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期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螺旋CT在肝脏占位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373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病例(包括原发性肝癌96例,肝转移癌63例,肝血管瘤37例,肝脓肿35例,肝包虫72例,肝囊肿70例)的临床和螺旋CT资料,分析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部位、数目、边界以及增强后的CT表现。结果肝脏占位性病变表现为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灶......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评价螺旋CT在肝脏占位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373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病例(包括原发性肝癌96例,肝转移癌63例,肝血管瘤37例,肝脓肿35例,肝包虫72例,肝囊肿70例)的临床和螺旋CT资料,分析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部位、数目、边界以及增强后的CT表现。结果  肝脏占位性病变表现为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灶,边界清或不清,增强后可有程度不一的强化或不强化。本组肝脏占位性病变各自均有典型的CT征象,大多能做出定性诊断。结论  螺旋CT对肝脏占位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  肝脏;肿瘤;囊肿;包虫病;螺旋CT
   
  CT横断面图像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可准确定性,显示病变的形态、大小、数目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螺旋CT是CT扫描技术的最新进展,在螺旋CT扫描下,图像的采集是连续的,且大多数患者可在一次屏气状态下完成整个肝脏扫描,消除了呼吸移动导致的病变遗漏,并能得到最优的血管及肝实质强化图像。加之螺旋CT能在一次注射造影剂的情况下完成肝动脉、门静脉及延迟扫描,观察肿瘤的动态增强特征,并可提供连续性数据,所以使三维图形重建成为可能,同时对显示血管闭塞和血管受包绕的征象方面十分有用。我院用螺旋CT对近千例肝脏患者进行了肝脏平扫加肝脏双期动态扫描,通过对373例资料完整的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螺旋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螺旋CT在肝脏占位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73例中,男228例,女145例,年龄8~76岁,平均54岁。病变类型与确诊情况:本组96例肝癌全部符合1997年全国肝癌防治会议的诊断标准,其中20例为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本组肝转移癌63例,原发恶性肿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经肝脏CT或B超检查正常,术后1年或数年后CT发现肝脏有实质性占位,其中12例进行了手术。肝血管瘤37例,CT表现典型,1年至数年复查无明显变化,其中6例经手术证实,5例行DSA检查确诊。肝脓肿35例,其中15例经手术及穿刺证实,12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病变逐渐吸收、缩小。肝包虫72例,均为手术及病理证实。肝囊肿7例,大多无临床症状,上腹部CT检查偶尔发现,其中45例经10~48个月复查,无明显变化,14例经穿刺证实。

  1.2  方法  CT机为以色列Elscint Select/SP螺旋CT机,检查前禁食4h,扫描前30min常规口腹1%~2%泛影葡胺500~800ml,扫描层厚10mm,小病灶层厚可用2~5mm。全部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增强扫描采用双期动态CT扫描,增强动脉期于开始注射后25~30s开始扫描,静脉期于65~70s扫描。造影剂采用高压注射器单相注射,注射速率3~5ml/s,选用欧乃派克或优维显(300mgI/ml),总量按1.4ml/kg体重计算,一般总量为70~85ml,每次全肝扫描时间为15~25s。部分患者进行延迟扫描。

  2  结果

  2.1  原发性肝癌  96例。部位:全肝9例,肝右叶62例,肝左叶25例。数目:单发59例,多发22例,弥漫15例。肝大21例,局限膨隆46例,有肝硬化病史78例,选择可数病灶92例,共有105个病灶。病灶形态圆形、类圆形82个,分叶状18个,不规则形5个。病灶大小:<5cm 25个,5~10cm 51个,>10cm 29个。边缘:清楚47个,不清楚58个。密度:105个病灶中低密度88个,等密度12个,高密度2个,混杂密度1个,发生钙化2个。密度均匀41个,密度不均匀64个,有的其内可见更低密度区。弥漫型肝癌15例,均为低密度,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表现:无强化10例,均匀强化18例,不均匀强化68例,其中14例有周边强化。双期动态CT扫描中1例虽有轻度强化,但不明显,其曲线也不典型。本组肝癌转移征象:门脉栓塞27例,肝门、腹主动脉等周围淋巴结转移16例。本组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组中,77例甲胎蛋白为阳性。病理诊断组15例中,甲胎蛋白阳性6例,占40.0%。CT明确诊断肝癌92例,占95.8%,提示占位而未明确诊断4例,占4.2%。

