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7期

CT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CT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腔隙性脑梗死的CT表现。结果发现腔隙性病灶158个,单发病灶81例,多发病变36例。腔隙病灶直径最小2mm,最大20mm。...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CT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7例腔隙性脑梗死的CT表现。结果  发现腔隙性病灶158个,单发病灶81例,多发病变36例。腔隙病灶直径最小2mm,最大20mm。结论  CT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计算机体层摄影

  CT diagnostic value for the nacunar infarct

  MI Yu-jun,LI Zeng-li,LIU Xue-ju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Changji Peope′s Hospital,Xinjiang 831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T diagnostic value for the nacunar infarct.Methods  CT findings of the nacunar infarct in 117 case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The 158 lesions of the nacunar infarct were found. Single lesion was in 81 cases. Multiple lesions were in 36 cases. The diameter of the lesions was from 2 mm to 20mm.Conclusion  The CT i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iagnosis of the nacunar infarct.

  【Key words】  nacunar infarct;tomography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部深穿支动脉发生硬化,微梗死所致腔隙性梗死,常为脑脊液密度,边缘光滑、清楚。巨噬细胞将梗死处脑组织吞噬后遗留的小腔,直径2~20mm,好发于内囊、丘脑、脑干和基底节,与高血压病有关,起病缓慢,预后较好,临床表现为一些特定的症状和体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由于腔隙病灶微小,依据临床症状与体征难以做出正确诊断,MR 和CT是显示腔隙性脑梗死的有效检查方法。本文对CT诊断腔隙性梗死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9年7月~2004年7月对16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头颅 CT扫描。诊断腔隙性脑梗死117例,男84例,女33例;年龄27~89岁,平均63.4岁。其中39岁以下3例,40~50岁6例,51~60岁34例,61~70岁39例,71岁以上35例;51岁以上者108例,占92.3%,54例有高血压病史,其中糖尿病3例,肺心病1例。

  1.2  临床症状与体征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单侧肢体无力或轻度偏瘫,感觉障碍及行为功能的改变。头晕,步态不稳,肢体麻木,可伴有恶心、呕吐、巴彬斯基征(+)、肢体肌力减弱等。

  1.3  影像学检查方法  使用以色列公司ELSCINT1900型全身CT扫描机。全部病例均行常规平扫,以OM线为基线,由颅底至颅顶逐层扫9~10层,层厚8mm,层距10mm。第2~3层可显示脑干,第3~5层可显示内囊、基底节、丘脑。对临床症状显著、头颅平扫阴性者,嘱1~2天内复查。

  2  结果

  117例经CT扫查发现腔隙灶158个。单发病灶83例,2个病灶28例,3个病灶5例,4个病灶1例。病灶位在左侧71个,右侧76个,双侧11个。腔隙性脑梗死分布频率为基底节区105例(内囊55例、尾状核16例、丘脑34例),脑干7例,顶叶2例,小脑2例,额颞1例。

  腔隙灶直径最小2mm,最大20mm;5~15mm最为多见,有121个腔隙灶,占76.6%。其形态大多为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楚,由于病灶小,占位表现较轻,一般仅有相邻脑室局部受压,多无中线结构移位。

  3  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病因多种多样,发病机制较复杂,高血压被认为是其直接原因。文献报道高血压致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占所有腔隙性脑梗死的47%~78%[1,2],动脉硬化也是较常见的病因。另外糖尿病患者以及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栓形成、脑动脉炎及血管狭窄均可导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少见的病因有小脓肿、多发性硬化、胶质瘤、脑囊虫等。

  本文CT发现的158个腔隙梗死中,圆形、椭圆形病灶136个,楔性病灶22个。大部分病灶边界清楚,14个病灶边界模糊,其中7个病灶起病仅36h,可能与早期脑梗死发生的局限性脑水肿和吞噬细胞浸润有关。除2个较大的病灶对侧脑室有轻度压迫外,大部分病灶未见占位效应。158个病灶的CT值为13~31.3HU,平均为18.3HU,腔隙性病灶较小,由于部分容积效应,这些数值不一定能代表病灶的真正X线衰减值,无助于新旧梗死灶的判断。此外,1个腔隙病灶一般很少占据1个扫描层厚,也就是说1个病灶仅能在1个扫描层面上显示,故精确地测量病灶体积很困难。158个病灶中,直径5~10mm者74个,占全部病灶的46.8%;直径5mm以下的病灶16个,占全部病灶的10.1%。

  CT显示脑深部的微小梗死灶,为临床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提供了客观依据,但在文献报道和临床试验中尚可发现少数患者CT证实腔隙性脑梗死而临床无症状。本组7例(6.0%)多在体检时或外伤后发现有腔隙性脑梗死。反之,有时临床有症状,CT扫描却无阳性发现,这可能是因病灶小或患者检查过早或过迟,发病后时间太长或因CT分辨率、有无脑萎缩等多种因素而影响腔隙性脑梗死的检出率。

  CT扫描对腔隙性脑梗死的动态观察:病后2~3周梗死区处于吸收期,因水肿消失及吞噬细胞的浸润可出现与脑组织等密度的所谓模糊效应。慢性期(3周后)密度减低区范围缩小,边缘清,占位改变消失。1个月以后的梗死称为陈旧性梗死,由于坏死组织被吞噬细胞逐渐移除而成为含液囊肿,CT可见边缘规则的低密度区,脑室和脑沟扩大,中线向病侧移位。CT扫描追踪可以观察到梗死早期→水肿高峰→水肿减轻→水肿消退→软化形成囊腔(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可完全消失)等一系列变化及临床治疗后的脑恢复情况,在形成囊腔后,难与脑出血后软化灶鉴别[3~5]。由此可见CT扫描的动态观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CT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最有特异性的检查之一,凡CT发现在基底节区(内囊、尾状核、丘脑)、脑干、额叶等处有直径<20mm以下的小梗死灶,并具备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应做出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陈星荣,沈天珍,段承祥,等.全身CT和MRI.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114.

  2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1.

  3  吴恩惠.头部CT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6-106.

  4  雷益.早期脑梗塞的动态CT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27(1):43.

  5  吴恩惠.幕上脑梗塞的CT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83,17(2):98.

  作者单位: 831100 新疆昌吉,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放射科

  (编辑:明  石)

作者: 米玉俊李增力刘学军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