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6期

非胃手术后胃瘫3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非胃手术后胃瘫病因,寻找正确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3~2006年3例非胃手术后胃瘫病人的临床表现、诱发因素、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非胃手术后胃瘫多发于病情复杂、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的病人。结论腹部非胃手术后可以发生胃瘫。...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非胃手术后胃瘫病因,寻找正确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1993~2006年3例非胃手术后胃瘫病人的临床表现、诱发因素、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非胃手术后胃瘫多发于病情复杂、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的病人。结论  腹部非胃手术后可以发生胃瘫。胃造影、胃镜的机械刺激作用和短暂中断全胃肠道外营养(TPN)作为辅助刺激对胃瘫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非胃手术;胃瘫

    选择1991~2006年我院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患者3例,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1991~2006年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3例。原发病: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1例;腹膜炎,粘连性肠梗阻1例;肾盂癌1例。手术时间:分别为4 h、5 h、4.5 h。24 h平均胃液分别:900 ml、1000 ml、1100 ml。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15天、17天、19天。此组病人均符合胃瘫的诊断标准。

    2  讨论

    2.1  病因与机制  非胃手术后胃瘫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胃手术后胃瘫与胃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迷走神经损伤、吻合口炎症水肿及胃肠激素失衡等有关,残胃本身异物反应、胆汁反流、饮食改变及低血钾等有关。但非胃手术时胃壁完整及神经支配并没有受到破坏,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胃手术后有所不同。手术创伤可激活抑制性交感神经反射系统,使胃肠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并通过抑制胃肠神经丛的神经元抑制胃动力;同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儿茶酚胺直接与胃平滑肌膜上的α和β受体结合抑制平滑肌的收缩[1]。手术造成的应激反应状态使胃肠激素的产生和调节作用出现异常;高血糖对胃动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2  诊断  腹部手术后数日肛门已经排气,但是胃管内的引流量仍在600~800 ml以上;或拔除胃管进流质饮食后出现上腹部胀痛,随之发生反复呕吐大量胃内容物,可伴有顽固性呃逆均应考虑胃瘫的可能。但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排除各种机械性梗阻因素。(2)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100~300 ml行胃造影术。观察胃蠕动及造影剂排空情况,可每隔数日检查1次,即能随机了解胃蠕动情况,况且高渗性造影剂又可以刺激胃肠蠕动的恢复[2]。(3)胃镜检查有利于排除幽门的病变,并可机械性刺激胃壁促进胃蠕动的恢复。(4)未应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

    2.3  治疗

    2.3.1  禁食,胃肠减压  使胃能得到充分休息。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应用TPN以保证供给足够的营养。

    2.3.2  机械性刺激  胃镜检查不仅能明确胃内病灶,还是一种有效的刺激。

    2.3.3  高渗作用  用造影剂的同时,造影剂的高渗作用可减轻胃水肿,促进胃蠕动。

    2.3.4  药物治疗  胃复安是一种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对食管和胃的平滑肌均有显著的促动力作用,促进胃的排空;吗丁啉是一种外周型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作用于胃肠道,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抑制恶心、呕吐。西沙比利是一种新型的促动力药,对整个消化道平滑肌均有促动力作用。红霉素有促进胃动力作用。奴夫卡因直接注入胃内,麻醉胃黏膜,减轻对不良刺激的反应,有利于胃张力恢复。辅助理疗和针灸治疗等。

    [参考文献]

    1  Livington EH.Postoperative ileus.Dig Dis Sci,1990,35(2):121.

    2  Strondahi A,Laerum F,Giolberg T,et al.Water-Soluble contrast media in radiography of small-bowel obstruction.Acta Radion,1988,29(1):53.

   作者单位: 163714 黑龙江大庆,大庆市第五医院二部外一科

  (编辑:唐  城)

作者: 吴俊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