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4期

重特大交通事故伤员的应急处置和院前急救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交通事故应急。院前急救重特大交通事故作为突发性公共危机,伤员的院前急救越来越受到传媒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卫生医疗急救机构一方面要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做出反应,科学调度。另一方面,在伤员受伤现场及转送途中实施有效的救护措施,为下一步的院内抢救争取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伤残率,减少死亡。......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交通事故 应急 ;院前急救

重特大交通事故作为突发性公共危机,伤员的院前急救越来越受到传媒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卫生医疗急救机构一方面要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做出反应,科学调度;另一方面,在伤员受伤现场及转送途中实施有效的救护措施,为下一步的院内抢救争取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伤残率,减少死亡。现就我市一起特别重大交通事故中416名伤员的院前急救情况做一总结,借以探讨在特大型交通事故应急医疗救援过程中的应急处置和院前急救。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次车祸伤共416例,其中男222例,女194例。年龄3~84岁,平均38.6岁。成年男性居多。

    1.2  外伤类别  腹部脏器损伤13例,占3.1%;颅脑损伤91例,占21.9%;四肢伤48例,占11.5%;胸部损伤50例,占12%;腰部损伤22例,占5.3%;脊柱损伤19例,占4.7%,软组织损伤107例,占25.7%;复合伤66例,占15.9%;其中受伤2处者38例,3、4处者21例,5处以上者7例;合并颅脑损伤23例,内脏破裂16例,多发性骨折27例(包括腰椎压缩性骨折6例,颈椎损伤3例,T12压缩性骨折3例,双侧多发性肋骨骨折14例,骨盆骨折1例)。经过迅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处理和妥善的体位固定后送入院内进一步诊治。

    1.3  治疗及结果  所有416例病例均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治,搬运途中无一例发生意外。

    2  院前急救的指挥调度

    2.1  急救设施  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对全市34家急救站的急救车辆统一调度、统一指挥,120急救通讯网络保持灵敏可靠,性能良好;急救车内的急救器材、设备、药品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2  事故发生后卫生医疗急救机构反应  当明确为特重大交通事故群体伤,一方面加强信息采集,另一方面立即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以便启动相应的危机紧急救援预案响应,协调相关部门为伤员的及时救治提供方便。

    2.3  现场急救情况  到达现场后,应首先进行现场宏观检查,排除危险因素,帮助伤员脱离危险环境,并通过通讯设施向指挥中心调度室、急诊科或院领导报告伤员人数和伤情,听取指导或组织增援,使各相关科室做好接收伤员的准备。

    2.4  分级救助  因伤员较多,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派出34家急救站共130车次,经检伤分送于各大综合型医院。其中199例送往三级医院,317例送往二级综合医院。

    3  讨论

    3.1  评估病人伤情及检伤分类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由指挥中心组织业务能力强的创伤外科专家组成检伤小组,根据有无意识障碍及受伤部位和生命体征迅速做出伤情判断。检伤分类后,给伤员放置伤情识别卡,置于伤员的左胸部或其他明显部位,以便于后续抢救中分清救治顺序。红、黄、蓝卡分别表示重度、中度、轻度。心跳呼吸停止者经心肺复苏未成功后放置黑卡。遵循“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重伤后轻伤、先救治后运送”的原则[1,2]。

    3.2  检伤时对失去意识,呼吸、心跳停止者应将其置于复苏体位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意识不清但有呼吸、心跳者,应将其置于恢复体位即侧卧位,以防止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气管而窒息。意识、呼吸与心跳存在者,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应摆好正确体位,同时准备急救药品、器材。要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有呼吸道梗阻者要及时解除,需要气管插管者要及时插管。要迅速建立输液通道,便于静脉给药和及时为休克患者补充血容量,同时应采用简单有效的方法为病人止血,这样才能为病人的下一步抢救争取时间。

