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期

浅谈彩超在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应用彩超技术诊断血管性疾病已成为临床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我院自2003年引进美国GE公司生产的LOGIQ-500型彩超诊断仪以来,检诊了数百例的血管病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本文收集了有关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例,浅谈彩超在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2使用仪器92例血管病人均由美国GE公司生产的LOGIQ-500型彩超诊断仪进行......

点击显示 收起

  应用彩超技术诊断血管性疾病已成为临床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我院自2003年引进美国GE公司生产的LOGIQ-500型彩超诊断仪以来,检诊了数百例的血管病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本文收集了有关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例,浅谈彩超在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了我院2005年1~10月经彩超检诊的血管性病人92例,男53例,女39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19岁。

  1.2  使用仪器  92例血管病人均由美国GE公司生产的LOGIQ-500型彩超诊断仪进行检诊,探头频率为7.0~7.5MHz。

  1.3  使用方法  根据病人检查部位,分别采取仰卧位、俯卧位、坐卧位等。从血管的近端向远端逐一扫查。根据血管病变的情况,分别采取纵切、横切及多切面扫查。观察2D、彩色血流及频谱多普勒的变化,做好测量、记录,并结合临床做出超声记录及诊断。

  2  结果

  92例病人中,彩超表现正常33例,提示有血管性疾病的59例,其中静脉系统疾病33例,动脉系统疾病26例,动脉硬化闭塞症22例,占动脉系统疾病的84.6%。

  3  讨论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一般在50岁以上,尤以男性多见[1],常伴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主要的病理变化为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至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继发血栓形成而引起的慢性闭塞性疾病。好发部位为大中型动脉,尤以下肢动脉多见。

  3.1  声像图表现  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壁由内膜、中膜及外膜构成,2D超声显示为两强一弱三层结构,内膜平整光滑。动脉粥样硬化时,正常三层结构消失,内膜不平,不规则增厚[1],回声强弱不等,进而形成大小不等的强回声斑块,形态各一,伴有声影。严重者管腔变窄,甚至闭塞。如果斑块内有出血时,斑块内可见不规则弱回声。合并血栓时,管腔内充满实质性稍强回声。

  3.2  彩色多普勒  病变较轻时可无明显改变。如有斑块形成,可显示血流边缘不整,重时可见彩色血流缺损。当血栓形成时,可见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显示血流变细,完全闭塞时无血流信号显示。

  3.3  脉冲多普勒  病变轻时可无改变,重时管腔变窄,血流速度加快,病变远端峰速减慢,频带增宽,完全阻塞时无频谱出现。

  3.4  鉴别诊断

  3.4.1  多发性大动脉炎  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声像图可见管壁呈局限性或普遍性增厚[2],回声减低,管腔狭窄,血流速度加快。

  3.4.2  急性动脉栓塞  多由于心脏或主动脉内栓子脱落所致。声像图呈中强回声,合并血栓时呈低回声[2]。

  3.4.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多见于男性中青年[3]。血管内膜呈弥漫不均匀增厚,多呈节段性,正常与病变部位界线分明。远端无血流信号。

  3.5  临床意义  通过上述病例分析,笔者认为:彩超是诊断血管性疾病的首选方法,它无痛无创,可直观观察血管结构,包括血管内膜变化,有无夹层,腔内有无异常。同时也可以观察到血流的速度、性质,判定病变的程度,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治疗原则及疗效的观察。因此彩超是诊断血管性疾病的最可靠的、最有效的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  陆恩祥,任卫东.血管超声诊断图谱.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4,36.

  2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805.

  3  王纯正,徐智章.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3.

  (编辑:陈  沁)

  作者单位: 161100 黑龙江龙江,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功能科

作者: 王雪松,曹华,苏艳芝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