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5期

寰椎后桥的X线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寰椎后桥的X线表现及与临床颈性眩晕的关系。方法对临床疑颈椎病而行颈椎X线检查时发现的3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0例寰椎后桥中,全环型9例,半环型15例,断环型6例。结论寰椎后桥患者多有颈神经及椎动脉症状,而且出现症状比颈椎病年轻,50岁以下占90%,头颈部运动可诱发或加重症状。...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寰椎后桥的X线表现及与临床颈性眩晕的关系。 方法  对临床疑颈椎病而行颈椎X线检查时发现的3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30例寰椎后桥中,全环型9例,半环型15例,断环型6例。绝大多数均有头痛、头晕,部分肩背部疼痛、麻木及颈部压痛。 结论  寰椎后桥患者多有颈神经及椎动脉症状,而且出现症状比颈椎病年轻,50岁以下占90%,头颈部运动可诱发或加重症状。但也有少部分无症状者。
    
  关键词  寰椎后桥 临床X线 分析
      
  寰椎后桥是寰椎后弓之上跨越椎动脉沟的一个骨桥,为一种颈椎先天变异,在影像诊断中易漏诊或误为病变,为提高认识,笔者现将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30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40岁12例,41~50岁15例,≥51岁3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23岁,平均42.9岁。
   
  1.2 临床表现 主诉头痛头晕27例,肩背部疼痛麻木14例,颈部压痛16例。表现突出的症状是眩晕头痛,尤其是当头颈部做旋转运动时可诱发或加重症状,并且容易出现反复。
   
  1.3 检查方法 全部患者都摄有颈椎正侧位片,部分患者摄有双斜位片。
    
  2 结果

  30例中全环型9例,见图1;断环型6例,见图2;半环型15例,见图3;与文献报道以全环型多见不符 [1] ,可能与病例数少有关。伴有骨质改变12例,主要为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前或后纵韧带钙化、阻滞椎等;无骨质改变18例。后桥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由皮质骨和骨松质构成,边缘光滑,骨桥中部宽度约1~5mm,平均2.6mm。内环前后径大于其上、下径,平均分别为7.6mm、6.0mm,与文献报道一致。
   
  (a组为颈椎侧位片,b组为局部放大片)
   
  图1  全环型寰椎后桥,骨桥完整(箭)(略)  

  图2  断环型寰椎后桥,骨桥中间缺如,两端尖锐(箭)(略)  

  图3  半环型寰椎后桥,由于椎侧块上关节面后突向后伸展(箭)(略)
    
  3 讨论
    
  3.1 寰椎后桥的形成 寰椎后桥表现为在寰椎上关节突跨越椎动脉沟达寰椎后弓上方之骨桥,该桥在椎动脉上形成一骨环,称之为沟环,沟环内有椎动脉和第一颈神经通过。关于后桥的形成目前普遍同意孙静宜的说法[2] :寰椎后桥是人类进化中的退化痕迹,应属于先天变异。
   
  3.2 临床意义 寰椎后桥患者多有椎动脉及颈神经症状,如眩晕、头痛伴颈部不适、肢体麻木等,亦有无症状者。无症状可能是因为后弓与后桥之间的孔还能容许椎动脉和第一颈神经通过之故 [3] 。有症状者主要原因是:(1)椎动脉受机械刺激或交感激惹反射造成椎动脉动力性痉挛所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有颈椎骨质增生或有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中易发生。(2)寰椎后桥伴有颈段椎体失稳者以中年人居多,均可出现明显症状,主要是由于椎动脉在解剖走行上有多个迂曲,当颈段椎体失稳后使椎骨之间内平衡、软组织之间外平衡、骨与软组织内外平衡之间关系发生失调,并产生相应的软组织痉挛和无菌性损伤,加上寰椎后桥的存在,尤其是在头颈部活动时,使椎动脉第三段通过椎动脉沟,在穿过骨桥与椎动脉沟形成的沟环时易受到障碍,挤压发生痉挛,影响血流而导致颅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内环径线的大小对临床症状有一定影响,径线越小对椎动脉的压迫程度越重,临床症状越显著。(4)本组资料表明寰椎后桥与颈椎退行性变相比出现临床症状相对要年轻,50岁以前出现临床症状就医者约占90%,最小年龄为23岁,可能是寰椎后桥为先天性变异,出生后寰椎后桥就可能已经存在,只是环还能够容许椎动脉和第一颈神经通过,未产生压迫,而未出现症状,当环对椎动脉和第一颈神经产生压迫时才会出现临床症状。
   
  3.3 X线诊断 后桥在颈椎侧位片上很容易看出,摄片时应该注意使患者矢状面平行胶片,因为如果二者不平行,则可因两侧后弓在胶片上未重叠,而把其中之一误为后桥,但侧位片无法分辨后桥是哪一侧,如两侧都有后桥,在侧位片上可能相应重叠,颈椎斜位片能帮助鉴别。颈椎正位片对后桥的诊断价值有限,因后桥与其他阴影重叠,而不易显示。寰椎后桥可分为 [4] 全环型(有完整的单、双侧骨性桥板)、半环型(不完整的骨性桥板由寰椎侧块上关节面后突向后延伸或由寰椎后弓上方向前伸展)和断环型(中间骨性桥板缺如,两端尖锐)。
   
  寰椎后桥结构细微,在临床工作中易漏诊,气化好的乳突尖部在颈椎侧位片上有时与后弓影重叠,易误诊,鉴别点为前者向下突出呈半圆形且与枕骨相连。
    
  参考文献
    
  1 徐钐.寰椎后桥的临床与X线分析.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11:918.
   
  2 孙静宜.寰椎动脉环沟和颈性眩晕.中华外科杂志,1990,10:592.
   
  3 贺代杰.寰椎后桥4例.中华放射学杂志,1985,19:288.
   
  4 叶余良.寰椎后桥与颈性眩晕临床X线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1994,10:590. 

  (编辑子 涵)

  作者单位:411101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内科)

作者: 程小奇 翟维真 何维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