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0期

日本医院心脏opCAB手术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由于国内种种条件的限制,冠状动脉吻合手术CABG的广泛使用得以受限。该手术的围术期护理资料较其他手术也相对较少。笔者就在日本医院参观了一例对高龄患者冠心病的CABG术的全护理过程进行整理如下。护理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血管腔内狭窄导致心肌营养不足而引发的心脏疾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由于国内种种条件的限制,冠状动脉吻合手术CABG的广泛使用得以受限。该手术的围术期护理资料较其他手术也相对较少。笔者就在日本医院参观了一例对高龄患者冠心病的CABG术的全护理过程进行整理如下。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动脉吻合术;护理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血管腔内狭窄导致心肌营养不足而引发的心脏疾病。如果冠状动脉硬化得不到改善,持续发展甚至可导致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冠状动脉的手术分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PTCA)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CABG)两种:其中CABG是指将供血不足段血管与其他大血管吻合,以建立新的血循环的手术。其特点是:如果使用人工心肺则侵袭性大,一次术中可做多枝血管再建手术,重建的血管再狭窄几率较低,20%以下。CABG术分两种,一种是术中使用人工心肺的on-pumpCABG法,另一种是不使用人工心肺的off-pumpCABG法,简称opCAB术[1]。CABG术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应用较为普遍,而国内由于医疗设备不足,医疗费用高昂,使用范围相对受限。

    笔者于2007年5月~2008年1月作为中日友好城市派遣研修员去日本医院研修,在此研修期间参加了一例冠心病患者的opCAB手术,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4岁,因2个月前散步时突发胸部不适,之后数次胸闷等不适症状于11月12日来我院。查体:BP 142/82 mm Hg,P 78次/min,R 19次/min。SpO2 97%。CT检查:冠脉、大动脉弓至下行大动脉石灰化。诊断为狭心病、高血压。于是住院手术治疗。治疗计划为完善相关检查,降压对症治疗。于20日9时行opCAB 2枝(左回旋枝和左下行枝血管)手术,预定手术时间5.5 h。

    2  手术准备

    2.1  术前访视  由手术巡回护士于术前一日下午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术前访视先看病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变化,查阅血气分析、生化、凝血、血糖、心电图、CT、呼吸机能、X-P、尿检等相关检查,并了解医生同患者术前谈话内容已确保医护 一致,还要检查确定手术同意书和输血同意书的完备。然后访视患者,首先自我介绍以打消患者疑虑,然后再进行手术相关情况介绍,评估患者对手术了解与接受程度,预计手术护理问题,提出对应护理措施,并在术前访视单上记录签名。

    2.2  手术间准备  该院手术间是采用高性能空调设备来控制空气中微粒子数量在10 000/ft3以内,由设备科定期检测清扫,护士只需做好地面及器械台的清洁消毒工作。手术间有墙柜式保温箱和冷藏箱,分别储存保温在40 ℃和6 ℃的生理盐水及必需常用液体。并确保温盐水在4 000 ml以上。在术前调节室温在25 ℃。并在患者入室交接间和手术间均准备患者喜欢的轻音乐,以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不安。

    2.3  手术用物准备  心外基本器械包,心外消毒包,CABG专用包,stockert人工心肺装置(备用),人工心肺冷却装置(备用),血回收装置,日本产心肺保护装置(备用),吸引器,电凝手术刀装置,胸骨电锯,DC除颤机(备用),TV监测仪,超音波血流机,外科开创器,器械台,器械盘,手术衣,消毒盆,不同型号引流管3根,3方活栓,棉布条2条,精密尿量计,加温计,心血管专用缝合针线,胸骨专用缝合针线,可调节保暖垫,约束带,导尿包,2片对极板,小软垫数个等等。该手术需要准备器械、用物很多,在此大致列举。在术前护士将各用物置于恰当位置,接通电源备用。保温垫也要调节温度在37 ℃备用。