  2.2  肝转移癌  63例。部位:全肝25例,肝右叶27例,肝左叶11例。数目:单发21例,多发38例,弥漫4例。肝大2例,局限性膨隆24例,肝硬化2例。选择可数病灶59例155个病灶。病灶形态:圆形、椭圆形151个,分叶状3个,不规则形1个。病灶大小:<5cm 85个,5~10cm 61个,>10cm 9个。边缘:清楚35个,不清楚120个。密度:均为低密度,密度均匀61个,不均匀94个,其中内有更低密度5个,有钙化2例。弥漫型4例,均为低密度不均匀,无门脉栓塞。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7例。增强扫描后表现为无强化8例,均匀强化14例,不均匀强化41例,其中有周围强化27例,出现牛眼征[1]7例。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4例动脉期虽有强化,病灶仍为低密度。当肝实质增强达到峰值时,病灶密度下降,更为低密度;延迟扫描为低密度。另1例表现为动脉期病灶迅速增强,在门脉期排空,类似肝癌表现。本组CT诊断明确。

  2.3  肝血管瘤  37例。部位:全肝2例,肝右叶27例,肝左叶8例。数目:单发23例,多发14例。肝局限膨隆7例,肝硬化改变1例。37例中共有51个病灶。病灶形态:圆形、椭圆形51个。大小:<5cm 35个,5~10cm 14个,>10cm 2个。密度:均为低密度,密度均匀39个,不均匀12个,其中内有更低密度7个。增强扫描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增强区域进行性向中心扩展。本组均行延迟扫描,呈等密度充填。早期增强,形态可为乳头状、条状、块状、小点状等。

  2.4  肝脓肿  35例。部位:肝右叶24例,肝左叶11例。数目:单发29例,多发6例。局限膨隆4例。35例共有37个病灶。病灶形态:圆形、椭圆形31个,不规则形6个。大小:<5cm 18个,5~10cm 17个。边缘清楚14个,不清楚23个。密度:均为低密度,密度均匀13个,不均匀24个,其中内有更低密度15个,出现环征[2],出现不同密度的环形带16个。增强后无明显强化6个,周边强化31个。环征更明显17个,脓肿内间隔强化11例。

  2.5  肝包虫病  72例。部位:全肝19例,肝右叶44例,肝左叶9例。数目:单发41例,多发31例。肝大2例,局限性膨隆24例。72例病灶共119个,不规则形18个。病灶大小:<5cm 27个,5~10cm 76个,>10cm 16个。边缘:清楚81个,不清楚38个。密度:均为低密度,CT值-2~25HU,密度均匀61个,不均匀58个。钙化57个,钙化形态为弧形、环状、团状、玫瑰状、层状及同心圆形钙化,并见水百合花征[3]3个,双边征[4]4个,囊中囊征1个。增强后无强化。本组58例做皮内包虫过敏试验,阳性率达96.9%。

  2.6  肝囊肿  70例。部位:全肝13例,肝右叶31例,肝左叶26例。数目:单发35例,多发28例,弥漫7例。肝局限性膨隆11例。选择可数病灶60例中的97个病灶,密度均匀。病灶形态:圆形、椭圆形。<5cm 85个,5~10cm 10个,>10cm 2个。边缘清楚,均为低密度,CT值0~18HU。6例为弥漫型多囊肝,5例合并多囊肾,呈蜂窝样大小不等囊肿,密度不均,增强无强化。

  3  讨论

  3.1  常见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主要CT征象

  3.1.1  原发性肝癌  单发多见,病灶形态多数为圆形、类圆形,少数呈分叶状,个别呈不规则形。病灶边缘与肿瘤生长方式密切相关,以膨胀生长为主要的增长较慢,压迫周围肝脏组织或周围纤维组织纤维化反应,形成假包膜。如假包膜较厚,在平扫图上表现为一圈透亮带,即所谓的晕圈征[4]。绝大多数为低密度影,也有等密度及高密度影,其内有时可见更低密度灶,密度均匀或不均匀,但多数边缘不清楚,并可见结节征。增强多系不规则强化,并有周边强化,双期动态CT扫描动脉期主要为门静脉供血的肝实质为强化,而以肝动脉供血的肿瘤很快出现斑片状、结节状强化,CT值迅速达到峰值。门静脉期,正常肝实质对比增强密度开始升高,肿瘤对比增强密度迅速下降。平衡期肿块对比增强密度继续下降,肝实质反而呈高密度影,全程对比增强呈“快进快出”现象。可发生门静脉栓塞及淋巴结转移,大多数患者合并有肝硬化。

  3.1.2  肝转移癌  常见多发病灶大多为圆形、椭圆形,少见分叶状及不规则形,密度均为低密度,不均匀较多,双期动态CT扫描见动脉期呈不规则边缘强化,门静脉期可出现整个瘤灶或不均匀强化。少数肿瘤中央病灶中心为低密度,边缘强化呈高密度,外周有一稍低于肝实质密度的水肿带,构成所谓的牛眼征[1],也有中心为高密度。

  3.1.3  肝血管瘤  单发多见,病灶形态为圆形、椭圆形,密度为低密度,均匀多见,其中可有更低密度影,增强扫描以边缘向中心扩展。双期动态CT扫描见动脉期可见病灶自边缘开始出现斑片状、结节状对比增强灶增强密度高于肝实质,接近同层大血管的密度,静脉期对比增强灶互相融合,同时向肿瘤中央扩展,最后使整个肿瘤增强,这时增强密度可逐渐下降,变为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密度相同的密度,整个对比增强过程表现“早出晚归”的特征。

