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7期

子宫腺肌病36例超声诊断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可以和外在或主要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本文结合36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1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4年12月经妇科手术、病......

点击显示 收起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可以和外在或主要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本文结合36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04年12月经妇科手术、病理证实子宫腺肌病36例。年龄最大51岁,最小32岁,平均(41.4±6.2)岁。其中不孕症2例,有剖宫产史14例,人流史21例,诊刮史12例,放环32例,附件手术4例。

  1.2  仪器  应用美国GE公司的LOGIC-400型超声诊断仪。

  1.3  方法  经腹部超声检查法。探头频率3.5MHz,患者适度充盈膀胱,仰卧位,纵、横、斜等多切面扫查子宫,并观察附件区。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本组术前超声诊断单纯子宫腺肌病11例,占30.6%;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19例,占52.8%;6例仅诊断为子宫肌瘤,未检出子宫腺肌病,误诊率16.7%。

  2.2  声像图表现  单纯子宫腺肌病声像图显示为子宫弥漫性均匀增大,形态尚规则,最大不超过3个月妊娠子宫,本组子宫最大12.4cm×10.7cm×7.8cm,最小7.1cm×5.5cm×4.7cm,子宫肌层明显增厚,尤以后壁为著,可有明显内膜线偏移,肌层回声呈散在的强回声光点、光斑与弱回声相混杂,有时可显示小的无回声暗区,这是由于小的囊状积血所致。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声像图显示为增大的子宫内见局灶性不均质低回声区,境界尚清楚,后方无衰减现象,见假包膜回声。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患者多以月经量多、经期延长,伴有进行性加重的继发性痛经就诊,部分年轻患者有不孕症。

  超声表现较为典型的患者,结合相应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子宫增大不明显,症状不典型的患者,诊断往往较为困难。本组病例中有6例子宫体积增大不显著,同时又有小肌瘤存在,导致诊断只考虑单纯子宫肌瘤,漏诊同时合并的子宫腺肌病,故检查时应多注意对子宫肌层回声的观察,同时询问与子宫腺肌病相关史,如诊刮、人流史等,均有助于发现不典型的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患者需与子宫肥大症鉴别,子宫肥大症是由于连续多次妊娠、分娩,或子宫慢性炎症,使子宫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一种疾病,也表现为子宫均匀性增大,可有经量增多,一般子宫肥大症增大的子宫质软,而子宫腺肌病增大的子宫质硬。Traiman[1]经过对43例诊断为子宫肥大症而行子宫切除术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其诊断依据应包括子宫出血、子宫对称性增大、弥漫性子宫肌肉肥厚且排除其他内膜出血病变,并特别提出借助形态测定指标可肯定其诊断。形态学诊断标准为子宫重量≥120g,肌层厚度≥2.0cm。多次生产的病史,也有助于确立子宫肥大症的诊断。尽管如此,仅靠二维灰阶超声,要完全区分二者,还是有一定困难的。由于子宫肥大症发病相对较少,本组病例数量不大,未能囊括子宫肥大症患者。

  一般情况下,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不难,要点为:子宫肌瘤是子宫局部突起,外形不规则,多发者尤其明显,局部占位效应明显,且多有假包膜,内部回声小肌瘤多呈低回声,较大肌瘤强弱相间呈栅栏状。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弥漫性增大,呈球形,内部光点粗大,多回声增强呈斑片状,经期见积血小囊,部位以后壁多见,子宫壁增厚,内膜线发生偏移。

  子宫腺肌病患者约有50%并发子宫肌瘤[2],此时往往会漏掉子宫腺肌病的诊断,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诊断时思想上满足于单一的诊断而未仔细观察肌瘤以外的子宫壁的回声特点,肌瘤本身就可以导致子宫体积增大,用子宫肌瘤解释子宫体积增大合情合理,而且客观上,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远远要高于子宫腺肌病并发子宫肌瘤,所以即使漏掉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对诊断正确率的影响也不会很大。从本组病例漏诊的教训中,超声医生应该得到启发,即见到子宫体积增大,同时见到明确肌瘤声像时,一定不要忘了仔细观察子宫肌层的回声特征。

  综上所述,单纯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其声像图有较为明显的特征,超声诊断较为可靠,结合必要病史和临床表现,可进一步增强诊断信心。对于子宫增大不明显,且临床症状又不典型的病例,诊断有一定困难,然而对子宫体积增大同时探查到明确肌瘤的病例,一定要注意对子宫壁的观察,以免漏掉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庞燕,李广太.糜若然.弥漫性子宫肥大症诊断标准.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7,24(3):180

  2  练小君.超声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的价值.四川医学,2001,22(4):412-413

  作者单位: 202001 江苏镇江,江苏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编辑:晓  青)

作者: 吴秀玲蒋益民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