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22期

运用中医理论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中医护理原则是建立在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它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现代的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护理有着十分相似的内涵,在中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目的就是要将现代的护理观与中医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护理,以进一步丰富整体护理的内涵。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comp......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医护理原则是建立在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它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现代的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护理有着十分相似的内涵,在中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目的就是要将现代的护理观与中医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护理,以进一步丰富整体护理的内涵。

    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是指肢体在创伤后发生的肢体的骨和筋膜封闭的筋膜间室内因组织压升高,导致间室内容物,主要是肌肉、神经、血管发生病变和缺血性破坏的综合征,是临床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创伤综合征。

    通过理论联系具体病种,笔者浅谈运用中医理论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5岁,民工,因骑自行车过马路时与摩托车(车主发生事故后逃逸)相撞致左胫腓骨双骨折1天,未及时就诊而导致左小腿极度肿胀疼痛,入住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9.3 ℃,血压90/58 mmHg,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 min,轻度营养不良,左小腿极度肿胀,其外后侧各有10 cm ×3 cm 皮肤缺损,部分组织变性坏死,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左下肢活动受限,左足背动脉搏动良好,诊断为左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左胫腓骨骨折。入院后行创口扩大清创+石膏托外固定术、抗感染、脱水、高压氧等治疗28天,创面瘢痕愈合,左下肢能主动活动,申请出院。

    2 护理措施

    2.1 护理评估 根据Gordon的十一种功能态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及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找出健康问题的反应,制定护理计划,因人而异地实施护理。对于该患者,重点是评估患者小腿肿胀和疼痛程度、体温升高及经济情况等,根据收集的资料,确立护理诊断主要是:(1)疼痛;(2)体温过高;(3)焦虑、恐惧;(4)躯体活动障碍;(5)组织完整性受损;(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7)知识缺乏;(8)自理缺陷;(9)有废用综合征的表现:OCS。

    2.2 护理目标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疼痛及身心不适减轻或消失;(2)体温降至正常;(3)焦虑、恐惧减轻或消失;(4)患者躯体能自主活动;(5)皮肤缺损能愈合;(6)维持足够的营养以促进创面愈合及骨质生长;(7)增进自我护理及保健知识;(8)患者生活能自理;(9)患者OCS症状消失。

    2.3 护理措施

    2.3.1 生活起居护理 古代医家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就提出“三分治疗,七分休养”,休养包括生活、起居、饮食等多方面因素。对于该患者,就需要做到:病室环境整洁、安静、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制动患肢,减少伤肢活动,患肢不能抬高,不能按摩,以免加重缺血。术后由于伤口敞开不缝合,有条件应住单人房间,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同时,应嘱患者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做到起居有常,以增进病人机体正气,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

    2.3.2 情志护理 由于患者突然遭受强烈的创伤,对以后的工作、生活有较多顾虑,思想包袱沉重,精神、经济压力很大,甚至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历代医家强调心性的修养、情志的调适,因此,做好情志护理,调畅情志气机,对疾病的康复非常重要。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以安慰、鼓励和支持,并解释病情,说明情志、气血与疾病康复的关系,鼓励患者排除杂念,通过各种方式调节生活,转移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一切不良因素的刺激,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2.3.3 饮食护理 《金匮要略》曰:“所食之品,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害则成疾”。也就是说,根据疾病选择食物,促进机体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疾病的早期,应指导患者合理安排膳食,宜食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的食品,多食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奶制品,少食多餐,忌油腻,少食酸辣及刺激性食物;在疾病的后期,可以通过饮食加以调养,以助早日康复,《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曰:“谷肉果菜食养尽之”也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在病人出院时,应向患者解释饮食调理与骨折愈合的密切关系,强调“食药同性”,以促进骨折的早日愈合。因骨折后期,久病必虚,根据中医虚则补之以脏养脏的原则,又肾主骨,肝主筋,因此,应指导患者适当多吃一些动物肝(肾)脏和胡萝卜、禽、蛋、瘦肉、水果之类以滋养肝肾、补益气血。

    2.3.4 病情观察 入院后仔细询问病史、症状,并详细检查。局部观察的方法包括:望、触、动、量。望:患肢有无肿胀、瘀斑及张力性水疱,足部是否存在红肿、青紫及大理石花纹;触:小腿皮肤张力,足部皮温,足背部、足底部感觉,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动:足趾有无被动牵拉痛;量:测量小腿周径,每30 min 1次,观察肿胀是否加重。全身观察: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尿液,尤其是尿液的量、颜色,并定期测体温每日4次,记录血常规、尿常规、伤口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合理使用抗生素。密切观察动脉搏动和趾端血运、感觉、活动及皮肤温度。如发现患肢末梢温度降低、发绀、麻木、疼痛等逐渐加重,首先应考虑是手术减压不彻底,应立即通知医师,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延误治疗时机而造成截肢,甚至危及生命。注意石膏托敷料的松紧度,每天检查露在石膏托外面的皮肤。观察石膏托敷料上的渗血,若有血迹用笔作标记并注明时间,发现血迹扩大报告医师,每日用手指蘸50%红花酒精按摩骨突和石膏边缘处。

    2.3.5 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OCS最早出现的症状,临床上患肢疼痛的主要特征是深部、广泛、无精确定位、进行性剧痛、烧灼样传向肢体远端,肢端的趾关节被动牵伸痛,术前应充分做好切开减压的准备并使用镇痛剂;术后切口疼痛剧烈者可针刺足三里、内庭、合谷等穴,还可使用镇静止痛药,评估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

    2.3.6 功能锻炼 加强肢体锻炼,注重功能恢复。护理人员应认真指导患者在疾病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功能锻炼,这也是出院指导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吕氏春秋·季春记》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功能锻炼就是通过合理的运动以促进机体的气血运行,经络的通畅调达和脏腑的功能协调,达到筋骨强壮,加速骨折愈合的目的。本病的功能锻炼以治疗性运动为主,维持及恢复关节功能,防止肌萎缩,预防后遗症。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先做伤处上下关节处的活动和肌肉舒缩运动,这既有利于消肿,又可为将来的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术后当天即进行锻炼,主动活动为主,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采用“Tens法则”,收舒各10 s,10次为一组,10组/d[1],并根据病情的逐渐好转适当增加力度与数量。

    2.3.7 健康教育 在整体护理中,将健康教育贯彻于护理活动的各个阶段,体现在患者从入院、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康复锻炼到出院都有责任护士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做到防治结合,以防为重。帮助患者寻找健康最高水平的行为,以改善、保持和促进身体的健康,避免生活中的失衡、疾病和意外,祖国医学强调“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所谓“未病先防”是指通过精神调养、合理饮食、良好的环境,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防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就是对疾病变化要有充分的估计,如患者骨折后就要及时就诊,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这样才能尽量减少伤害。

    3 护理评价

    中医骨伤科的患者伤处虽属局部,但与整体关系密切,在肢体遭受损伤的同时,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随之紊乱,一系列临床症状接踵而来。在施护过程中,从整体出发,找出致病的原因,提出准确的护理问题,制订出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整个疾病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中医理论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28天以来,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病情及病患的个体需要施护,做到重点突出、易懂易记、因人施护、因人施导,使患者懂得自我护理的科学理论,并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宁宁.骨科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52.

    作者单位: 510240 广东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

  (编辑:杨 熠)

作者: 李春梅,冯惠群,刘瑞云,冯琼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