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7期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根治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平均为5%~10%,死亡率可高达28。吻合口瘘发生率的高低与手术方式、方法、技术等有一定的关系,颈部吻合比胸内吻合瘘的发生率高数倍。1999年9月~2003年8月,应用国产吻合器(WGW-2-26型)连续施行食管癌及食管胃胸内吻合术33例,无吻合口瘘发生,疗效满......

点击显示 收起

  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根治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平均为5%~10%,死亡率可高达28.5%~71%。吻合口瘘发生率的高低与手术方式、方法、技术等有一定的关系,颈部吻合比胸内吻合瘘的发生率高数倍。1999年9月~2003年8月,应用国产吻合器(WGW-2-26型)连续施行食管癌及食管胃胸内吻合术33例,无吻合口瘘发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男24例,女9例,年龄39~65岁,平均52.5岁。食管中段癌20例,食管下段癌13例。术前均经上消化道钡剂造影、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弓上吻合15例,弓下吻合18例。

  1.2  手术方法  全组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开胸手术,手术切口为左胸后外侧切口切开膈肌游离胃,胃体短小者,适当游离十二指肠,完成需切除范围并清扫淋巴结,将已游离的胃送至胸腔,常规切除食管癌后,用WGW-2-26型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用小圆针细丝线行食管、胃浆肌层间断水平褥式缝合1周,使吻合口浆膜化。

  2  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病理切缘无残留。随访3~6个月。连续无吻合口瘘发生。

  3  讨论

  3.1  预防胸内吻合口瘘发生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吻合口瘘发生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全身营养状况差,低蛋白血症、贫血等;(2)吻合器使用不当,吻合口边缘对合不良,食管或胃黏膜回缩脱落,或吻合区存在张力,影响吻合口的正常愈合过程;(3)吻合区食管、胃的血液循环不良,局部组织有水肿或感染,此多系手术中对食管和胃壁牵拉及揉捏,造成黏膜下或肌肉小血管挫伤、撕裂或断裂,形成血肿,造成组织缺血性损伤,使吻合口血运不良,而影响吻合口愈合;(4)食管的供养血管的血液供应较差;(5)在游离胃时,如伤及或误伤胃网膜右动脉或者手术操作粗暴,造成胃的机械性损伤,从而影响血液供应,则可导致吻合口瘘的发生。

  3.2  在整个围手术期都要注意吻合口瘘的预防  我们总结的经验措施如下:(1)手术前应做好心理解释工作:因手术患者心理压力增大、焦虑,影响睡眠,不利于手术治疗。应加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解除思想顾虑;(2)术前注意患者的一般状况。如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贫血、低蛋白血症;调解各重要脏器的功能到最佳状态;调解酸、碱、水电解质平衡;同时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例如手术前3天进流质食物,手术前晚洗肠等;(3)麻醉平稳,要保证术中充足的氧供,并有效维护心、肺、肾等脏器功能;(4)手术的全过程都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5)手术中过程中避免大力牵拉,操作轻柔,不做过多的游离,保证食管和胃的血供,防止缺血坏死导致瘘的发生;(6)吻合器功能正常,安装正确,选择型号大小合适;击发吻合器之前,注意避免误夹、误钉周围组织和食管腔内各种插管;击发吻合器吻合后,检查食管、胃两个吻合切圈是否完整;(7)做食管吻合口荷包缝合时,缝合要准确、严密,缝线强度要高,必须全层缝合,针距适中,可抽紧缝线,不能遗漏黏膜,吻合口与残胃缝合处要有一段距离,一般超过5cm,避免发生血运障碍,导致瘘的发生;(8)吻合口浆膜化或移植带蒂大网膜至颈部,大网膜具有生物膜的特性,包括强大的抗感染、吸收炎性渗出物及免疫功能等,并具有丰富的血液循环和再生血管化功能,可以减轻吻合口的张力,增加局部愈合能力和抗感染能力,防止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单位: 130021 吉林长春,解放军第461医院心胸外科

  (编辑:商  洁)

作者: 严京哲赵科研王亮 2006-8-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