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2期

螺旋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预后评估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新生儿HIE的临床和CT分度的关系。结果螺旋CT和临床分度一致。结论螺旋CT对新生儿HIE病情的轻重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新生儿HIE的临床和CT分度的关系。 结果  螺旋CT和临床分度一致。 结论  螺旋CT对新生儿HIE病情的轻重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螺旋CT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预后评估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脑缺血氧导致胎儿或新生儿的脑损伤,以足月儿多见,是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存活者常遗留脑功能障碍,对HIE病情和预后及时做出客观评价,在临床上非常重要 [1,2] 。本文对2001年1~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在60例新生儿和出院后追踪观察的30例患儿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螺旋CT对HIE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为足月儿,男40例,女20例。窒息情况:重度窒息12例(20%),中度窒息15例(25%),轻度窒息33例(55%)。发病2~72h不等。
   
  1.2 方法 中重度窒息27例于生后24~72h内做CT检查,轻度窒息33例于生后1~2周内做CT检查。CT扫描技术:管电压110kV,管电流110mA,层厚8mm,层距8mm,扫描时间1s [3] 。窗宽85~88HU,窗位30~33 [5]。CT诊断分度 [4,5] :轻度:不超过两个脑叶的脑白质内散在分布局限性边界清晰低密度区,大多以额叶最为常见,无占位表现,脑室、脑池、脑沟基本正常,少数伴有颅内出血,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中度:低密度区范围超过两个脑叶脑白质,但不累及全部大脑半球,灰白质界限模糊,脑池、脑沟受压,部分病例有颅内出血;重度:两侧大脑半球广泛性低密度区,灰白质界限消失。脑室受压,有颅内出血、脑白质低密度影,CT值≤18HU。

  2 结果
    
  2.1 CT分度 根据CT诊断分度标准,轻度29例,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中度16例,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中度16例,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硬膜下出血2例,脑实质出血4例;重度10例,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脑实质出血2例,蛛网膜下腔并脑实质出血2例。CT未见异常5例。
   
  2.2 HIE的窒息程度与螺旋CT诊断结果分析 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螺旋CT诊断分度的统计学分析,见表1。
    
  表1 HIE的窒息程度与螺旋CT诊断结果分析(略)
    
  2.3 随访观察 随访病例30例,正常20例,占66.7%,单纯脑沟增宽4例,脑积水1例,脑软化2例,脑局限性萎缩2例,脑弥漫性萎缩1例。脑软化和脑萎缩的病例均为重度HIE,随访正常者CT分度均为轻度HIE,有后遗症改变6例,有5例为中度HIE,随访时间3个月~3年不等。
    
  3 讨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主要是在围生期窒息导致的缺血缺氧性损害,不仅可引起围生期新生儿死亡,而且是新生儿期以后造成伤残儿童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在新生儿期主要是精神行为的轻度异常,而以后就表现为智力发育延迟等,甚至导致智力伤残,直接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据统计我国每年有25万名婴儿可能在以后成为伤残儿童和(或)低智力儿童,为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在新生儿期如何早期诊断HIE患儿和如何评价HIE患儿的预后,寻找一种客观的影像学诊断依据,自然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家长所关心的问题 [1,2] 。
   
  3.1 发病机制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各种病理生理改变、脑实质缺血缺氧性改变以及再灌注损伤等影响着脑组织病变的进展,因此影响预后 [1,3] ;目前认为HIE至少有5种基本类型的病理改变,其中以缺血缺氧性病变为主,主要累及大脑和小脑皮层的神经元,大脑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人体代谢最旺盛的器官,一旦缺血缺氧势必影响神经系统正常活动和发育。在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因髓鞘发育未完善,细胞代谢活跃,对缺氧更为敏感,其中基底节和放射冠是新生儿代谢最活跃的区域,也最易发生缺氧损害。血管分水岭区血液循环缓慢,该处脑组织也易受氧损害,缺氧窒息引起三磷酸腺苷(ATP)严重缺乏,脑细胞氧化代谢发生障碍,局部脑组织大量乳酸及氧自由基蓄积,脑细胞内外水分及钠、钙离子发生不平衡运动,从而破坏了脑细胞的生存环境,引起局部组织酸中毒,以至大量神经元坏死。同时血管通透性增强,引起水、钠、蛋白质的漏出,细胞外液增多,并逐渐转移到细胞内,使脑细胞内水分增多,从而妨碍和破坏脑细胞的正常功能和脑血流量自动调节机制,进而形成脑水肿、脑梗死和脑细胞坏死,此三者是HIE在CT图像上低密度改变的病理基础,见图1、图2、图3。由于缺氧使静脉淤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渗出或组织坏死导致血管破裂,引起继发性颅内出血,见图4。病变后期可形成囊腔、脑回萎缩、胶质纤维增生或脑积水等 [2] ,见图5、图6。目前认为,产科因素如宫内窘迫和分娩过程中引起的窒息等是新生儿HIE的主要原因,另外新生儿反复呼吸暂停,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循环衰竭等疾患均可导致新生儿的HIE [1] 。因此,笔者认为在HIE发病机制的分析中,要注意各种因素的相关综合作用,在观察一种改变的同时不忽视另一种改变的存在。各种因素加重脑的缺血缺氧,而缺血缺氧又是造成一系列脑损害的根本原因,各种代谢产物的堆积又会加重脑组织的缺血缺氧而引起恶性循环。
  
  图1  临床中度HIE,CT表现为双侧大脑实质广泛低密度灶,灰白质界限模糊,脑肿胀明显,两侧脑室变窄(略) 

  图2  临床中度HIE,随访CT表现为左侧基底节区低密度灶,双侧额叶脑沟加深,为脑软化并局限性脑萎缩(略)  

