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9期

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不同穿刺点效果比较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骶神经阻滞能否直接影响其麻醉效果。方法本文将120例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L3~4做高穿刺点,另一组采用L2~3做高穿刺点,对骶神经阻滞情况做对比。结果在上界麻醉平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的情况下,L3~4穿刺点组骶神经阻滞明显优于L2~3穿刺点组(P......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骶神经阻滞能否直接影响其麻醉效果。方法  本文将120例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L3~4做高穿刺点,另一组采用L2~3做高穿刺点,对骶神经阻滞情况做对比。结果  在上界麻醉平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的情况下,L3~4穿刺点组骶神经阻滞明显优于L2~3穿刺点组(P<0.05)。结论  剖宫产术硬膜阻滞麻醉应选择L3~4作为最佳穿刺点。

  【关键词】  剖宫产术;硬膜外阻滞穿刺点;效果
   
  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一般选用L2~3间隙穿刺。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L2~3间隙穿刺骶神经阻滞不全率高,因此我们对L3~4间隙穿刺点与L2~3间隙穿刺点给药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120例,年龄22~37岁,身高160~164cm,体重56~67kg,无严重妊娠并发症,均为第一次剖宫产。产妇术前常规肌注安定10mg。

  1.2  方法  分L2~3(Ⅰ组)和 L3~4(Ⅱ组)间隙两组,每组60例。穿刺成功后向头侧置管4cm,平卧后先从导管内注入2%利多卡因注射液4ml,5min后出现麻醉平面,并无不良反应后,分次注入1.5%利多卡因。注入15min后测试麻醉平面和骶神经阻滞情况。

  2  结果

  两组用药量、阻滞上界及麻醉效果为:用药初量Ⅰ组(10.36±2.02)ml,Ⅱ组(13.85±3.0)ml(P<0.01);上界平面Ⅰ组T6.83±1.55,Ⅱ组T7.21±1.32(P>0.05);牵拉痛Ⅰ组35例,Ⅱ组5例(P<0.01);低血压Ⅰ组14例,Ⅱ组10例(P>0.05)。两组上界阻滞平面差异无显著性,Ⅰ组病人手术牵拉痛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但Ⅱ组病人所用局麻药初量明显大于Ⅰ组。对于手术中阻滞不全的病人在胎儿娩出后静脉给予哌替啶25mg,氟呱啶1.25 mg,发生低血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Ⅰ组与Ⅱ组各有3例术中发生呕吐。

  3  讨论

  剖宫产术属盆腔内手术,因此,要求骶神经阻滞完全[1]。一般认为要求阻滞平面为T8~S5共15个神经节段,与子宫切除要求阻滞平面相同。目前,多数单位选择L2~3为穿刺点。为了阻滞完全,有的学者主张在穿刺成功后,先向尾侧注入初量局麻药物,然后再向头侧置入导管[1]。如果于L2~3间隙穿刺,向头侧置管4cm后注入初量,实际给药点L1~2,局麻药需向头侧扩散6个节段,向尾侧扩散9个节段。临床上向尾侧扩散9个节段往往达不到,这样常在腹部出现满意麻醉平面时,骶神经阻滞仍难完全。选择L3~4穿刺点向头侧置管4cm,实际给药点为L2~3,局麻药需向头侧扩散7个节段,向尾侧扩散8个节段,这样在腹部达到满意麻醉效果的同时骶神经也易阻滞完全。本观察结果也提示选择L3~4间隙穿刺向头侧置管4cm后,初量分次给药较为合理,骶神经阻滞完全率高。

  剖宫产硬膜外阻滞麻醉平面上界控制在T8以下,对母体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宫缩也无明显抑制[2],如初量单次给药很难控制麻醉平面上界在T8以下,初量分2次给药比较容易调节,因此我们建议初量给药分2次。

  【参考文献】

  1  曾因明.特殊病例的麻醉.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94-296.

  2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765-780.

  (编辑:商  洁)

  作者单位: 030800 山西太谷,山西省晋中二院麻醉科

作者: 武霄 2006-8-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