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6期

小儿胃扭转的临床X线诊断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笔者曾在临床诊断2例小儿胃扭转病例,现将其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笔者2003~2006年共诊断2例小儿胃扭转病例,1例为出生后5个月,另1例出生后7个月,均表现为出生后易哭闹,食后2~3min呕吐,呕吐物为所进饮食,时有酸味,大便量少,查体营养状况略差,上腹略胀,未见肠型,随行X线钡餐检查。2X......

点击显示 收起

  笔者曾在临床诊断2例小儿胃扭转病例,现将其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笔者2003~2006年共诊断2例小儿胃扭转病例,1例为出生后5个月,另1例出生后7个月,均表现为出生后易哭闹,食后2~3min呕吐,呕吐物为所进饮食,时有酸味,大便量少,查体营养状况略差,上腹略胀,未见肠型,随行X线钡餐检查。

    1.2  X线表现  2例患儿服钡胃体充盈后,均呈纵向轴型扭转表现,大弯侧在上,小弯侧在下,胃底低于胃体呈囊袋状存钡,球部斜向右下,经右侧卧位伴轻拍其背后见钡液排至窦部入小肠,十二指肠无异常改变,膈肌位置形态均正常。

    2  讨论

    认识小儿胃的正常位置、形态大小是诊断小儿胃扭转的理论基础。正常小儿胃充盈后多呈小牛角形或三角形,位于左上腹,胃底粗大,胃窦部较细,排空较成人略慢,胃充盈量在100ml左右可观察其充盈像。

    2.1  小儿胃扭转检查方法  小儿身体脏器娇弱,检查小儿胃扭转时,尤其是1个月内婴儿更应细致谨慎。(1)钡剂浓度要稀,一般为15%W/L;(2)量要少,一般不超80ml;(3)不要采用头低足高位;(4)翻动患儿要轻柔;(5)尽量缩短曝光检查时间;(6)对呕吐频繁的小儿应注意防止钡剂误入气管。

    2.2  小儿胃扭转的病因  成人胃扭转时有学者认为将本症病因归类为两种原因,即解剖因素和病理因素;笔者认为小儿胃扭转主要为解剖及生理发育两种因素。正常胃连于食管与十二指肠之间,由肝胃韧带、胃膈韧带、脾胃韧带、胃结肠韧带及十二指肠第二腹膜所固定。故正常人的胃一般不会扭转,即便在多种体位变化下也不会超过180°。若上述韧带发育过度松弛或缺如,则成为胃扭转发生的基础。当然,先天性的短食管型食管裂孔疝、膈膨升、间位结肠、幽门肥厚、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均可诱发本症。多数学者认为,当胃周围固定韧带延长时,身体体位变化或胃强有力的蠕动即可发生胃扭转。布产安(Buchanan)认为器官轴型胃扭转是胃蠕动时其大弯侧过度地向前移动而产生的,网膜轴型胃扭转是由于胃周围固定韧带狭窄,胃内容物充满时形成一个长袢,当过度蠕动时而产生的。本文2例患儿主要以呕吐为主,小儿胃体极小,食后奶液积存于胃底部不易排空引起胃刺激加强,蠕动加强,在神经反射的作用下引发呕吐,长期不能缓解易致患儿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营养不良的后果。

    2.3  X线表现  X线上本病有两种扭转类型。一是纵轴型即大弯在上,小弯在下,幽门球部斜向右下,根据扭转的胃位于结肠之上或结肠之下,又可分为结肠上型和结肠下型。二是系膜轴型胃扭转,为以胃的横轴即小网膜的纵轴为轴心,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旋转,扭转超过180°者,常引起梗阻甚至绞窄,出现急腹症的症状,为急性胃扭转。扭转不超过180°者为慢性胃扭转。本文2例均为慢性。

    对于小儿慢性胃扭转临床宜采用保守治疗疗法,喂奶量要少,次数可增多,喂后采用右侧倾斜抱法轻拍小儿后背,除患儿胃周围韧带发育缺如外,一般应随小儿的发育成长自行缓解。

   
    作者单位: 253600 山东乐陵,乐陵市人民医院

   (编辑:卫  东)

作者: 孙红星,李晶海,郑 膑,王春胜,张 君 2006-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