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9期

大肠息肉的诊治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大肠息肉(colorectalpolyps)是指向肠腔内突出或隆起的赘生物的总称,是形态学一个名词,其息肉的性质,在临床上用肉眼很难区分,还需要通过病理学来确定。大肠息肉是大肠最常见的病变之一,包括肿瘤性或非肿瘤性。以息肉的数目,可分为单发和多发,单发占70%,多发占30%,见表1。表1大肠息肉的分类(略)1。...

点击显示 收起

  大肠息肉(colorectal polyps)是指向肠腔内突出或隆起的赘生物的总称,是形态学一个名词,其息肉的性质,在临床上用肉眼很难区分,还需要通过病理学来确定。大肠息肉是大肠最常见的病变之一,包括肿瘤性或非肿瘤性;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1  分类

  以Morson的组织学为基础,可分为:肿瘤性、错构瘤性、炎症性和化生性;以息肉的数目,可分为单发和多发,单发占70%,多发占30%,见表1。

  表1  大肠息肉的分类(略)

  1.1  肿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或息肉样腺瘤(polypoid adenoma),又称新生物性息肉,包括以下4类。

  1.1.1  腺瘤  Appel提出,根据含绒毛状成分的多少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成分<5%),绒毛状腺瘤(绒毛成分>50%),混合性腺瘤(绒毛成分为5%~10%)。(1)管状腺瘤(tubular adenomas):又称腺瘤性息肉,约占75%,以结、直肠最多。癌变率为10%~15%。大多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质软,呈粉红或暗红色。可以有蒂或无蒂,有蒂多于无蒂。瘤体大小不一,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但一般认为,瘤体越大癌变率越高。癌变常来源于腺体的某一部分,如活体组织检查为阴性,还不能排除有癌变的可能。只有当整个瘤体切除后病检才能确定有无癌变。(2)绒毛状腺瘤(villous adenomas):又称乳头状腺瘤(papillary adenoma ),约占10%~20%,直径2~4cm之间,是一种癌变倾向极大的腺瘤,癌变率为39%~40%,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临床所见多为广基型,主要表现为便频、便血、排便不尽感和黏液便,这些症状可同时存在,或只有其中1个或2个,常易被误认为肠炎或痢疾。(3)管状、绒毛状腺瘤(tubulovillous adenomas):又称混合性腺瘤,与管状腺瘤相似,约占29.7%。50%>1.5cm。癌变率为30%~40%。

  1.1.2  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遗传基因在第5染色体上。不属先天性,为代代遗传,无隔代遗传。多发生于远端大肠,小肠少见。本病癌变率高,于35岁以前,75%癌变;50岁以后,100%癌变。

  1.1.3  Gardner’s综合征  是显性遗传性疾病,与性染色体无关,是家族性息肉的肠道外表现。可表现为:(1)皮肤囊性病变,多见于面部、背部和四肢,为多发性,可发生在儿童期或腺瘤出现前;(2)骨瘤,主要发生在面部和颅骨;(3)纤维组织肿瘤,如间皮瘤;(4)家族性腺性息肉,有50%的息肉发生在胃底,十二指肠的第2、3段亦可以有不规则形状的多发性腺瘤,常位于黏膜皱襞上。需注意的是,貌似正常的十二指肠黏膜,而在组织学检查中可见腺瘤性变化;(5)十二指肠或壶腹周围癌的发病率在息肉病患者中高达10%,为一般人群的100倍,有40%的患者同时有多发性腺瘤,是结、直肠癌手术后常见死亡原因;(6)甲状腺乳头状癌,在女性息肉病中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100~160倍;(7)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CHRPE),在息肉病患者中的阳性率占60%~80%,诊断的特异性占100%;(8)牙齿畸形,在息肉病患者中占17%。

  1.1.4  Turcot综合征  亦是家族性息肉的肠道外表现,主要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包括脊髓母细胞瘤或胶质母细胞瘤),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但并非为大肠癌的脑转移,且预后极差。家族性息肉的诊断标准: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腺瘤数>100个;(2)有遗传倾向(家族史)的患者,腺瘤数>20个者。家族性息肉的治疗原则:凡年龄满14~15岁的患者,诊断明确者,必须手术。

