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期

尘肺的螺旋CT表现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常规胸片与螺旋CT在尘肺影像中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尘肺的胸片与螺旋CT的影像表现。结果螺旋CT检查的35例中,有21例出现散在的2~9mm圆形小阴影,有10例出现>10mm的大阴影,有4例出现混合阴影(既有大阴影,又有小阴影)。结论螺旋CT扫描速度快,无间断地采集数据,一次可获得较大范围的容积......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比较常规胸片与螺旋CT在尘肺影像中的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尘肺的胸片与螺旋CT的影像表现。结果  螺旋CT检查的35例中,有21例出现散在的2~9mm圆形小阴影,有10例出现>10mm的大阴影,有4例出现混合阴影(既有大阴影,又有小阴影);有2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有28例显示胸膜病变,有11例分别患有新老肺结核灶,32例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或钙化。结论  螺旋CT扫描速度快,无间断地采集数据,一次可获得较大范围的容积数据,为后期的图像重建提供保证,在检出尘肺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上较常规胸片敏感,可以弥补X线平片的许多不足。有利于尘肺的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有利于尘肺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  尘肺;螺旋CT;放射摄影术;胸部;诊断
   
  Spiral CT manifestations of pneumoconiosis

  ZHANG Guo-fu.

  Department of Radiology,Xuchang Cental Hospital,Xuchang 46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ing value through comparison between plain chest radiography and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CT)of pneumoconiosis.Methods  Chest radiographic and spiral CT image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in 35 cases of pneumoconiosis confirmed by clinic and radiography.Results  In 21 cases scattered round nodules could be seen with a diameter of 2~9mm in CT and nodules over 10mm occurred in 10 cases.Other findings in CT were as follows:emphysema in 25 patients,tuberculosis in 11 patients,and lymph node enlargement or calcification in 32 cases.Conclusion  Spiral CT is proved to be a relatively precise examination method in the detection of direct and indirect signs of pneumoconiosis,when combined with plain radiography can help radiologists to avoid misakes and achieve accurate diagnosis.

  【Key words】  pneumoconiosis;spiral CT;radiograph;chest; diagnosis

  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有关它的X线表现已有较多的文献报道[1]。但有关尘肺的CT表现报道相对较少[2],有关螺旋CT对该病的诊断更少。为了探讨尘肺的螺旋CT表现,笔者对35例X线平片已诊断为尘肺的病例进行了螺旋CT检查,对其螺旋CT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可靠的粉尘接触史[3],笔者搜集了2000年6月~2002年10月经胸片诊断的尘肺的35例患者做了螺旋CT检查对比。本组病例全部为男性患者,平均年龄58.2岁。接触粉尘工龄7~30年,平均14.8年,其中煤工22例,石棉工4例,矽尘工9例。

  1.2  方法

  1.2.1  X线摄片及评片  每一患者在行CT检查前,摄取焦一片距离为1.8m的标准后前位胸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尘肺病的诊断》(GBZ70—2002),由经省级职业病防治机构培训合格的尘肺诊断医师对照标准片进行诊断。35 例患者中定为Ⅰ期尘肺23例,Ⅱ期8例,Ⅲ期4例。

  1.2.2  CT扫描  使用机型为西门子Somatom Esprit螺旋CT扫描机,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手臂高举过头,扫描时平静呼吸下屏气。螺旋扫描从肺尖扫至横膈下2~3cm。层厚10mm、层距10mm,pitch 1[4],根据病变所在层面做薄层3mm重建,扫描矩阵512×512,显示矩阵1024×1024。本组31例做了平扫,有4例做了平扫+增强扫描[5]。

  2  结果

  本组尘肺患者在肺部的CT表现如下述。

  2.1  小阴影  指肺野内直径或宽度≤10mm的阴影,按形态分为圆形和不规则形两类。本组35例中有21例显示两肺散在分布类圆形的小结节,其中结节2~3mm大小的病例有13例,其密度较低,阴影边缘多不规则,其密度由内向外逐渐变低;直径3~9mm结节的病例有8例,此类结节密度相对较高,病灶边缘较锐利,部分结节有钙化。在螺旋CT的图像上两侧肺野可见多发弥漫分布的小结节高密度病灶,边缘较清楚,肺外围小血管或细线网状影增多,部分小结节与邻近网线相连,以双下肺明显。小阴影在肺组织内散在分布,肺后部结节明显较前部多,阴影的大小、多少及分布情况与接触粉尘的时间和吸入粉尘量多少有关。

  2.2  大阴影  指肺野内直径或宽度>10mm的圆形或不规则的阴影,它一般在小阴影较密集的地方缓慢发展起来。本组35例中有10例出现大阴影,大阴影以煤工肺患者为主。大阴影多出现在两上肺后段和两肺下叶背段及后基底段。本组10例大阴影中有9例在肺后部,仅有1例出现在肺前部。大阴影大小、多少不等,小的10~20mm,其中最大的约45mm×33mm。平扫密度较高,其内可见多发砂粒样高密度影,CT值为60~94HU,病灶周围见多发纤维索条影。在CT图像上大阴影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多个出现,可在同一个肺叶或肺段内,增强扫描时,大阴影病灶均无强化,这是尘肺大阴影与恶性肿瘤鉴别的重要征象。

