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2期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28例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胫骨骨折。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而小腿下段的解剖特点,使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更加困难、复杂,如治疗不当,会造成肢体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自2001年3月~2007年12月,笔者采用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胫骨骨折;内固定;治疗


    胫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而小腿下段的解剖特点,使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更加困难、复杂,如治疗不当,会造成肢体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自2001年3月~2007年12月,笔者采用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男25例,女3例,年龄18~60岁。右侧15例,左侧13例。致伤原因:重物砸伤12例,车祸伤10例,高处坠落伤4例,扭伤2例。合并腓骨下段骨折的18例,同时合并内外踝骨折的3例。闭合性骨折23例,开放性骨折5例(其中8例有不同程度的小腿内侧软组织损伤)。采用AO分类方法对胫骨远端骨折进行分型:A型6例,B型18例,C型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h~16天,平均5.5天。

    1.2  手术方法  取仰卧位,大腿近端绑气压止血带。沿胫骨前缘做纵弧形切口,显露并复位骨折,置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于合适位置,以螺钉固定。以软组织覆盖钢板,缝合伤口,必要时配合减张切口或皮瓣技术,常规置引流条24~48 h。合并的腓骨骨折或外踝骨折,以1.5~2.0 mm克氏针逆行髓内固定,针尾折弯埋于外踝皮下。如果腓骨骨折粉碎严重,有缩短可能,采用1/3管状钢板固定,恢复腓骨的长度。

    1.3  术后处理  术后不需要外固定,小腿可放置于舒适的软枕上抬高。术后应用抗生素5天预防感染,术后第2天即开始不负重下的踝关节主动、被动屈伸锻炼,股四头肌肌力训练,部分术后软组织肿胀明显的患者,可静滴20%的甘露醇250 ml,每日2次,待消肿后早期行踝关节功能锻炼,骨折粉碎严重者术后采用小腿石膏托固定2~3周,行非负重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28例患者切口均愈合,其中8例合并小腿内侧软组织损伤者6例一期愈合,1例后期局部皮瓣转移治疗治愈,1例粉碎性骨折因术后水肿严重,皮缘发生坏死,经清创换药于术后5周创面愈合。全部病例均未发生感染。随访时间8~17个月,平均10.2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无钢板螺钉松动及骨不连发生。全部病例功能恢复正常,无畸形愈合,踝关节无行走疼痛。踝关节功能根据Mazur等的[1]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价标准,本组28例均为优良。

    3  讨论

    胫骨远端骨折为临近踝关节或波及踝关节的骨折。此处的骨骼解剖形态特殊,胫骨的外形由三棱形向四边形转变,软组织薄弱,为干骺端骨折且主要为松质骨组成。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如跟骨牵引、夹板和石膏外固定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的解剖复位,影响早期功能锻炼,畸形的发生率较高。普通的直加压钢板常常由于难以塑形无法贴服远端胫骨,导致固定后骨折移位,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与胫骨内外侧的表面形态相适应,而分为胫侧和腓侧,远端部分均呈叶状扩大,有2个螺钉孔横向排列,钢板末端有2个小孔可供克氏针通过。胫侧钢板在远端略呈弧形,腓侧钢板远端呈现向前方旋转的特殊形状,螺钉从前侧向后侧固定。

    本组2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全部病例功能恢复正常,无畸形愈合,踝关节无行走疼痛。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术中基本不需要塑形,免折弯制作,并且骨折可按其形态进行复位,这样可减少骨膜剥离面积,减少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及感染的机会,同时骨折复位快而满意;解剖型钢板较薄,对软组织刺激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创口容积,减小钢板对软组织的继发损伤,有利于伤口愈合。依据胫骨远端的解剖特点、目前的治疗观点和手术器械的选择,应用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是较为理想的选择[2]。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卢世璧.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9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017.

2 王欣,俞光荣,曾至力,等.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8):588-590.


作者单位:563200 贵州桐梓,桐梓县人民医院骨科

作者: 李军,王 珲,王 飞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