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7期

超声诊断直肠子宫陷凹积液200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超声诊断直肠子宫陷凹积液200例分析(pdf)本文报告B超常规检查发现女性患者直肠子宫陷凹积液200例,并进行动态随访观测,其中病理性积液77例,后经手术病理或后穹隆穿刺实验室检查证实44例,生理性积液123例。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2003年3月~2005年3月经我院超声科诊断的住院及门诊患者共200例,年龄15~70岁,平均42岁,4......

点击显示 收起

    超声诊断直肠子宫陷凹积液200例分析 (pdf)

    本文报告B超常规检查发现女性患者直肠子宫陷凹积液200例,并进行动态随访观测,其中病理性积液77例,后经手术病理或后穹隆穿刺实验室检查证实44例,生理性积液12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2003年3月~2005年3月经我院超声科诊断的住院及门诊患者共200例,年龄15~70岁,平均42岁,45岁以下170例。

    1.2  方法  采用AU 530及Aloka SSC-376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为凸阵探头。患者取仰卧位,适度充盈膀胱,以显示子宫全部轮廓、子宫肌层壁、子宫内膜及部分阴道为宜。下腹部连续扫查,每例患者超声扫查2~3次,部分病例超声随访。

    2  结果

    病理性原因造成的直肠子宫陷凹积液77例( 38.5%),其病因为:宫外妊娠8例( 4.0%);卵巢黄体破裂7例( 3.5%);肝脏、脾脏、肾脏裂伤5例( 2.5%);带蒂卵巢囊肿扭转3例( 1.5%);卵巢癌1例( 0.5%);盆腔炎症20例( 10.0%);功能性子宫出血10例( 5.0%);腹膜炎4例( 2.0%);肾病综合征4例( 2.0%);急性病毒性肝炎3例( 1.5%);肝硬化失代偿期5例( 2.5%);慢性肾功能不全3例( 1.5%);慢性心功能不全2例( 1.0%);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 1.0%)。生理性直肠子宫陷凹积液123例( 61.5%),见表1。表1  生理性直肠子宫陷凹积液

    3  讨论

    女性盆腔有两个腹膜凹陷分别是直肠子宫陷凹及膀胱和子宫之间的膀胱子宫陷凹[1]。膀胱子宫陷凹在膀胱充盈时基本不显示,而子宫直肠陷凹是女性腹膜腔的最低部位[2],腹腔内的液体因重力作用常最先积存于此陷凹中,应用实时无创超声显像技术可直观地显示该陷凹有无积液,并能测量积液的深度范围。根据积液的深度是否≥2.5cm,结合相关病史资料及声像图特征,可初步判断积液的原因及性质,把积液分为病理性积液和生理性积液两类。

    3.1  病理性子宫直肠陷凹积液  超声显示积液暗区( 或相对暗区)≥2.5cm。常见的病因有(1)宫外孕破裂或黄体破裂出血:积液( 积血)首先积聚于子宫直肠陷凹。本组15例患者结合停经史,诊断8例为宫外孕破裂,均经手术证实;其余7例经手术证实为黄体破裂。(2)卵巢囊肿蒂扭转:扭转的蒂部缺血坏死、渗出,致渗出液积聚于子宫直肠陷凹。(3)肝脏、脾脏、肾脏裂伤:都有明确的外伤史,脏器挫裂伤处出血,渗出血液积聚于子宫直肠陷凹处,本组5例患者中2例为脾脏包膜裂伤及脾脏实质挫伤,均行全脾切除术。2例为肾脏包膜下积血、肾实质挫伤,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经保守治疗及随访后,肾脏声像图及小便化验结果均恢复正常,子宫直肠陷凹积液消失。1例为肝脏包膜裂伤,行肝包膜修补术。(4)盆腔炎:急性盆腔炎易致炎性积液积聚于子宫直肠陷凹。本组20例患者,经后穹隆穿刺发现脓液或培养有细菌生长,结合临床诊断,经抗菌治疗后超声随访子宫直肠陷凹积液消失[3]。(5)卵巢癌:本组1例,发现盆腔积液同时左附件区稍强回声包块,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为卵巢癌。

    3.2  生理性子宫直肠陷凹积液  B超显示子宫直肠积液暗区( 或相对暗区)较少,深度≤2.5cm,常见原因一般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腹膜在正常情况下分泌少量浆液,可湿润腹内脏器表面,保护脏器表面和减少摩擦,防止粘连;( 2)输卵管黏膜上皮分泌细胞分泌输卵管液,可以通过伞端进入子宫直肠陷凹;( 3)排卵期,当卵泡破裂,少量血液积聚于子宫直肠陷凹;( 4)月经期或药物流产后,月经血可倒流,通过输卵管进入子宫直肠陷凹。

    总之,超声检查能直观发现直肠子宫陷凹积液,虽然由于积液的原因不同,范围程度不同,病理改变及临床变化多样化,声像图特点千变万化,无特异性,给病因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根据积液的多少,尤其是当积液较多、深度>2.5cm、不能排除病理性积液时,不能仅局限于积液和盆腔脏器的扫查,而要重视病史询问及增加上腹部的扫查,结合临床资料及相关检查动态随访分析,必要时后穹隆穿刺,对明确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中,尤其在基层医院可作为常规检查,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柏树令.系统人体解剖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0.

    2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252.

    3  丰有吉.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0.

    (作者单位: 636600 四川南江,南江县人民医院

   (编辑:周  蕊)

作者: 邵立志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