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8期

破伤风感染的治疗(附26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破伤风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994~2004年我科收治的26例破伤风感染患者的救治经验和体会。结论伤后宜常规预防,一旦诊断清楚,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积极处理创面,防治并发症。【关键词】破伤风。...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破伤风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1994~2004年我科收治的26例破伤风感染患者的救治经验和体会。结果  22例痊愈出院,3例死亡,1例好转自动出院。结论  伤后宜常规预防,一旦诊断清楚,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积极处理创面,防治并发症。

  【关键词】  破伤风;感染;治疗
   
    我院自1994~2004年先后收治破伤风患者26例,经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6例,其中成人和儿童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7~59岁,平均34.4岁。新生儿8例,男6例,女2例,年龄5~18天,平均9天。并发破伤风的时间最短为伤后3天,最长12天,平均7天,平均住院时间16天。伤后均未曾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新生儿破伤风8例均在家中接生。

  1.2  临床表现  26例患者均神志清楚,有程度不同的苦笑面容,咀嚼肌痉挛,张口及吞咽困难,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持续性、强直性肌痉挛等表现。10例高热,12例成人患者局部红肿,疼痛,新生儿6例脐带断端有分泌物,脐周红肿。

  1.3  治疗  (1)入院后首先控制痉挛,即给予安定10mg或度冷丁100mg+非那根50mg,肌注,每日2~3次,病情较重者,可用氯丙嗪50~10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缓慢静脉滴入,每日4次。3例极度呼吸困难并痰多者入院后立即行预防性气管切开。(2)消除毒素来源(处理伤口):有伤口者,均需在控制痉挛下,进行彻底的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后,敞开伤口以利引流,并用3%过氧化氢或1∶1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和经常湿敷。如原发伤口在发病时已愈合,则一般不需进行清创。(3)早期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游离的毒素:一般用2~5万IU TAT加入5%葡萄糖液500~1000ml内,由静脉缓慢滴入,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血清反应,对清创不彻底的患者及严重患者,以后每日再用1~2万IU TAT,im或iv,共3~5天。新生儿破伤风可用2万IU TAT由静脉滴注,此外也可做脐周注射。(4)防治并发症:补充水和电解质,以纠正强烈的肌痉挛、出汗及不能进食等所引起的水与电解质代谢失调,如脱水、酸中毒等。对症状较轻的患者,争取在痉挛发作的间歇期间自己进食;对症状严重、不能进食或拒食者,应在抗痉挛药物的控制下或做气管切开术后,放置胃管进行管饲。也可做全胃肠外营养。(5)静脉给予先锋霉素V和甲硝唑注射液抑制破伤风杆菌和预防其他感染。

  2  结果

  26例患者中22例痊愈出院,3例死亡(成人2例,新生儿1例),1例好转自动出院(新生儿)。

  3  讨论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该组患者大多来自边远农村,缺乏医疗常识或经济条件差,伤后均未正规治疗,而且伤后均未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新生儿破伤风均为在家不洁接生术所致。

  经验:(1)提高广大群众对破伤风的重视,做好医疗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我国农村地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2)凡有皮肤黏膜破损者必须常规注射TAT,以预防破伤风发生。(3)新生儿出生时,由破伤风杆菌经脐带侵入机体后产生的外毒素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俗称脐带风。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新生儿破伤风是造成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4)破伤风感染一旦诊断明确应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即:积极处理伤口、控制痉挛、防治并发症[1]。其中早期清除坏死组织能改善局部缺氧环境,从根本上杜绝了毒素来源,使病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而大剂量TAT的使用和强有力的抗感染治疗是治疗疾病的有力保障,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能控制局部感染和预防其他感染。安定以及度非合剂等镇静剂的使用能有效控制痉挛,减轻症状,而必要时行预防性气管切开能避免因呼吸肌痉挛而致的窒息及肺部感染。教训:该组患者中有3例死亡,主要原因为创面污染重,入院时间晚,肺部并发症出现早且重,全身情况极差,虽经积极创面处理,全身抗感染、支持、气管切开等治疗,但终因病情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参考文献】

  1  裘法祖.外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72-175.

  作者单位:1 675800 云南临沧,临沧市云县人民医院外二科

       2 云南昆明,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

  (编辑:刘  俊)

作者: 蔡永捍陈宗华杨永华 2006-8-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