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2期

超声检测宫内外早早孕的价值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早早孕阶段存在“妊娠盲区”,此时宫内、宫外妊娠鉴别困难,而宫外孕破裂严重威胁孕妇生命,因此在早早孕阶段鉴别宫内或宫外妊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旨在评价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对于鉴别宫内、外早早孕的价值,并观察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早早孕妇女100例,均为平素月经规律,现月经延期1~2周,尿HCG检测为阳......

点击显示 收起

    早早孕阶段存在“妊娠盲区”,此时宫内、宫外妊娠鉴别困难,而宫外孕破裂严重威胁孕妇生命,因此在早早孕阶段鉴别宫内或宫外妊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旨在评价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对于鉴别宫内、外早早孕的价值,并观察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和住院妇女200例,年龄18~40岁,平均(28±4)岁。早早孕妇女100例,均为平素月经规律,现月经延期1~2周,尿HCG检测为阳性或弱阳性,常规经腹超声扫查宫内外未见孕囊,或见孕囊样回声但囊内未见卵黄囊或原始心管搏动,腹盆腔无积液者。对照组为健康非孕妇女100例。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仪器为PHILIPS HDI5000 SonoC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MHz。患者适度充盈膀胱,取仰卧位经腹扫查子宫及附件。利用Sono CT和X Ress连续扫查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形态,纵切面测量最厚(包括前后壁)处为子宫内膜厚度,测量时期选择在月经后第15~28天。于子宫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颜色最鲜艳处行脉冲多普勒检测阻力指数(RI),脉冲多普勒至少显示完整5个波形,RI测量3次取平均值。早孕组所有病例随访至最终分娩,并与最终妊娠结果以及100例健康妇女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结果对照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用均数±标准误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均数间比较用方差分析检验。

  2  结果

  100例早早孕组最终妊娠结果为宫内早早孕50例,宫外早早孕22例,宫内早孕流产28例。宫外早早孕有4例未探及动脉血流,对照组有6例未探及动脉血流。宫内早早孕和宫外早早孕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F1=6.48,F2=3.62,P<0.05),见表1。表1  200例妇女内膜厚度及血流测值对比  (略)

    若以HCG阳性、子宫内膜厚度<1.5cm判定宫外早孕,则敏感性为86.36%,特异性为34.27%,准确率为40%。若以子宫内膜厚度>1.5cm判定宫内早早孕,则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78.75%,准确率为83%。若以子宫内膜厚度<1.5cm和RI>0.5判定宫外早早孕,则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47.8%,准确率为48%。

  3  讨论

  子宫内膜功能层对性激素刺激敏感,分泌期第15~28天内膜最厚。宫内早孕时,由于分泌大量孕激素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刺激,子宫内膜厚度更增厚。宫外早早孕时,由于胚胎着床不良,绒毛组织发育不佳分泌HCG减少,因而分泌的孕激素较少,子宫内膜增厚不明显。宫内早早孕时RI下降,其原因可能与子宫胎盘血管扩张横面积增加有关。受孕后子宫的血管发生相应改变,随孕龄的增长,子宫血管进行性增粗,迂曲延长。资料表明妊娠子宫动脉较非妊娠增粗3倍,妊娠螺旋动脉较非妊娠增粗30倍。

  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及阻力指数可对宫内外早孕的鉴别提供一定的有价值的信息,且超声检测具有安全、简便、及时、无创伤和便于随访等优点,对于早期发现胎儿发育异常是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若以子宫内膜厚度<1.5cm判定宫外孕,特异性和准确率都不是很高,无疑存在许多误诊。若以子宫内膜厚度<1.5cm和RI<0.5判定宫外早孕,特异性和准确率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比较高的误诊。尽管以子宫内膜厚度>1.5cm和RI>0.5判定宫内早孕而排除宫外孕,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比较高,但由于影响子宫内膜厚度和RI的因素很多,其结果仍有一定徧差。如正常月经周期妇女经量偏多者内膜偏厚,用促排卵药物子宫内膜也可增厚。尽管HCG阳性可以鉴别早孕和非孕,但HCG结果阳性也不一定就是妊娠,因为除妊娠后滋养体细胞可分泌HCG外,有些肿瘤细胞如葡萄胎、绒癌、支气管癌和肾癌等也可分泌HCG,此外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有时也可出现尿液HCG检测阳性。因此,笔者认为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对于鉴别宫内、外早孕有一定帮助,但作为独立诊断条件还远远不够,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和子宫附件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分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诊或漏诊。

  作者单位: 1 841700 新疆马兰,解放军第546医院

        2 430063 湖北武汉,武昌铁路医院
   
  (编辑:商洁)

  (收稿日期:2005-11-04) 

作者: 胡泽华,余文惠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