  3.1.4  肝脓肿  单发多见,病灶形态为圆形、椭圆形,少见不规则形,边缘大多不清,密度为低密度,大多不均匀,常出现不同密度的环带影,呈环征[2]。可以是单环双环甚至是三环。其中心区域密度稍低。增强扫描周围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环征显示明显。中央区强化不明显,多房可见分隔,内气体密度少见。

  3.1.5  肝包虫病  可为单发,多发,病灶CT值-2~25HU,形态为圆形、椭圆形,少见分叶状及不规则形,边缘大多清楚,密度为低密度,均匀及不均匀,常易发生钙化。典型的因感染、损伤或囊液外漏,造成内外囊分离,有以下几种表现:内外囊部分分离,CT图像显示为双边征[3];内外囊完全分离、塌陷、卷缩并悬浮于囊液中,呈水百合花征[3]。增强无强化。

  3.1.6  肝囊肿  单发或多发,病灶呈圆形、椭圆形,边缘清楚,呈低密度影。密度均匀,CT值0~18HU,无钙化。对比增强后,囊内无对比增强,在周围强化的肝实质衬托下,囊肿境界更加清楚,囊壁菲薄一般不显示。多囊肝呈蜂窝状,增强无强化。

  3.2  螺旋CT在肝脏占位性的诊断价值  螺旋CT分辨率高能确定和显示病变的形态、大小、数目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螺旋CT突出的优点是扫描速度快和容积数据采集,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维重建,可更加精确地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而且能得到不同组织类型的3D图像,从而可详细了解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关键所在是发现病变,螺旋CT扫描在高峰对比增强期进行,极少产生呼吸运动所产生的伪影,故更易发现小的病灶,并能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发现直径在0.5~1.0cm以下的隐藏小占位,为一种无创伤、对肝脏占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病变定位CT因其在横断扫描上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肝脏检查,对某些病变的显示优于B超。因此螺旋CT检查被认为是鉴别肝肿瘤性质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众所周知,肝脏是由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正常肝脏门静脉供血占75%~80%,肝动脉仅占20%~25%,螺旋CT肝脏双期动态CT是在外周静脉内注入造影剂,分别在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对病灶检出有互补作用。同时获取了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影像特点,了解病变的血供,能较好的做出定性诊断。双期CT能充分反映病灶的血供特征,明显提高病变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对肝局灶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也有明显的优势。CT诊断肝癌的敏感性为87.9%~90.1%,特异性为71.4%~84.8%。CT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优于B超,尤其是3cm以上的病灶,90%以上病变可经CT确诊。然而螺旋CT双期动态扫描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肝癌诊断的敏感性(96.8%)和特异性(87.5%),诊断准确率由普通CT的81.5%提高到94%以上,同样CT对肝转移癌、肝脓肿、肝包虫病诊断具有许多独特价值的征象。

  3.3  鉴别诊断  (1)CT对肝囊肿和肝包虫诊断方面具有较多的特异性,诊断较为容易,关键在于肝囊肿有时与单纯包虫囊肿不易鉴别,而泡型包虫有时需要和肝癌鉴别,结合流行病史与包虫免疫试验鉴别,确诊多无困难。(2)肝癌、肝血管瘤、肝转移瘤、肝脓肿在平扫时常无特征性,除非很典型,否则很难鉴别。当病灶周围有小结灶并有肝硬化改变,甲胎蛋白阳性,增强时有不均匀强化,时间密度曲线呈速升速降型,延迟扫描无充填,门静脉有栓塞,淋巴有转移时,要考虑肝癌;转移性肝癌绝大多数有原发癌病史,结合病史不难鉴别;血管瘤大多在增强时从病灶周围向中心扩展,有快进慢出、逐渐充填的改变;肝脓肿典型的临床症状有发热、肝区疼痛,CT表现为低密度,增强可出现周边强化及蜂窝化。少数脓肿边缘清晰,须和囊肿区别。仔细观察脓肿的某一部分断面总是模糊的,而且周边往往有强化,中心密度稍高于肝囊肿。如囊肿继发感染,则两者可以极为相似,治疗后随访如边缘转为清晰但大小不变,则支持囊肿诊断[4]。大多数肝脓肿抗感染治疗后,随访病灶有吸收、缩小。总之,大多数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较为容易,极少数诊断较为困难。

  【参考文献】

  1  吴恩惠.医学影像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39.

  2  宋发亮,王成伟.胸腹部比较影像学诊断.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81.

  3  周康荣.腹部CT.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59.

  4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07,431.

  (编辑:夏  琳)

  作者单位: 841100 新疆焉耆,新疆兵团农二师焉耆医院放射科

 

作者: 薛晨晖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