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8期

局限型子宫腺肌病92例声像图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并非都是整个子宫肌层受累。现将我院超声检查的92例发生在子宫局部的腺肌病,进行声像图分析,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病人,经手术证实38例,临床症状典型,经治疗症状好转,且复查声像图变化较明显54例,年龄24~55岁,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痛经、月经失调、月经量多、经期延......

点击显示 收起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并非都是整个子宫肌层受累。现将我院超声检查的 92例发生在子宫局部的腺肌病,进行声像图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病人,经手术证实38例,临床症状典型,经治疗症状好转,且复查声像图变化较明显54例,年龄24~55岁,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痛经月经失调、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等症状。

  1.2  方法  92例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如子宫较大者,行经腹壁检查。使用仪器为PHILIPS公司的Agilent Image Point HX操作系统。经腹壁探头频率3.5MHz,经阴道探头频率7.5MHz。检查时询问病人月经情况,并嘱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间复查。

  2  结果

  子宫的增大以前后径及横径为主,长径改变多不明显,子宫形态饱满。肌层切面声像图表现为大片状强回声,无明显边界,或边界虽清却不锐利。部分以低回声为主,间以小片状、索条状或络状强回声,仅有部分病例能见到小囊回声。以子宫后壁及前壁居多,可累及到侧壁,宫底少见。与子宫内膜靠近,但能显示出内膜的边界,且无局限性移位。部分病例病变形态似瘤样,边界清晰,内部以强回声为主,表现为条状或出现旋涡状结构,间以小片不规则强回声或小囊,子宫内膜出现局限性受压移位现象。彩色多普勒:病灶内可见稀少的点状彩色血流,周边血流也不丰富。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切片有以下4种组织:子宫内膜腺体、子宫内膜间质、纤维素及出血,存在以上两种组织即可视为本病[1]。内膜异位的出血来自内膜间质而不是内膜腺体。异位内膜虽似正常内膜可随卵巢周期而有增生期和分泌期的变化,但大多数异位内膜往往仅有增生期变化,此可能与异位内膜周围组织过度纤维化以致血供不足有关[2]。对应在声像图方面,病灶内部回声的强弱取决于以上4种组织的数量及比例:内膜间质及纤维素量多,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以上组织稀少则以低回声为主;内膜间质多出血多,便会出现小囊,这种情况往往在卵巢的分泌期表现明显。局限型腺肌病声像图表现存在着多样性,经阴道二维表现以边界不清的大片状强回声最为多见。

  病灶形态呈瘤样的病例,其边界较清晰,内部平滑肌增生及纤维素较多,出现旋涡状结构,呈膨胀性生长,使子宫内膜出现局限性受压移位现象,这些表现使得在声像图方面难以与子宫平滑肌瘤鉴别,但经过对照分析,存在以下几方面不同:(1)其内部回声不均,在索条状强回声中存在着不规则低回声及出血小囊。(2)其边界虽清却远不如肌瘤的包膜表现的光滑均匀。(3)子宫肌瘤表现的内膜移位为局限的弧形,曲度较大。(4)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血流相对丰富,血管多分布在假包膜内,且分布均匀,多普勒速度频谱为低舒张期的高阻力型。(5)临床症状不同。可见,鉴别诊断有规律可循。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86.

  2  郑怀美.妇产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35.

  作者单位: 255200 山东淄博,淄博市第一医院

   (编辑:宋  青)

作者: 姜学文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