    2.4  患者术前准备

    2.4.1  皮肤准备  手术前2天备皮,范围是从颈上部到双膝上,双上肢至前臂中段。包括腋下和会阴部剃毛,以及脐部清洁。术前1天上午淋浴更衣,保持皮肤清洁。

    2.4.2  建立静脉通道及CV/S-G管插入  术前1天下午建立静脉通道,一般穿刺点选在双手手腕部,以利于术中加药及观察。使用留置导针,并且使用的输液器最多可以同时连接6组液体输入。然后,在放射科的血管造影室医生在透视镜的辅助下,从患者锁骨下局部麻醉后插入CV/S-G管,一共有两根,一根留置于中心静脉分支处,用于必要时及时快速地补充液体及给药,另一根留置于心脏内中心静脉内以监测心内压使用。CV/S-G管插入后要注意固定,确保不能脱落。

    2.4.3  饮食及肠道准备  常规术前1天清淡低渣饮食,术前12 h禁食、6 h禁饮。术晨给予清洁灌肠。

    2.4.4  其他  心脏手术危险性较高,患者的心理压力也较大,术前的心理疏导很重要,要尽可能减轻患者的不安,必要时术前晚按医嘱使用镇静剂确保患者的睡眠,以利于术前处于较好状态。

    3  手术配合

    3.1  麻醉配合  由平车将患者送入手术间,在接待室病房护士和手术室护士交接病历,主要病情,确认患者后将患者移送至手术台。上手术台前要脱掉患者病服,再协助上台,置低枕平卧位。然后,安置心电监护仪、血压监测、SpO2监测,协助麻醉师行吸入全麻并气管插管。插管完毕后,行保留导尿,并连接体温监测仪。再协助分别将CV、S-G管与液体、心电监测仪相连接。将两片对极板分别纵向贴于左右大腿外上侧。协助麻醉师置保留胃管,并固定于患者脸侧。协助医生进行动脉置管以监测动脉血压。

    3.2  体位安置  准备完毕后,协助安置手术体位。将患者置于平卧位,患者颜面以外头部用毛巾包裹,左手外展与身体成90°,用约束带固定双手腕部,再将双下肢置于外展、双足踝部合拢位,约束带固定足踝部。然后分别用软垫垫于患者左右大腿中部下、足踝下。最后,身体外下方铺防污棉片防治消毒液污染手术台,患者阴部用纱布盖住后用宽胶布粘贴固定。要注意保护骨突处,检查约束带是否松紧适度,确定体位安全舒适。

    3.3  术中配合  巡回护士打开无影灯,协助初次皮肤消毒后,协助手术医生穿手术衣,再次消毒。然后器械护士协助铺巾。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要协助连接好电刀、吸引器,并调节好功率。手术切口为胸正中切开,长约20 cm。用胸骨锯锯开胸骨后,巡回护士协助连接打开自己血回收装置,在TV监测下,开始手术。手术过程大致包括:开胸-LITA(左胸动脉)剥离-RITA(右胸动脉)剥离-RITA与LAD(左下行枝)吻合-检查吻合后血流-LITA与LCX(左回旋枝)吻合-再次检查吻合后血流-确认出血-关闭胸膜-分别留置心窝、前纵隔、胸骨前血浆引流管-闭胸、缝合切口等步骤。器械护士要充分熟悉手术过程,才能及时、准确地传递各个程序所需要的器械。而巡回护士在书中要密切观察手术进程,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根据患者体温变化调节室温,及时配合各种仪器的电源连接、功率调整,负责好用物补充,外部联系等,还要填写好手术护理记录。

    3.4  术后处置  在手术完毕后要做胸部X-P照片,然后护士协助判断患者意识级别,清洁患者身体,检查评价皮肤情况,协助穿好病衣,妥善固定输液管、CV、S-G管、胃管、引流管、尿管、气管置管等,移送退室[2]。然后整理器械、用物,手术间。术后1周内行术后访问,评价术中问题点的护理效果,有无麻醉术后不良反应等,并在“术后访问用纸”上记录。

