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3期

伤口戊二醛变态反应4例诊治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伤口戊二醛变态反应临床上并不常见。2临床表现术后第1~2天换药,伤口接触戊二醛6~12h后,伤口疼痛加重,局部皮肤出现明显充血水肿,伤口周围渐起粟粒样丘疱疹,伤口切缘大量渗出,渗出物为清水样,病人全身反应轻,无发热、无血压波动。分泌物经3次普通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其中3例于伤口愈合后行碘伏、酒精及戊二......

点击显示 收起

  伤口戊二醛变态反应临床上并不常见。我科于2004~2005年共诊治4例,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年龄17~52岁,病程1~2周。其中上腹部切口,胆囊摘除术后2例;右侧经腹直肌探查切口,肠粘连松解术1例;上肢良性包块切除术1例。

  1.2  临床表现  术后第1~2天换药,伤口接触戊二醛6~12 h后,伤口疼痛加重,局部皮肤出现明显充血水肿,伤口周围渐起粟粒样丘疱疹,伤口切缘大量渗出,渗出物为清水样,病人全身反应轻,无发热、无血压波动。分泌物经3次普通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其中3例于伤口愈合后行碘伏、酒精及戊二醛斑贴试验,证实为戊二醛变态反应。

  1.3  治疗方法  怀疑或证实为戊变态反应后,立即停止再次接触致敏物(戊二醛),用抗组胺药及甾体类抗过敏药物,3天后渗出物逐渐减少,伤口周围炎症反应明显减轻,1周左右伤口充血水肿消退,10天左右伤口愈合。

  1.4  结果  所见4例均良好愈合,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2  讨论

  2.1  接触途径  (1)用戊二醛浸泡的持物钳,经夹取消毒棉球及纱块敷料后沾染戊二醛,经此接触伤口引起局部变态反应;(2)浸泡手术器械类物品,未经充分冲洗用于处理伤口,残留液接触伤口致敏。戊二醛作为一种杀菌消毒剂,广泛用于锐利器械及物品浸泡消毒,临床常用2%中性戊二醛溶液,其性状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对醛类过敏的人易出现变态反应[1]。

  2.2  防治  一旦怀疑伤口有变态反应迹象,需立即停止任何可能接触戊二醛的机会;使用戊二醛浸泡的物品,在使用前必须充分冲洗,尽量减少药液残留,减少接触伤口机会。及时换药,注意观察伤口变化,若发现伤口非感染性渗出,应考虑戊二醛变态反应可能,并予以相应的抗过敏处理,病程经过良好。

  [参考文献]

  1  史美甫,郭涛,李明,等.精编临床用药必备.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43.

  作者单位: 442012 湖北十堰,十堰市中医医院外科

  (编辑:江  宇)

作者: 李富良,金红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