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2期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动脉瘤样囊肿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瘤样病变,病因尚不明确。笔者收集1999~2004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旨在进一步提高术前诊断水平。2结果15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发生于长骨12例,其中股骨6例,肱骨4例,胫骨1例,腓骨1例。3讨论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类肿瘤样骨病,病理......

点击显示 收起

  动脉瘤样囊肿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瘤样病变,病因尚不明确。笔者收集1999~2004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旨在进一步提高术前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6~58岁,平均25.6岁。临床表现均有局部疼痛不适,10例局部肿胀或有包块,4例有明确外伤史,1例出现不同程度邻近关节功能障碍。病程2天~5年。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行X线正、侧位摄片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使用Xvision-GX型扫描仪,螺距1.5,层厚5~10mm,重建间隔5mm,未行增强扫描。MR为场强1.5T超导机,采用SE序列扫描,分别获取矢状面、横断面和冠状面的T 1 WI和T 2 WI。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2 结果
    
  15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发生于长骨12例,其中股骨6例,肱骨4例,胫骨1例,腓骨1例;发生于骨盆3例。此处,1例伴有骨巨细胞瘤,1例伴有骨纤维结构不良。
   
  2.1 X线平片表现 (1)长骨:发生于长骨12例,8例呈偏心性,4例呈中心性生长;9例发生于干骺端,均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7例病灶内粗细不等条状骨隔;10例边界清楚,2例边界不清;8例骨壳外缘呈波浪状,内缘见弧形压迹;4例累及关节面,6例出现轻度骨膜反应,5例并发病理性骨折。(2)骨盆:发生于骨盆3例,病灶均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多房膨胀性破坏;2例见粗细不均弓条状骨隔,在中等密度病灶中夹杂小的低密度影。
   
  2.2 CT表现 15例均表现为囊性膨胀性骨质破坏,骨壳内缘呈弧形压迹,骨壳完整8例,缺损7例。密度不均,13例见蜂房样低密度影或液面,低密度区CT值4~35HU,软组织密度区CT值36~62HU。10例见条纹状骨隔,1例见斑点状钙化,5例出现软组织肿块。
   
  2.3 MR表现 2例MR表现也主要为膨胀性骨质破坏,T 1 WI呈等低信号,T 2 MI呈大小不一高信号囊腔,囊间隔在T 1 WI、T 2 WI均为低信号。
    
  3 讨论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类肿瘤样骨病,病理所见为众多充填了新鲜或陈旧血液的空腔构成,这些空腔之间的间隔大都由多样巨细胞及纺锤形细胞组成 [1] 。本病好发于10~20岁,30岁以上少见,好发部位依次为长骨的干骺端、脊柱和骨盆 [2] 。本组资料中30岁以下者12例,占80%。15例中长骨12例,骨盆3例。
   
  3.1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特点 X线平片是诊断骨病的基础方法。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有不同的表现。早期或溶骨期表现为边缘清楚的骨质破坏膨胀不明显,诊断较困难;囊变期呈进行性扩大的骨质破坏,出现较特征性的骨膜下囊状膨胀,即“吹气球”样改变 [3] 。由于病变短期内进展较快,可见不同程度骨膜新生骨,同时,因此时骨内压力较高,可出现典型的“皂泡”样改变。而平片对于早期病变及其内部结构和软组织的显示有较大局限性 [4] 。
   
  CT显示动脉瘤样骨囊肿为囊状膨胀性骨破坏,骨壳内缘呈大小不等弧形压迹,病变可穿破骨壳突入周围软组织形成肿块,边界清楚。病灶内密度不均,常见到蜂房样低密度影或液面,液面可以是单一宽大的,也可以是多发短小的。骨膜反应和钙化在CT上能清晰显示。另外,在背柱、骨盆这些解剖较复杂的部位,CT的优越性显而易见。
   
  MR在显示膨胀性改变,软组织肿块和特征性的液-液平面的作用明显。根据出血时间的长短其信号有所不同,T 1 WI可呈混杂信号或略高于肌肉的中等信号,T 2 WI呈液-液平面或多个高信号小囊。对于平片甚至CT都无法显示的早期病变,MRI却能清晰显示。
   
  3.2 鉴别诊断 动脉瘤样骨囊肿主要与骨巨细胞瘤鉴别。两者都表现为膨胀性骨破坏,都可出现“皂泡”样改变和骨外软组织肿块。笔者认为在鉴别诊断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动脉瘤样骨囊肿好发于10~20岁,此年龄段占总数的80%;而骨巨细胞瘤好发于20~40岁,且后者的发病率高于前者。动脉样骨囊肿的长径与骨干平行;而骨巨细胞瘤的长径与骨干垂直。(3)动脉瘤样骨囊肿囊变期病变进展快,加上容易骨折,可见骨膜反应,稳定期囊间隔可有钙化;而骨巨细胞瘤几乎没有骨膜反应和钙化。(4)血管造影检查:动脉瘤样骨囊肿中央对比剂呈斑片状或为无血管区;而骨巨细胞瘤中央密度高,边缘可见大量不成熟肿瘤血管,CT和MRI强化幅度远高于前者。当然,在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时,要考虑到二者并存的可能,另外,两者在骨科于术治疗后都有相当高的复发率。
   
  总之,只要抓住膨胀性骨破坏和内部含有分房样液性密度或液-液平面的特点,不难对大部分动脉瘤样骨囊肿作出正确诊断。
     
  参考文献
    
  1 Bollini G,Jonve JL,Cottalorda J,et al.Anenrysmonl bone cyst in chil-dren:analysis of twenty-seven patients.Pediatr Othop,1998,7:274.

  2 Kramsdorf MJ,Sweet DE.Aneurysmal bone cyst:concept.Controversy,clinical presentation,and imaging.AJR,1995,164:573.
   
  3 Windhager R,Lang S,Kainberger F.Aneurysmal bone cysts.Orthopade,1995,24:57.
   
  4 Sand omenico F,Cappabiamca S,IovinoM,et al.Aneurysmal bone cyst:diagnostic role of computerized tomograpy amd magnetic resonance.Ra-dion-Med-Torino,1996,92:525.
   
  (编辑商志伟)

  作者单位: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人民医院放射科

作者: 李红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