    4  术后护理

    4.1  ICU室观察及术后经过  术后患者先进ICU室留观2~3天,在病情平稳后返回普通病房。在ICU室由心血管外科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24 h守护患者,并持续心电监测及动脉血压监测。术后要注意体温、切口情况、引流管情况、呼吸状况等。心电监测仪上除了BP、P、R、T基础生命体征外,还需要密切观察数值变化的有:PA(肺动脉压):(15~35)/(5~8)mm Hg;PAWP(肺动脉楔入压):5~18 mm Hg;CVP(中心静脉压):5~15 mm Hg;CO(心搏出量):3~5 L/min;CI(心系数):2.01 L/(min·m2)。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其余参照大手术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CABG术通常的术后经过为:人工呼吸器脱离:术后次日;经口摄食:术后第2~3天;血浆管拔除:术后第3~5天;S-G管拔除:术后第3天;心电图终止:约1周后;抗生素终止:约1周后;CV管拔除:约1周后;拔线:术后第7~10天内。出院:术后2周以内。

    4.2  并发症及预防护理  CABG术由于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尤其重要。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有如下几种。

    4.2.1  出血  术后出血的原因有动脉吻合部离脱、术中误伤、患者自身凝血问题等。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面色、血压、伤口敷料及引流管的出血情况,精确记录术后出血量。大出血的先兆是心率增加,开始是动脉压减低,突然心搏出量改变,迅速休克。所以,如果出现心率增加,首先应怀疑有出血,检查管道的排液状况及创口。引流管出血量在150 ml/h以上应迅速报告医生。大量出血时要怀疑心破裂,应迅速关闭引流管并报告医生。

    4.2.2  低心搏出量症候群(LOS)  由术中出血、低体温等引起。术后通常心搏出量减少,血压减低,少尿,四肢冷感等,如果发展迅速可危及生命。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术后注意保暖,如果出现上述状况及时报告。LOS的治疗以使心搏量增加、心率调整、末梢循环改善为目的的手段可选择。

    4.2.3  呼吸并发症  有肺炎(人工呼吸器感染等引起)、气胸(麻醉或手术误伤等引起)、无气肺、胸水(反应性胸水停留)等。术后要注意呼吸机运行状况,及患者呼吸状况,及时据患者情况调整氧气流量及氧浓度。在脱离人工呼吸机后,每日给以超声雾化吸入一日2次,鼓励患者自行排痰,协助患者早期活动,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4.2.4  中枢性合并症  脑梗死等,由长时间麻醉等引起。一般术后5~6 h意识恢复,10 h以上无恢复则有麻痹的可疑。治疗有脑保护药、抗水肿药、脑代谢改善药及抗凝固疗法。S-100蛋白的测定对脑障碍发生有无、重症度、治疗效果有判定作用[3]。

    4.2.5  栓塞症  由大动脉手术操作、空气进入等引起。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呼吸、四肢末端肤温、颜色、末梢血循环,如有异常立即告知医生。

    4.2.6  感染症  由创部、呼吸器、尿管、引流管等引起。术后要注意患者体温变化,伤口敷料及引流物颜色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4.2.7  ICU症候群  术后谵妄、褥疮等。由于术中组织低灌流,长时间卧床的原因易引起褥疮。另外,由于在ICU室各种复杂的器械、封闭的环境、术后身体的痛苦等原因易引起患者术后精神的压力,导致术后谵妄。术后注意保持床单位整洁,早期要给予患者受压部位按摩,协助患者按时翻身,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早期离床等。另外,还可以让患者收听喜爱的音乐以减轻不适。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贯穿每一个细节。护士对患者的态度都是对家人一样的关爱,可以想象,患者在对手术充满恐惧不安的时候听到护士“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这样鼓励的话时感觉会有多么温暖。笔者认为这种服务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 西田博.冠动脉バイパス术.HEART nursing,2005,18(10):73-80.

2 石景芬.日本医院腹腔镜下脾摘除术的手术护理和体会.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2):49.

3 山本裕之.坂田隆造.冠动脉バイパス术.HEART nursing,2005(春季增刊):66-71.


作者单位:四川彭州,彭州市中医医院骨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