  图3  临床中度HIE,随访CT表现为左侧基底节区低密度灶,为脑软化(略)  

  图4  临床中度HIE,CT表现为双侧额叶及左右侧脑室旁脑实质内白质区多发片状低密度灶,蛛网膜下腔出血(略)  

  图5  临床重度HIE,随访CT表现为广泛蛛网膜下腔增宽,脑沟加深,为脑弥漫性萎缩(略)  

  图6  临床重度HIE,随访CT表现为侧脑室增大,大脑和小脑实质受压,为脑积水(略)
   
  3.2 HIE的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 CT检查可明确脑水肿部位和范围,评定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和出血类型,动态系列检查能较全面反映疾病的发展过程和进行准确的预后评估。从发病机制上可以看出,当轻度缺氧时,对缺氧最敏感的侧脑室旁白质,尤其是双侧侧脑室前角外上方最先发生对称性低密度,而此时大脑灰质密度无明显变化,CT表现为轻度。随着缺血缺氧时间的延长,在上述区域引起血管源性水肿,且水肿主要沿白质纤维扩散,使各叶脑白质广泛低密度,灰白质分界不清,CT表现为中度,见图4。当缺血缺氧更为严重时,大脑灰质也发生水肿,广泛脑组织肿胀,甚至颅内压增高,脑室变窄,颅缝增宽,有时并发出血,CT分度即为重度,见图1。值得注意的是在正常新生儿可存在对称性生理性低密度区,如足月儿的额枕部和早产儿的枕部,这与其脑的发育不全有关。在本组病例中已排除此种生理性改变。对HIE对前角周围低密度灶,应与脑积水因脑积液外渗引起的额角低密度鉴别,前者脑室正常或缩小,后者脑室往往扩大,见图6。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脑室周围室管膜生发层对缺氧敏感,容易引起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多位于后纵裂池后部,应与后纵裂池宽度(平均5mm,最大不超过7~8mm)以及有无脑池铸型高密度灶和血窦本身鉴别,见图4。
   
  3.3 螺旋CT诊断和临床分度相关性的影响因素 [4,5]  据文献报道,影响CT与临床分度相关性的可能因素有:(1)是否为早产儿。早产儿髓鞘发育不完善,正常脑白质的CT值亦偏低,易将正常误诊为轻度HIE。本组病例均为足月儿。(2)与临床治疗有关。HIE患儿治疗的关键在于缺血缺氧程度的改善,如果早期使用脱水剂、吸氧和改善微循环,可使脑部缺血缺氧状态及时得到改善。因此,在本组病例中临床HIE轻度的病例有5例CT检查正常,临床HIE重度的12例CT检查时少了2例,而HIE为中度的CT检查增加了1例。反之,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CT检查轻、中、重度的病例就会增加。(3)CT检查时间。根据HIE的病理基础,通常生后24~72h以脑水肿为主 [5] ,如果检查脑实质损害和脑室内出血,则以生后4~10天为宜。本组临床HIE轻度于生后1~2周内检查,而中重度者于生后24~48h内检查。从而尽量避免因检查时间过早引起的假阴性率。(4)CT值标准。目前CT值的标准各家报道不一,有的定为20HU,有的为16HU [5] ,本组病例CT值标准以18HU作为参考。(5)CT扫描技术和设备。螺旋CT与普通CT相比,不仅扫描速度快,而且密度分辨率更高,图像更清晰。扫描参数过高会造成低密度区的假阳性率,窗宽窗位调节不当亦会增加假阳性率 [3] 。根据文献本组病例采用上述的扫描参数和窗宽窗位进行检查。另外,不同的厂家生产的不同机型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3.4 HIE的CT表现及其对预后的评估 HIE急性期CT的主要表现是颅内出血(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水肿,早期CT可明确诊断,见图1,图4。轻度病例治疗后随诊复查大部分病例CT表现正常。中度病例随诊复查部分病例CT表现正常,部分病例出现单纯脑沟加深、脑萎缩或脑软化,见图2、图3。重度病例预后较差,本组1例发生脑弥漫性萎缩,见图5,1例发生脑积水,见图6。本组轻、中度病例大部分预后较好,占80%,重度者预后较差。CT分度与临床相关性好(P<0.05)。
   
  3.5 HIE的预防 本组病例均为新生儿窒息,其中大都有各种病理产科因素。因此严格产前检查、积极处理病理产科、及时终止妊娠、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快速有效的新生儿复苏、及时转诊是预防HIE的重要措施[1] 。
    
  总之,螺旋CT对有高危因素及临床高度怀疑HIE的新生儿,阳性率较高,且早期可对脑出血、脑水肿以及病灶的部位予以明确诊断 [3] ,对指导临床治疗、降低后遗症损害、评价HIE患儿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2] 。但在应用螺旋CT诊断和评价HIE患儿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仅要注意病灶的部位、范围、大小及有无继发出血等,还要注意胎龄、病史、临床表现、治疗经过、CT检查时间以及检查技术等,从而对新生儿的病情和预后进行可靠的评估。
    
  参考文献
    
  1 李勇,周晓玉,许植之,等.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观察.中华实用儿科杂志,2000,15(2):735.
   
  2 郭文敏,齐平,李如安,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远期随访.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7,5(2):109.
   
  3 伍燕,何孔明,王一斌,等.低剂量CT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价值.西部医学,2003,3(1):248-249.
   
  4 韩玉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中华儿科杂志,1997,35(1):99-100.
   
  5 路利军.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分度结果分析.实用医技杂志,2002,10(9):739.
    
  (编辑建 光)

  作者单位:671000云南大理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作者: 许家福 杨启胜 丁良新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