    3.3  妥善处理伤口和伤肢固定  控制明显的外出血是减少现场死亡的最重要的措施。加压止血是最有效的紧急止血法,对于一般开放性伤口应压住出血伤口近心端的主要血管,然后在伤口处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并将伤肢抬高,以控制出血[3]。对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应用止血带,使用时应注意:(1)使用止血带前应将伤肢抬高,尽量使静脉血回流。(2)按病人年龄、伤肢部位选择适宜型号止血带。(3)上止血带部位要准确,应扎在伤口近心端,前臂和小腿不宜使用,因两骨之间有动脉走行,止血效果差;上臂扎止血带时不可扎在下1/3处,以防损伤桡神经。(4)压力适宜,以达到远端动脉搏动消失。(5)记录上带时间,防止因绷扎过久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和神经损伤。做到每小时放松1次,每次5~10 min。松解止血带时应压住出血伤口以防大出血导致休克,并密切注意肢体的温度及颜色变化,疼痛剧烈者可给予止痛处理。骨折病人极易在搬运途中发生二次损伤,转运前应用夹板妥善固定伤肢,开放性骨折病人不可将骨折端送回伤口内,以免加重损伤及污染伤口深部。夹板用完可就地取材,用树枝固定患肢、受伤的下肢与健侧肢,上肢可绑在胸前。胸部外伤有血气胸时可用无菌敷料如“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变开放性为闭合性,以待回院进一步处理。张力性气胸急救时先用粗针头穿刺胸腔减压,再做闭式引流。出现反常呼吸时,用敷料加压包扎纠正。脊柱损伤的病人应用硬板床搬运,颈椎损伤者可使用颈托,头部制动,以避免加重损伤。

    4  重视转运途中的急救措施及护理

    4.1  初步急救措施  病人经现场有效的初步急救后,必须尽快按先重后轻的顺序将其安全地运回急诊科进一步救治。重度伤员尽可能用监护型救护车,做好途中监护[4]。严密观察密切注意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肢体温度、面色和伤口出血等情况,充分利用车上设施行心电监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2  根据不同的伤情采取合适的体位  一般创伤病人取仰卧位,颅脑伤者应取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以防舌后坠或分泌物阻塞呼吸道,胸部伤者取半卧位或伤侧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休克者取中凹位(头和下肢各抬高标准20°)。对脊柱损伤和骨盆骨折的病人给予平卧硬板上。

    4.3  院前医护人员接诊病人  医护人员一旦接诊病人,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同时通知辅助科室做好检查准备。伤员送达医院后,出诊医护人员与相关科室立即进行伤员交接,出诊医务人员要简要介绍伤员的基本情况和院前急救处置情况,包括院前处置使用药物的剂量、浓度、时间、用法等。交接双方应履行交接签字手续。通过通讯设施向急诊科和医疗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室报告车上伤员的情况和回院的估计时间,为院内急救提供可靠信息[5]。在运送途中,做好各种记录,保证用药及时、准确。

    4.4  入院后的跟踪  院内要做好伤员的资料采集,如姓名、性别、年龄、来自何处、人数的统计工作,及时向指挥中心汇报,便于中心汇总了解各急救站的伤员资料随时上报有关部门。重大交通事故伤抢救时病人多,工作量大,病情重且变化快,这也对医护人员和救护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急救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娴熟多能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120急救组织、设备、药品要随时处于戒备状态,充分利用急救网络化的优势,接到呼救电话后,调度员迅速派发出车单,急救站值班人员能在1 min内出车,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事故现场。急救中医护人员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配合,正确行使院前急救的职能,保证院前急救的效果,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最初和最重要环节,及时有效准确合理的现场急救和伤情处理不仅可为抢救赢得时间,还可以有效控制死亡和致残率[6]。同时,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参与协调,以便在必要时启动二级响应,目的是使伤员得到最佳的救治。

【参考文献】
  1 景炳文.急症急救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5,100-110.

2 王一镗.现代临床急诊医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12-320.

3 董书玉,金秀华,张卫红,等.大批车祸伤员的急救护理.中华护理杂志,1997,32(4):199-200.

4 李奇林,蔡学全,黄震.现代危重病急症救治进展.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162.

5 武秀昆.赴美国加拿大急救医学考察报告.中国急救医学,2007,27(2):165-166.

6 陈锋,林才经.院前急救与灾难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5):479-480.


作者单位:255000 山东,淄博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