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4期

胆囊癌致类白血病反应1例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入院时白细胞:24。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阑尾轻度充血、水肿,但胆囊明显充血肿大。因病人高龄,一般情况差,且术中血压不稳定,遂行“胆囊造瘘术”。切开胆囊时发现胆囊内有较多腐烂肉芽组织。...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84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于2004年1月2日以“急性阑尾炎”收住入院。入院时白细胞:24.2×109/L,中性:0.895,淋巴:0.06,单核:0.045。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阑尾轻度充血、水肿,但胆囊明显充血肿大。因病人高龄,一般情况差,且术中血压不稳定,遂行“胆囊造瘘术”。切开胆囊时发现胆囊内有较多腐烂肉芽组织。术后病理示:胆囊癌。术后第1天,白细胞:20.1×109/L,中性:0.88,淋巴:0.08,单核:0.04;术后第8天,白细胞:25.8×109/L,中性:0.91,淋巴:0.05,单核:0.04;术后第11天,白细胞:30.7×109/L,中性:0.90,淋巴:0.04,单核:0.03。骨髓穿刺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骨髓象中粒系有轻度核左移及毒性改变,红、巨二系无特殊。2004年2月10日行第2次手术,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胆囊未分化癌。第2次手术后第1天,白细胞:29.1×109/L,中性:0.94,淋巴:0.03,单核:0.03;术后第3天,白细胞:20.1×109/L,中性:0.89,淋巴:0.06,单核:0.05;术后第5天,白细胞:10.0×109/L,中性:0.80,淋巴:0.16,单核:0.04;术后1周,白细胞:6.6×109/L,中性:0.067,淋巴:0.28,单核:0.05。出院时,三系正常。

    2  讨论

    类白血病反应是指由肿瘤、感染、代谢物中毒等各种原因引起,致周围血中幼稚细胞比例相对增多,常随病因的去除,血液和骨髓的异常变化可很快消失[1,2]。肿瘤可能有刺激类白血病反应的粒细胞生成能力。与肿瘤相关联的类白血病反应多表现为粒系总数明显的增加,其中晚幼粒、杆状、分叶成熟细胞明显增多,而原、早幼粒数量无明显增多。粒细胞增生的程度与肿瘤的生长有关,肿瘤切除后粒细胞增生消失,肿瘤复发时粒细胞增生又复出现[3,4]。本病符合这一规律,肿瘤切除后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均逐渐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958.

    2  徐琳,吴志勇.胃平滑肌肉瘤诱导的类白血病反应1例报告.外科理论与实践,2000,5(1):33.

    3  李平.20例恶性肿瘤并类白血病反应临床分析.数理医药学杂志,2001,14(6):516.

    4  Chinn DR,Myers Matthews JA.Neutrophilic leukocytosis associated with metastatic fibrosarcoma in a dog.J Am Vet Med Assoc,1985,186:806.

     作者单位: 200237 上海,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外科

   (编辑:江  宇)

作者: 陶健,周明,姚恒德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