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9期

逆行性肾盂造影在输尿管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逆行性肾盂造影在输尿管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提高输尿管肿瘤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为输尿管肿瘤的患者17例,术前均行腹部超声、尿路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肾CT(14例)、MR尿路水成像(8例)及逆行性肾盂造影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逆行性肾盂造影在输尿管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提高输尿管肿瘤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 对手术病理证实为输尿管肿瘤的患者17例,术前均行腹部超声、尿路平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肾CT(14例)、MR尿路水成像(8例)及逆行性肾盂造影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有15例行逆行性肾盂造影检查即获得明确的影像学诊断;2例因梗阻严重,导管无法通过狭窄段,无法显示病变输尿管的情况而诊断为输尿管梗阻,原因待查,阳性率达88.2%。结论 逆行性肾盂造影检查对输尿管肿瘤的诊断阳性率高,对判定病变性质及范围亦有较大的意义。

【关键词】  输尿管肿瘤;逆行性肾盂造影;静脉尿路造影;MR尿路水成像

    我院1997~2008年共收治输尿管肿瘤患者28例,现将其中17例资料完整者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男12例,女5例;良性肿瘤4例,其中女3例,男1例;恶性肿瘤13例,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良性肿瘤17~52岁,平均34岁;恶性肿瘤36~68岁,平均52岁。肿瘤侧别:左侧10例,右侧7例。肿瘤部位:良性肿瘤均为中上段;恶性肿瘤中下段9例,上段4例。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17例均诊断为肾盂积水;KUB显示泌尿系走行区域高密度影3例;IVU检查肾盂积水17例,输尿管梗阻端均显示欠清,5例显示较模糊的充盈缺损;肾CT检查14例,明确为占位性病变1例;MR尿路水成像8例,显示梗阻下端占位的2例;逆行性肾盂造影17例,其中15例狭窄段形态范围显示清楚,2例插管受阻。术前确诊15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移行细胞瘤13例,息肉4例。

    1.2  方法  在膀胱镜下找到输尿管开口并将4 F导管插入,先将积水的肾盂内尿液抽出减张,再采用边退管边注造影剂边摄片的方法进行造影。其他辅助检查均按常规进行。然后对获得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

    2  结果

    对该组病例进行如下分析:逆行性肾盂造影对15例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可做出明确直观的诊断,准确率88.2%,仅2例插管困难而无法显示;IVU有5例于梗阻下端显示充盈缺损,阳性率29.4%,但显示欠清晰;14例行肾CT扫描,仅1例可明确诊断为输尿管占位性病变,阳性率7.1%;行MR尿路水成像8例,显示梗阻下端占位的2例,阳性率为25%。逆行性肾盂造影对输尿管肿瘤的诊断敏感、准确,并对确定病变性质、范围具有上述其他影像学检查不可比拟的优势。

    3  讨论

    输尿管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约占泌尿生殖系肿瘤的1%,近年来由于输尿管癌发病率的增加及诊断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良性肿瘤近年报道亦见增多。两者临床表现均以无痛性肉眼血尿及腰痛为主,由于无特异性症状,且病变处较隐蔽,术前诊断常较困难。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价值,但静脉肾盂造影常由于肾功能受到影响,显示输尿管充盈缺损者,Almgard等报道41例输尿管肿瘤行IVU中有20例显示患侧肾积水,21例患侧肾不显影(51.2%),仅有8例(19.5%)显示患侧占位性病变。逆行性肾盂造影对诊断有较大价值,其不仅可弥补静脉肾盂造影受肾功能影响的不足,边注药边拔管边摄片,以显示输尿管全段。本组行逆行性肾盂造影17例,良性肿瘤4例,造影均显示在梗阻部位见有条状、边界清楚、光滑的充盈缺损;恶性肿瘤15例,2例由于导管未能插入或插入过浅,造影剂反流入膀胱,13例可见有“梭形”及“鸟嘴”样不规则充盈缺损。本组病例确诊率达88.2%。有报道CT扫描确诊率达90%,本组14例行CT扫描仅1例阳性,分析与扫描部位范围有关。综上所述,逆行性肾盂造影对输尿管肿瘤的诊断与鉴别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单位:134300 吉林白山,白山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作者: 孟勇,陈永健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