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4期

嵌顿疝超声误诊为睾丸肿瘤1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笔者在临床曾遇嵌顿疝超声误诊为睾丸肿瘤1例,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患儿,27天,因出生后右侧阴囊肿大,右侧阴囊皮肤破溃1天入院。患儿系足月顺产,出生后即发现右侧阴囊肿大,但未见局部皮肤有明显的红肿热痛,无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入院前1天右侧阴囊皮肤自行破溃,家属诉有少许红色液体自破溃处流......

点击显示 收起

    笔者在临床曾遇嵌顿疝超声误诊为睾丸肿瘤1例,现报告并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儿,27天,因出生后右侧阴囊肿大,右侧阴囊皮肤破溃1天入院。患儿系足月顺产,出生后即发现右侧阴囊肿大,但未见局部皮肤有明显的红肿热痛,无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入院前1天右侧阴囊皮肤自行破溃,家属诉有少许红色液体自破溃处流出,包块缩小约1/3。查体:可扪及右侧阴囊内有大小5cm×6cm的实质性包块,正常睾丸不能触及。阴囊底部有0.5cm的破溃口,局部皮肤无明显红肿,破溃口未见脓液。左侧阴囊皮肤正常。双侧透光试验阴性。其余无特殊。

    1.2  影像学检查  采用PHILIPS飞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12MHz,超声所见:右侧阴囊内未见正常睾丸声像,被4.1cm×2.3cm大小的实质性肿物占据,肿物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为增强及减弱的杂乱回声。CDFI显示肿物内有较丰富的高速高阻血流信号,S 15.3cm/s,D 3.89cm/s,RI 0.745。超声诊断:右侧阴囊内实质性肿物,有高速高阻血流信号,睾丸肿瘤需考虑。见图1。

    1.3  手术结果  术中所见:右侧阴囊皮肤明显肿胀,皮肤皮下组织明显肿胀,质硬。右侧阴囊内未见确切肿瘤,有较多坏死组织,仅见少许正常睾丸组织,右侧鞘膜突未闭,内环口处见阑尾,盲肠头与疝囊粘连,肠管血供良好,无缺血坏死。术后诊断:右侧嵌顿疝,右侧睾丸萎缩,右侧阴囊皮肤破溃。

    1.4  病理检查  送检阴囊内组织为炎性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伴出血、坏死、钙化及异物巨细胞反应。

    2  讨论

    超声成像在阴囊肿大的病因检查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够明确肿物与睾丸的关系,还能鉴别肿瘤的类型。腹股沟斜疝的声像表现为阴囊内未探及明确的肿物,所见为杂乱的肠道内容物回声或脂肪团回声;睾丸回声正常。睾丸肿瘤的声像特点是睾丸增大,彩色多普勒显示睾丸血流信号明显增加,且同侧阴囊内找不到正常睾丸。本例出生后即发现右侧阴囊肿大,病史中无明显的红肿热痛,患者无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的症状。局部无明显红肿,破溃口也无脓液流出。超声检查中又忽略了对睾丸的扫查,未能发现萎缩的睾丸,而将阴囊内的坏死组织误诊为增大的睾丸,导致诊断者忽略了发生疝的可能,将其诊断为睾丸肿瘤。

    (本文图片见封三)

    作者单位: 646000 四川泸州,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

  (编辑:江  宇)

作者: 陈晓梅,李明星,宣吉晴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