  1.2  非肿瘤性息肉

  1.2.1  错构瘤性息肉(hamartomatous polyp)  为儿童最常见的大肠肿瘤,呈圆球状,表面光滑,鲜红、粉红或暗红色,大小1cm左右,多数有蒂。组织学上息肉的蒂为正常大肠黏膜,当转为息肉时,大肠黏膜上皮即转为慢性肉芽组织,有大量的结缔组织、血管组织、单核和嗜酸性细胞浸润,其中还有许多黏液腺增生和黏液囊肿形成。(1)黑斑性息肉病:为遗传性错构瘤,又称(peutz-jepher’s,P-J)综合征。为显性遗传病,30%有家族史。色素沉着多分布在口腔黏膜、鼻孔、眼周、双手、脚底,少数在会阴部。胃肠道有多发息肉,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腹部绞痛,伴恶心、呕吐,排气后缓解,症状可持续数年;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完全性肠梗阻;另有患者表现为便血或黑便。诊断明确,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来决定。大多数患者的都属于良性病变,所以尽量采取保守手术。做预防性的广泛性肠切除并非必要,如切除过多,易造成短肠综合征,且给患者生命带来危险。而此类患者1次手术很难治愈,往往在一生中需要多次手术治疗。(2)Cowden病:为全身脏器增生及错构瘤病变。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均合并皮肤黏膜病变。35%~70%合并消化道息肉,主要在直肠、左半结肠及右半结肠,横结肠少见。息肉呈多发性,大小不等。癌变率低,约6%。但可并发各脏器的恶性肿瘤。

  1.2.2  家族性幼年性息肉病(juvenile polyp)  为先天性、潴留性息肉,多属黏膜上皮的错构瘤。常见于10岁以下幼儿,尤以5岁左右为最多。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70%为单个。60%距肛门5~10cm以内。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便血和息肉自肛门内脱出两大症状。便血多呈鲜红色,布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不多,酷似内痔出血。息肉于便后自肛门内脱出,常见于用力排便时,便后即自行回缩复位。个别结肠内息肉,还可引起肠套叠。

  1.2.3  炎症性息肉  由炎症间质或肉芽组织与再生上皮组成,可继发于各种炎症,有以下4种类型:(1)炎性息肉(inflammatory polyp):为单发的,由非特异性炎症引起,往往在炎症消退后,息肉可自行消失。(2)假息肉病(pesudo polyposis):主要发生于慢性炎症的刺激,形成炎性肉芽肿。(3)血吸虫性息肉:常见于血吸虫病患者。在大肠黏膜下因血吸虫卵沉着,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并破坏腺管,或形成虫卵结节。在长期慢性、反复感染下,这类息肉可进一步发展成炎性肉芽肿。且癌变倾向大,属一种癌前病变。(4)良性淋巴样息肉和息肉病(benign lymphoid polyp and polyposis):因直肠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在肠道炎症时,直肠黏膜下的淋巴滤泡增生并形成息肉,而突入肠腔。所谓息肉,实质上是增生的、高度活跃的淋巴样组织。细胞分化成熟,其上覆盖有正常的直肠黏膜上皮,属一种良性病变。好发于腹膜反折下直肠,以单发为主,亦可多发。大小在1cm以下,多数呈广基型白色或灰黄色结节,表面光滑,2.5~10年后可自行消退。当息肉为多发时,又称良性淋巴样息肉病,但需与弥漫性恶性淋巴瘤性息肉和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病相鉴别。

  1.2.4  化生性息肉(metaplastic polyp)  又称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其发病率可达25%~80%,比腺瘤高出10倍。一般认为该息肉不发生癌变,多可自行消失。但亦有报告,13%化生性息肉含有腺瘤灶,16%绒毛状腺瘤含有化生性息肉,10%可发生黏膜内癌变。故该类息肉亦应常规做病理切片检查。临床表现为黏膜表面的圆形样突起,稀疏、光滑、较小,且为多发性,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在中、老年和尸解中多见,并不产生症状,常在检查时偶然发现。

  1.2.5  其他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为胃肠黏膜多发性息肉及幼年性息肉共存,是一种罕见的非遗传性肠道息肉。其特点是息肉无蒂,可见于全消化道或某一段消化道,平均年龄60岁。临床特点是腹痛、体重下降和外胚层异常(脱发、指甲畸形和皮肤色素沉着)。

  2  息肉分布

  各型息肉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息肉分布情况(略)

  3  临床表现

  在早期常无临床症状,待息肉长大、数目增多或位置特殊者可出现以下症状:(1)便血为主要表现,约占67%以上。长期、慢性小量出血,可出现贫血。(2)肠道激惹症状,如腹泻,解黏液便。(3)腹痛可为隐痛或间隙性绞痛;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肠梗阻、肠套叠,为持续性腹痛伴阵发性加剧。(4)长期、慢性腹泻,可引起水、电解质失衡。(5)大便隐血持续阳性或不明原因贫血、消瘦、体重下降,应警惕息肉有癌变的可能。

