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7期

Wilson病脑CT表现(附7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Wilson病脑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例临床资料完整,并经实验室检查证实的Wilson病的脑CT表现。结果本组7例中患者,脑CT均有豆状核密度减低,6例伴尾状核低密度,4例双侧丘脑同时受累,5例有脑萎缩。结论Wilson病较典型脑CT表现、再结合化验检查和临床上K-F环的有无,明确诊断并不困难。...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Wilson病脑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7例临床资料完整,并经实验室检查证实的Wilson病的脑CT表现。结果  本组7例中患者,脑CT均有豆状核密度减低,6例伴尾状核低密度,4例双侧丘脑同时受累,5例有脑萎缩。结论  Wilson病较典型脑CT表现、再结合化验检查和临床上K-F环的有无,明确诊断并不困难。

  【关键词】  Wilson病;计算机体层扫描

    Wilson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Wilson于1912 年最早报道故得此名,又叫肝豆状核病变性。本病是由于铜转运和代谢异常使铜在肝脏、脑部的豆状核等部位异常沉积所致。可导致肝硬化和神经系统症状。此组病例头部CT表现为基底节、丘脑对称性低密度灶,该病灶不被强化。后期大部分患者均可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现将我们遇到的7例患者,结合文献就其病情变化及CT表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男3例,女4例,年龄6~18岁。诊断依据有:(1)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包括构音障碍、震颤、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运动迟缓等。(2)角膜K-F环均阳性。(3)有铜代谢异常化验结果。

  1.2  方法  本组病例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MAX-640型全身螺旋CT扫描机。条件125kV,25mA,层厚10mm,间距10mm。全部做了平扫,其中强化2例。

  2  结果

  7例头部CT病例均为阳性,其中两例上腹部CT示肝、脾肿大。病变部位:7例均有豆状核密度减低,6例表现尾状核低密度,4例丘脑受累者且结尾双测发病。病变形态:基底节区病灶均为核团的形态,丘脑则为片状。5例有脑萎缩,表现为脑室扩大,伴有脑沟和脑池增宽。其余2例脑萎缩不明显。

  3  讨论

  Wilson病系由于铜代谢异常,血清铜蓝蛋白降低,导致铜异常沉积于肝脏,临床上则出现肝肿大和黄疸等肝细胞损害症状,为此多被误诊为肝炎[1]。有报道统计,早期误诊率达65%左右。随着肝内铜饱和并释放,血清游离铜的明显增加,这些游离铜就沉积于脑、角膜及肾等部位。沉积于脑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表现为震颤、肌张力增高等锥体外系症状和精神症状。沉积部位多见于基底节,次为丘脑,还可累及脑干、脑白质及小脑齿状核。其病理为游离铜沉积于上述这些部位的血管周围,引起局部脑组织水肿。神经细胞变性减少、脱髓鞘改变,胶质细胞增生。后期则引起神经细胞坏死囊变[2 ,3]。在CT图像上则表现为低密度灶。而我们所用的CT机不够清晰,本组病例多显示累及基底节和丘脑,至于脑干及小脑则显示不甚清晰。当铜沉积于角膜缘时,临床检查可见角膜缘有一黄棕色的K-F环。此点为临床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主要依据之一。

  在Wilson病所致的脑萎缩中,虽然最终为弥漫性的,但由于病变大多累及基底节及丘脑区,引起这些部位变性明显,所以脑萎缩首先以髓质型为著。表现为脑室扩大,后期则伴有皮质型脑萎缩。表现为脑沟、池增宽[4]。本组有5例。

  虽然Wilson病早期误诊率较高,但较为典型的CT表现再结合血铜、尿铜、生化异常和临床上K-F环的有无,诊断此病并不困难。

  【参考文献】

  1  高培毅.肝豆状核变性的脑磁共振影像诊断及评价.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8):510.

  2  程敬亮,伍翠萍,李树新,等.肝豆状核变性的脑部MRI表现(附13例报告).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8):511.

  3  马林,高元桂,蔡幼铨,等.肝豆状核变性的脑部MRI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8):517.

  4  孙波,戴建平.Wilson病脑MRI表现(附9例报告及文献复习).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8):519-522.

  作者单位: 264205 山东威海,威海光华医院 

  (编辑:晓  青)

作者: 尹凤荣杨坤刘叶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