  2.3  混合阴影  本组35例中有混合阴影CT表现的4例,既有小阴影,又可有大阴影,小阴影增多,融合成大阴影灶,两肺可见多发纤维索条密度灶和间质纤维化。在较严重的尘肺中,可见肺纹理紊乱,肺血管模糊不清。螺旋CT能清楚显示隐蔽区的病变,部分小阴影、大阴影及纤维病灶位于肺后部、心脏后、脊柱旁或主动脉弓后、横膈后,常规后前位胸片均难以发现位于这些部位的病灶。

  2.4  肺气肿  由于尘肺对患者肺功能的损害,肺组织的纤维化直接导致肺结构破坏,因此,常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本组有2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螺旋CT对尘肺并发的肺气肿更敏感,据报道,CT较胸片能提高30%~38%的肺气肿检出率,特别对检出位于肺尖、膈上和较小范围的肺气肿更具有优越性[6]。

  2.5  肺门及纵隔内淋巴结的改变  本组35例螺旋CT检出肺门及纵隔内各组淋巴结增大,直径>12mm,正常大小的淋巴结一般在10mm以内。本组淋巴结直径多在15mm,较少达20mm。部分淋巴结可见钙化现象。淋巴结钙化分为3种,即斑点状钙化、蛋壳状钙化和淋巴结完全钙化,以前两种多见。

  2.6  胸膜改变  本组螺旋CT显示尘肺的胸膜损害18例,4例石棉工肺患者的CT影像主要是大块的胸膜斑块和其他胸膜损害表现。

  3  尘肺的并发症

  尘肺患者由于长期接触生产性矿物性粉尘,使呼吸系统的清除和防御机制受到严重损害,加之尘肺慢性进行性的长期病程,患者的抵抗力明显减低,易发生各种不同的并发症,如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肿瘤、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等。

  本组检出尘肺伴有新、老肺结核10例,占28.6%;并发支气管囊状、柱状扩张4例,占11.4%;尘肺合并胸腔积液2例,占5.7%,其中1例有心包增厚、积液;并发周围型肺癌2例,占5.7%。本组尘肺中显示肺动脉增宽、右心室增大,CT诊断为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者3例,占8.6%。

  4  讨论

  尘肺的形成是因为吸入微小的粉尘颗粒,沉着于肺泡内,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由于二氧化硫的毒性作用,破坏了巨噬细胞,产生了大量细胞破坏物,激活成纤维细胞,形成胶原。这一病理过程不仅发生在肺泡和呼吸细支气管中,也发生在淋巴管和淋巴结中,螺旋CT检出肺内阴影、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和胸膜斑块,肺门及纵隔内淋巴结增大、钙化正是反应尘肺的一系列病理演变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7]。

  本组35例均做了常规标准X线胸片检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尤其受到大血管、肋骨、膈肌等遮盖及重叠和摄片技术等因素影响,常规胸片显示尘肺的表现远没有螺旋CT多。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无间断地容积采集的优点,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查,尤其对疑有尘肺的图像可进行薄层重建处理,可任意放大病灶,测量CT值,明确有无尘肺肺病阴影和对尘肺的正确诊断,可以弥补X线平片检查上的许多不足和限制,并可发现常规胸片所不能诊断甚至有可能遗漏、误诊的病变,如胸腔四周的病变和心脏、脊柱后方及两侧膈肌周围的隐蔽病灶,大大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充分展示CT独特的优点。

  螺旋CT影像与常规胸片比较,螺旋CT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和较强的敏感性。本组35例中有2例X线平片诊断为Ⅰ期尘肺,螺旋CT片上无任何小阴影的尘肺迹象。另有3例平片定为Ⅰ期尘肺,螺旋CT显示两肺间质纤维化及网织状、毛玻璃样改变,为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而无阴影、斑块等尘肺表现。X线平片诊断Ⅱ期尘肺大阴影为5例,螺旋CT检测为9例,平片诊断率明显低于CT。螺旋CT在显示肺气肿和肺门、纵隔内淋巴结方面,大大优于胸片。本组35例螺旋CT敏感性和准确率都达到100%。螺旋CT完全可以取代常规胸片的密集度的计算和肺野的分区。

  采用螺旋CT对尘肺患者的检查,尤其是临床怀疑尘肺的程度和有无尘肺及尘肺并发症时,螺旋CT的检查更显得重要,它的不间断扫描,使细小的病灶不被遗漏,可弥补胸片的不足之处并解决临床诊断的疑难问题,准确地检测出肺内大、小阴影,还可以分清阴影来自肺或胸膜,从而做出全面、正确、有效的尘肺诊断[6]。

  胸部平片由于经济实惠,普及率广,可以应用于对疑有尘肺患者的体检或随访,由平片筛选出来较可疑的病例,再做CT检查,则可以发挥螺旋CT的特长,避免X线平片带来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发挥其优势,使其成为尘肺的检查、诊断和随访的重要方法。

  尘肺的诊断要求严格、政策性极强,对尘肺的正确诊断和分期,对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保证他们的正确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意义重大。螺旋CT为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开障,张东辉,陈苏生,等.广东省尘肺诊断情况分析.职业医学,1996,23(5):17-19.

  2  潘纪戍,许军,侯希忠,等.煤工尘肺的CT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89,23(1):27-30.

  3  张东辉,丘创逸,李焕英,等.宝石加工工人矽肺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3,21(3):166-168.

  4  曹琰,于国珍,刘家民.尘肺检查的影像学成像技术.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6:429-430.

  5  潘纪戍,侯希忠,许军,等.肺气肿的CT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89,23(4):225-226.

  6  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96-397.

  7  周康荣.螺旋CT.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42-50.

  (编辑:周  蕊)

  作者单位: 461000 河南许昌,许昌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作者: 张国富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