  4  大肠息肉癌变

  4.1  息肉癌变的有关因素  (1)年龄:随年龄增长,癌变机会愈多。(2)家族性息肉:是癌前病变,如不及时治疗,癌变率为100%。临床有症状→癌变约10~15年左右。癌变息肉一般不只1个,可能是多个。(3)息肉的病理类型:与含绒毛量的数目有关,但以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约占40%,其次是绒毛、管状腺瘤,再次是管状腺瘤。(4)异型增生的程度:轻度异型增生,癌变平均时间为18年;重度异型增生,癌变平均时间为3.6年。(5)息肉大小:<1cm很少癌变,>2cm癌变率为55%。(6)息肉形状:无蒂癌变率>有蒂癌变率。表面扁平很少癌变,呈分叶或绒毛状,容易癌变。(7)息肉数目:多发癌变率58%,单发为42%。(8)息肉分布:直肠、乙状结肠癌变率高于其他处。(9)息肉是否糜烂:糜烂息肉>未糜烂者。

  4.2  腺瘤性息肉癌变的临床特点  (1)组织变脆,易出血;(2)组织僵硬;(3)瘤体窄,基底宽;(4)表面糜烂或溃疡形成。

  4.3  腺瘤性息肉癌变的内镜特征  (1)呈分叶状且有沟裂。(2)表面粗糙、糜烂及出血。(3)触之易出血,活检时,组织弹性差。(4)宽蒂或无蒂,活动度差。

  4.4  瘤性息肉癌变过程及时间  一般是通过增生性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早期癌的模式,整个过程需要7~12年。癌变时间,至少5年,平均10~15年。

  5  诊断

  凡40岁以上,出现原因不明的贫血、便血或大便隐血持续阳性,同时并发消化道症状者,在排除上消化道有病变的情况下,应进一步做以下检查:(1)直肠指检:80%在直肠距肛门7~8cm以内,可扪及肿块,方法可靠。(2)钡剂灌肠:安全、可靠,定位准确。做气钡双重造影,可发现0.5cm以下息肉。(3)大便隐血试验(FOBT) :有21.1%检出率。>1cm的检出率为43.5%,方法简单、经济。或大便DNA检查,可查出相关肿瘤基因的变异。(4)纤维结肠镜:方法确切、可靠。既可检查,又可治疗。(5)CT和MRI虚拟肠镜检查:提供了一个无创检查方法,适用于儿童、老年人、有肠道梗阻的患者,但看不到息肉的大体病理特点,准确性和敏感性不高。(6)直肠黏液T抗原检测试验:检出率为85%~100%。可作为腺瘤癌变的普查。(7)病理学检查,可确定其病理性质,但要求:①取材要多处、多次,深度要够(钳取活检结果仅供参考,不是最后结论);②标本的标记要清楚,定位要准确(顶部、基底部);③取材的医生要有经验。Taylop收集文献1140例绒毛腺瘤,术前活检为良性,术后证实为癌变23%~80%。

  6  治疗

  息肉诊断明确后,原则上应手术治疗。

  6.1  手术目的  明确病理性质,预防癌变。

  6.2  手术方法

  6.2.1  镜下切除  适于基底<0.5cm。方法有:(1)圈套凝切法,适于有蒂息肉;(2)活检钳凝切法适于单发<0.5cm的球状小息肉;(3)电凝器灼除法适于多发<0.5cm的半球状小息肉;(4)分期摘除,适于10枚以上无法一次完成者。

  6.2.2  激光气化或微波透热法  适于无需留组织学标本者。

  6.2.3  手术切除  适于无蒂广基息肉(>0.5cm)、家族性息肉病、原位癌均行局部切除,或行黏膜剥离切除。如息肉癌变应行根治性切除(凡浸润及黏膜肌层者,有10%~29%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息肉>2cm者,亦应按癌处理。

  6.2.4  内镜、外科手术联合治疗  适于息肉病患者,对息肉稀疏区以内镜切除,密集区以手术切除,以便维持更多的大肠的正常功能。

  6.3  手术途径  距肛缘6~7cm以内,可经肛门切除,其他部位的息肉,行开腹息肉摘除或肠段切除。经腹手术应注意的问题:有时对息肉的部位难定,可同时经肛门插入纤维结肠镜,对息肉进行定位,做好标记。

  7  随访

  定时随访是防止息肉再发、恶变的重要举措。(1)高危人群:术后第1年,于3~6个月做1次内镜;第2年,6~9个月1次;第3年以后,每年1次。同时做大便隐血试验。(2)低危人群:术后1年复查。如为阳性,每6个月1次,连续2~4次;如为阴性,每5年查1次。

  (编辑:乔  晓)

  作者单位: 618000 四川德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德阳市人民医院

 

作者: 肖乾虎 2006-8-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