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期

单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介绍单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方法。结论本手术方法比传统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可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腹腔镜。indirectinguialhernia我院普外科从2005年1月~2007年11月共采用单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介绍单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1月收治的48例患儿资料。结果 本组48例患儿均治愈出院,随访3~27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本手术方法比传统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可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腹股沟斜疝


    Laparoscopic herniotomy for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in children by one small incision

    PENG Liang,PAN Nai-liang,HUO Bi-lin,et al.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Central Hospital of Chancheng,F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laparoscopic herniotomy for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in children by one small incision.Methods  With the help of laparoscope and one small incision,pure-string herniotomies were performed on 48 cases of children with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Results  Laparoscopic herniotomy had one small incision,short operative duration,speedy recovery and no recurrence.Conclusion  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laparoscopic herniotomy for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in children by one small incision is better  than that by two small incisions.

    [Key words]  laparoscope;indirect inguial hernia

    我院普外科从2005年1月~2007年11月共采用单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治疗48例患儿。使用原有的器械,改变两孔法的操作方式,使手术操作更为简单便捷,创伤更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8例,采用单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男42例,女6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8岁。其中双侧斜疝7例,嵌斜疝38例,二次手术治疗另一侧腹股沟斜疝3例,无复发病例。主要器械:腹腔镜器械设备,带线穿刺针及钩线针各一根。一根针尖有小孔可穿线,一根针尖有一小缺口可钩线。无需分离钳等器械。

    12  方法  采用静脉氯胺酮全麻10例,气管内全身麻醉38例。所有手术均采用脐上一个5 mm切口后,置入气腹针后充CO2维持气压10~12 mm Hg,然后置入5 mm Trocar。在内镜监视下于斜疝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做一个1 mm切口(便于穿刺针穿过皮肤),带线穿刺针由此刺入至内环口腹膜前行外半周荷包缝合,然后不要退针,利用此针作为支撑腹壁,帮助显露视野,固定缝线,再于同一切口置入钩线针,在内环口腹膜前行内半周荷包缝合,然后配合腹腔内的第一根带线穿刺针,用钩针将缝线引出体外,再退出带线穿刺针,两线结扎,线头埋入皮下,伤口无需缝线,手术平均时间10 min。

    2  结果

    本组48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3天。无血肿、出血,无诉明显伤口疼痛。本组随访时间3~27个月,平均20个月,目前为止,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目前常用双孔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在耻骨结节上3 cm再行一5 mm切口及置入Trocar和分离钳,其主要作用是帮助内环口的显露、缝线的固定及协助钩针钩线引出体外[1~3]。单孔法利用带线穿刺针完成内环口外半周腹膜前荷包缝合后仍留置腹腔内,充当分离钳的作用,同样可以帮助显露内环口,支撑腹壁,固定缝线,最后与钩针相互配合,协助钩针引线出体外,此法操作简单,易学,成功率高。可以免除再做一Trocar给患儿造成的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如膀胱损伤)。以往也有学者报道[4,5]单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带线穿刺针完成内环口外半周腹膜前荷包缝合后,将镜头置入缝线环内固定缝线。抽针出体外时可将线留于腹腔内,再用钩针完成内环口内半周腹膜前荷包缝合钩线出体外。笔者也曾经尝试此法,但因内镜伸入线环内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且另外半周的缝合由于钩针缺少另一器械的帮助,腹壁缺乏支撑,内环口显露不满意,缝合困难,容易漏针,术后复发率高,而且钩针钩线困难,手术时间长。但也是在该学者的启发下,笔者将单孔法的操作改良,使方法更为简单。由于我们这种新的手术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不但可以少一个穿刺孔,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简单易学,而且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对患儿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值得临床外科医生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肖乾虎,陈建川.716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回顾性分析.中国普外科基础与临床杂志,2004,11(6):526-527.

2 吕新生.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45.

3 李宇洲.我国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5):368-369.

4 赵英敏,李龙,马继东,等.二孔法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比较.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6(8):595.

5 涂永九,林大富,陈战.微型腹腔镜下自制缝合针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3):215.


作者单位:528000 广东佛山,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普外科

作者: 彭亮,潘乃樑,霍壁林,李耀峰,郑守链,郭钊轩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