度劳累或腰部扭伤病史。主诉:腰痛、腿痛,向下肢放射,咳嗽加重,间歇性跛行,下肢感觉异常,肌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腱反射亢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1.2 治疗方法
   
  1.2.1 休息 卧硬板床休息。
   
  1.2.2 骨盆牵引 患者于硬板床上,根据性别、年龄、体重、病情等情况选择牵引重量,重量为自身体重的10%左右,每天2~4h不等。笔者采用小重量,长时间牵引,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具体方法:牵引重量在10kg左右,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最好,牵引长达8~10h,睡眠状态下肌肉松弛效果最好。
   
  1.2.3 手法治疗 牵引后按摩、推拿,隔日1次。
   
  1.2.4 内服中药 根据患者不同症状、体征辨证施治。可选用活血祛风,通络止痛,大剂量中药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河南洛阳正骨医院生产的养血止痛丸、筋骨痛消丸等中成药内服治疗,使疗程缩短,疗效增加。
   
  1.2.5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中药采用川芎、生草乌、生川乌、洋金花、元胡等煎汁,将阳极置于腰椎部位导入,每日1~2次。
    
  2 结果
    
  本组39例患者均进行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不等,平均15个月。疗效标准:痊愈:所有症状消失,下肢肌力恢复正常(5级),恢复原来工作,本组31例,占79.5%;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或主要症状消失,肌力恢复4级以上,恢复原来工作者4例,占10%;可:部分症状消失,肌力3级左右,生活基本自理,本组3例,占7.7%;差:余1例症状恢复不明显,占2.6%。
    
  3 讨论
    
  椎管狭窄症为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相当数量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手术仅占小部分,而且术后大多恢复良好。此类患者较多,多数是由于骨关节或软组织病变引起,首先导致椎间盘病变,而后引起椎间隙狭窄和前、后纵韧带松弛,致椎间关节不稳定,产生异常活动,从而引起骨质病变。先天性狭窄患者少见。该病一旦确诊,轻者以休息为主要治疗手段,重者需要手术治疗。术后复发者,尽可能避免二次手术,以免造成更大的创伤,应采用推拿、按摩、牵引、理疗、中药等综合治疗,多数患者可治愈。

  (编辑苜 紫)

  作者单位:471000河南洛阳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洛阳商业职工医院

作者: 张秦生栾汝建周晓芳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